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必须好好整顿这群和尚了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这个姚广孝敢站出来帮朱闲说话,还是很令他满意的。


    看着有些正气盎然。


    反正要开始整顿佛教中人了,以后派姚广孝统率僧侣就好了。


    让他住下,多听听朱闲的教诲,也是好事。


    “我爹都同意了,那大师就请吧,不过我家其实也和官府有些关系,届时就不劳大师出面了,你就安心住着即可,有空我还能向大师讨教下佛法。”


    朱闲轻笑道。


    “哦?施主此话当真?”


    姚广孝略显惊讶的说道。


    好像有些意外,朱闲一个小地主,竟和官府有点关系。


    “呵呵,那当然了。”


    朱闲轻笑道。


    一旁的朱元璋,略显惊讶的看了看朱闲。


    朱闲一向是苟哲保身,绝不会轻易说出自家的底牌的。


    但是如今是什么情况?


    竟然主动和这个和尚提起?


    看来他也很看好这个和尚吧。


    不过,这也没什么。


    反正只是小事一桩。


    他轻轻颔首,随意地说道:“好了,那我和你娘先离开了,此事必定会引来官府侧目,不必担心,官府一定会秉公执法的。”


    “爹,你还要乱跑?”


    朱闲眉头蹙起。


    虽然自己有圣旨,但毕竟仍是平民。


    便宜老爹出去,万一被抓单了如何是好?


    “好了,不用担心,咱心里有数。”


    朱元璋随意地摇了摇头。


    接着他吩咐张伯,去备好马车。


    然后带着马皇后,一起离开了。


    那动作之快,朱闲都来不及挽留。


    只好看着驶去的马车,张了张嘴,无奈的摇头叹息,这便宜老爹,简直太不让自己省心了。


    不过罢了。


    真出了事,自己拿着圣旨去救他就好。


    此刻院子里只剩下朱闲、朱棣和姚广孝。


    朱棣却对姚广孝印象一般,谁让他和朱闲聊起造反什么的,甚至还把自己牵扯了进去。


    于是没好气的开口说道:“我去侍弄土豆地了。”


    朱闲对姚广孝笑道:“我堂兄就是这个脾气,大师不要介意。”


    “呵呵,施主别称呼我大师,贫僧不讲究这些,唤我道衍即可。”


    姚广孝随意的笑了笑。


    “行,那就道衍师傅。”


    朱闲笑道,接着开口道:“道衍师傅就在寒舍先委屈一下吧。”


    “多谢施主。”


    姚广孝略微施礼,跟着朱闲走进屋里。


    与此同时。


    朱元璋正在赶着马车,一旁的马皇后有些生气的说道:“我说重八,这群和尚简直愈发出格了,竟然还欺负到我儿头上来了。”


    “若非咱们在场,还不知道会出什么事,必须好好整顿这群和尚才行!”


    “嗯,妹子说的对。”


    朱元璋眼睛微眯,应了一声。


    浑身透出一股煞气。


    这群和尚,的确该好好整顿一番了。


    朱闲可是自己极其看重的后辈,平时即便被他惹恼了,也不舍得重骂一句,更别说是动手了。


    这群和尚竟然敢如此欺辱朱闲。


    简直是无法容忍。


    看来这几年,是自己脾气太好了,也没时间管教这群和尚,致使他们行事愈发嚣张。


    朱元璋沉声道:“朱闲之前就说过,要严厉管辖这些佛教中人,如今看来,果然是有先见之明。”


    “这些僧侣,的确该好好管教了,以免他们真觉得,可以掌控地狱轮回!”


    一想到这,他又加快了速度,赶着马车朝皇宫一路疾驰。


    大概小半个时辰,就回到了宫里。


    此刻,朱标还在勤奋的处理着奏折。


    总算看见朱元璋回来,他立刻面上一喜,以为朱元璋是良心发现了,才没有在朱闲那里留宿,终于想起宫里还有个儿子,回来和自己一起干活。


    没成想一看见朱元璋,他就心头一颤。


    父皇的脸色有些难看啊!


    这是生气了?


    朱标小心翼翼的问道:“父皇,您怎么了,谁惹您不快了?”


    上回见朱元璋如此生气,还是发现空印案之时。


    但是空印案完美解决,这回是什么情况?


    朝堂上又出什么大事,消息还没传到自己这里?


    朱标只觉得头疼不已。


    这还没完了是吧?


    刚处理完空印案,又来?


    这回又要掀起多大的腥风血雨啊!


    然而朱元璋却是冷哼道:“还不是那群佛教中人!”


    “佛教中人又怎么了?”


    朱标一脸懵逼。


    一旁的马皇后,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复述了一遍。


    听完以后,朱标才心中了然。


    原来是这样。


    不是朝堂出事了就好。


    但是很快,他面色一沉:“这些僧侣真是太不像话了,近日衙门也常递上来百姓们状告和尚的状子,我已经严厉训斥,没想到他们依旧这么嚣张!”


    和朱闲相处了这么久,他非常认可朱闲。


    孝顺,善良,还足智多谋。


    不仅是朱元璋把朱闲当成儿子,即便是他,也把朱闲当做自己的亲弟弟。


    现在看到居然有人欺负朱闲,他无法容忍。


    “哼,光是训斥有何用?不杀一批以儆效尤,他们不会警醒!”


    朱元璋沉声道:“咱说,标儿你也太纵容这些官员了,所谓的应天府尹竟然还敢庇佑那些和尚,你早该有所察觉,狠狠处置才对!”


    “的确是儿臣疏忽了。”


    朱标轻叹一声,点了点头。


    不过紧接着,他面露寒意:“儿臣知道该如何处置了,来人,传应天府尹!”


    内官领命,急忙下去。


    “嗯。”


    看见这一幕,朱元璋才满意的轻轻颔首。


    端坐在高位,旁观起来,一个称职的皇帝,不光是要照料百姓,拥有仁心,更主要的,还需杀伐果断。


    对待不法之徒,就该严厉处置。


    越是仁慈,他们越无法无天!


    他也想看看,朱标能把此事处理的如何!


    不一会儿,应天府尹便应召入宫了。


    应天府尹,名叫纪正,也是从军旅之中一步步升上来的。


    虽说已是府尹,但这里可是京城。


    他一个府尹属实不算什么,所以行事一向小心,平时上朝,都只能位居中段。


    写个奏折,都要仔细斟酌,才敢下笔。


    现在听到朱元璋传召,顿时吓坏了,同时忐忑不安。


    这种感觉太难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