第273章妹子,咱看给闲儿封王都很可以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对对对,给我娘带的。”
朱闲翻了个白眼道。
接着,朱元璋便带着食盒,和朱标等人离开了。
上了马车,朱元璋轻哼着说道:“这臭小子,真是没有志气!”
“呵呵,父皇,才华横溢之人通常都是这样,就像那诸葛武侯,若非当初天下动乱,他不是也不会出世吗?”
朱标轻笑着说道。
“那是他没碰上明君!”
朱元璋却说道:“咱可是马上要开创一代盛世的,如今朝堂上全是一帮酒囊饭袋,还是得朱闲来做这个文臣领袖,也好让他们知道,何为治世能臣!”
“父皇说的是,想来等朱闲成婚以后就会转性的。”
朱标无奈笑道。
二人也没着急,慢慢悠悠的驾驶着马车朝皇宫而去。
大概半个时辰后,朱元璋等人便回到了皇宫寝殿。
马皇后收到信,便带着宫女出来相迎,看见这父子俩酒气熏天的,一边命人去熬醒酒汤,一边教训道:
“你们不是去找闲儿说事吗,怎么喝这么多酒,标儿你也真是的,也不劝着点你爹,快坐下歇会。”
“呵呵,妹子,不怪标儿,是咱今天心情好。”
“妹子,你都不知道,咱们大明可以昌盛万年了!”
“而且闲儿,可是狠狠地打压了翰林院的那群腐儒,给咱出了口恶气!”
“今后科考,也得交给朱闲主持,切不能再招进来一群腐儒了,最好全都是朱闲那样的……”
“看你都说起胡话了,你想累死闲儿啊?”
马皇后一阵哭笑不得。
看这架势,索性把朝廷大事,全部丢给朱闲一个人主持好了。
“嘿嘿,能者多劳嘛,咱想着,以后再给朱闲封个王如何?咱大明得此英才不易,当然要君臣一块青史留名。”
朱元璋靠在软踏上,醉醺醺的嘀咕着。
“你真是喝醉了,自己定下的规矩,你都不记得了?”
马皇后无奈的摇头笑道。
当初建国之际,朱元璋就制定了规矩,非皇室中人不可封王。
这也是吸取了以往朝代的经验教训得来的。
如今,他竟然想封朱闲为王。
可不是喝醉了嘛。
“对啊父皇,你快点歇息吧,这些日后再议。”
此刻朱标也苦笑着说道。
“咱可没有喝醉。”
没成想,朱元璋猛的睁开朦胧的醉眼,忽然清醒过来,他看着马皇后严肃的说道:“朱闲屡立奇功,除了王位无以奖赏。”
“再者说,咱也彻底看明白了,这朱闲,一点志气都没有,连做官都不愿意,更别说去做乱臣贼子。”
“封他一个与国同休的王爷也不打紧。”
“如今朱闲是不会做乱臣贼子,但是后代子孙,谁能说得准呢……”
马皇后闻言,却是轻叹着说道。
她从不怀疑朱闲会有谋逆之心。
只是时过境迁,几代以后,可就不是朱闲做主。
万一朱闲的子孙,有心怀不轨之人呢?
再者说。
朱闲的子孙,可是蓝玉和徐达的外孙,届时他的后代,必然会跻身大明顶级勋贵。
这万一出点什么乱子……马皇后都不敢想象那一幕。
“呵呵,这你就放心吧。”
朱元璋轻笑着说道:“以朱闲的聪慧机敏,一定会想到这一层,以他的个性,一定能想出法子,提前预防这些隐患。”
“而且,就朱闲如今进献的几大国策,已经让皇权攀至顶峰,但凡子孙不是昏庸至极,底下的人根本没有谋反的空间。”
“朱闲又是个懒惰的,最多做个文臣而已,手无兵权,谈何造反?”
“这……我一个后宫之人,也不好参与朝堂中事,还是你做决定吧。”
马皇后闻言,却是明白,朱元璋绝非是心血来潮。
而是心里早已决定好了。
否则,也不会考虑的如此周到。
只是此刻借着酒意说出来罢了。
“标儿,你觉得呢?”
这时,朱元璋将视线看向了朱标。
无论如何,将来都是朱标登基为帝。
如今给朱闲封王,当然得询问下朱标的意见。
朱标如果反对,那将来必定会留下隐患。
没成想,朱标却是脱口而出道:“其实儿臣也早有此意,除封王,无以酬朱闲之功啊!”
“嗯,很好。”
朱元璋颇感欣慰的点了点头:“不过这需要慢慢安排,嗯,先封赏完双公爵再说,还有,那个远航集资的事情,你也尽快筹备一下,制定出个方略来。”
语毕,他便闭眼睡去。
马皇后看见这一幕,不禁笑着问道:“你们今日究竟聊什么了?你父皇竟然这么高兴?”
“呵呵,那一两句话就说不清楚了,儿臣先去安排好事情,随后再来和母后细说。”
朱标笑道。
方才朱元璋可是叮嘱了远航集资的事情。
这事的确是得先制定出个大概的方略来,起码要先算清楚需要多少银子。
另一边……
宋濂府上。
方孝孺失魂落魄的坐在院中,沉默不语。
宋濂则眉头紧锁。
看着自己座下的得意门生,止不住的长吁短叹。
今早方孝孺出去时,还一副意气风发的样子。
结果过了一个上午,就像丢了魂似的。
整个人看着苍老了许久,浑身酒气熏天,发髻松散,衣服上还粘满了泥土,好像一个市井醉汉似的。
虽然方孝孺并没说什么,但宋濂却从与他一起回来的翰林同僚口中得知,自己这个徒弟,不仅输了,还输的极惨。
连心境都直接被攻破了。
“希直,你也不用这样,那个朱闲的确不是凡人,败给他,不算辱没了你。”
宋濂轻叹道。
“谢谢师傅好意,我没什么。”
方孝孺呆呆的点了点头,依旧两眼呆滞。
宋濂看了他许久,犹豫片刻后,轻叹道:“说实话,别说是你了,即便是为师和朱闲过招,也毫无取胜的信心。”
“那朱闲虽然年轻,但是其学识才能,着实惊人。更主要的是,他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一点,即便是刘伯温等人,也都心悦诚服。”
“师傅你不用安慰我,是我技不如人罢了,和诚意伯、韩国公无关。”
方孝孺闻言,苦笑着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