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朱棣吓懵,我要造反?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看来佛教也不光全是酒囊饭袋,多少还是有几个好人的。


    以后灭天界寺时,可以派他去庙里保几人性命。


    也算对他今日表现的奖励。


    “原来如此,那难怪了。”


    朱闲眉头微皱,点了点头。


    他一直很好奇,姚广孝为什么铁了心要造反不可。


    此刻,他听完姚广孝这番话,却是忽然灵光一现,开口说道:


    “那如果世上全是不堪之人,善心全无,按大师的理念,是不是该推倒这天下重塑乾坤?”


    “嗯?”


    一直神色淡然的姚广孝闻言,却是瞬间眼前一亮,死死的盯着朱闲。


    朱闲这番话,直接切中了自己心里的想法。


    的确是这样。


    世间肮脏,万言也难说其一。


    他心里不自觉间就萌生了这样的想法。


    不过从来没和别人提起过。


    因为即便提了,世人也无法理解,反倒会把自己当做疯子。


    但是如今,朱闲居然准确的说了出来。


    “施主接着讲,如何重塑乾坤?”


    姚广孝不动声色的看着朱闲问道。


    朱闲眼睛微眯:“造反?”


    “施主请慎言!”


    此话一出,姚广孝瞬间瞪大眼睛,但是嘴上却马上制止朱闲说下去。


    但是显然,即便以他的城府之深,此刻都不免表露出真实的想法。


    他真的认同朱闲的这个想法。


    “你们聊什么呢?”


    一旁的朱元璋则听到一头黑线。


    这俩人没事儿吧?


    竟然光天化日之下聊起造反来了。


    更过分的是自己这个皇帝还在场呢。


    若非说这话的是朱闲,而且还是和个和尚吹水,朱元璋早就命人把这二人拖下去打死了。


    至于马皇后,更是像看笑话似的。


    显然没有把这番对话放进心里,就是觉得挺有意思。


    如今四海升平,别说朱闲,即便是朱元璋自己重新造反一遍,也绝不可能成功。


    因为民心已定,百姓基本都能填饱肚子。


    又不是走投无路,谁会活腻了跟你去造反?


    简直像小孩儿过家家似的。


    一旁的朱棣也听的直翻白眼:“堂弟,如果没事咱们就回去吧,不要闲扯了。”


    但是此刻,姚广孝却是一心扑在朱闲身上,他上下打量朱闲半晌后说道:


    “现在四海生平,你我都是普通百姓,怎可妄议造反之事?”


    “而且现在谁会去造反?根本不可能。”


    “呵呵,大师心里怕是早有答案了吧?”


    朱闲却是轻笑着,意有所指道。


    “哦?请施主明言。”


    姚广孝眼睛微眯道。


    “边境九王之一,燕王,不就是大师心里的最佳人选吗?”


    朱闲笑盈盈的说道。


    “这……”


    这下,姚广孝完全绷不住了。


    因为朱闲完全说到他的心坎上。


    他的确早就看这世道不顺眼,即便自己做了僧官,也没有把握把这世间改变成自己心里所想的模样。


    仅剩的办法,的确就是造反,重塑乾坤,


    这个年间,想要造反可以说难如登天。


    这江山姓朱已经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想造反,也只有从皇室中挑选一人。


    手握大权的边境九王,便是最佳人选。


    九王里,不管是能力还是气度,朱棣都当属第一!


    如果让他选从龙人选,他当然会选朱棣。


    但是这都是他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


    他万万没想到,竟然会被朱闲一个少年,一语道破。


    “卧槽,堂弟,你可别乱说了!”


    这下,一旁的朱棣听不下去了。


    虽然不至于心惊胆战。


    因为傻子都明白,这完全是不可能实现的。


    别说朱元璋身强体壮,完全不像个老年人,就说朱标,也是力压一众皇子的储君。


    自己这么年轻,还没什么资历。


    就连军中的那些老将,都不一定会给自己留情面。


    自己造反?


    开什么天大的玩笑?


    不过虽然是开玩笑,自己父皇还在场呢,这就很尴尬了。


    朱棣当即就要拉着朱闲走。


    可不要继续说下去了。


    不然的话,自己恐怕要莫名其妙的挨父皇一顿揍了。


    这算怎么回事啊!


    看见姚广孝的反应,朱闲也嘴角微扬。


    看来被自己说中了。


    后世有许多推断,说姚广孝为什么要造反。


    有一个说法就是,姚广孝是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因为精通儒释道,有自己独特的对于世界的看法。


    可能是前半生坎坷,致使他对这个世道极为不满。


    因此想要推翻重来,却无可奈何。


    造反便是他唯一的选择。


    为此不惜放弃一切。


    但是等到成功造反以后,他就惊觉,即便成功造反,也依旧没法改变这个世道。


    他可以影响的,只有身边密切的几人罢了。


    即便成为了朱棣最相信的人,但是作为皇帝,也有很多无能为力的地方。


    该有不法官员,还有不法官员,该有穷凶极恶者,还有穷凶极恶者,一切照旧。


    因此他彻底心灰意冷,在寺庙中归隐,每日就是抄写经书,统率僧侣。


    最后悄无声息的了却此生。


    在他人生的最后时刻,是绝望的。


    不过这个想法从未被证实。


    朱闲一向喜爱明朝历史文学,一直对姚广孝这个奇葩又传奇的人物非常好奇,这才和他攀谈几句。


    如今看来,这个推断果然是真的。


    看来那些历史学家,还是有点东西的嘛。


    姚广孝一瞬不瞬的看着朱闲说道:“贫僧可否向施主讨个不情之请?”


    “哦?什么?”


    朱闲好奇的说道。


    “贫僧想暂住在施主这里一段时间。”


    “其实,我在官场上也有点关系,如果天界寺来了,我还能劝说一二,我住在此处,施主也可放心。”


    “哦?”


    朱闲略显惊讶。


    这是何意?


    这个姚广孝是想好人做到底?


    讲真,这也不是不行,倒不是想靠姚广孝庇护自己,反正一拿出圣旨,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而姚广孝将来必定会发迹的。


    暂留他一段时间,也算结下一段善缘。


    姚广孝这人虽然执拗,但是对亲近之人,还挺好的。


    如今也算提早布局。


    “那就让他住下吧。”


    此刻,朱元璋倒是先一步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