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朱标:组建东厂最佳人选,曹国公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父亲不是说,陛下看见这血书,一定会心生动容的吗?
但现在这是什么情况。
竟然说丢就丢了!
听这口气好像还在责问自己?
“咱一路披荆斩棘,夺得天下,凭的是咱自己!大明四海升平,凭的是咱的文武百官,唯独和什么漫天神佛没有关系!”
接着,朱元璋面如冰霜的说道。
朱闲刚说完应对佛教的理论,这个李景隆就抄写什么血书金刚经!
看来真被朱闲说中了,就如他所说的一般,佛教简直太会妖言惑众了。
就连李景隆这种从没吃过苦的纨绔,都能忍疼写什么金刚经,更别说那些见识浅薄的平头百姓。
并且要知道,李景隆家可是大明的顶级勋贵,他们和寺庙一交好,那地方上的老百姓就要受苦了。
寺庙和百姓如果发生冲突,凭借曹国公府的关系,恐怕官府都会有偏颇。
“陛下,这……”
李景隆一头雾水。
这可是自己不眠不休抄写的经书,朱元璋不领情就罢了,怎么此刻还像责怪自己似的?
简直太冤枉了!
一旁的朱标见状,不禁心生同情。
这个李景隆,出发点挺好,可惜,正好撞在了枪口上。
父皇刚听完朱闲对佛教的见解,正在蠢蠢欲动,打算对佛教开刀呢。
这个李景隆,转头就献上一本金刚经。
那不是自己找抽吗?
讲真,朱元璋没当场动手,都算给李文忠三分薄面。
“有这时间,你倒不如多学点本事,哼,弄这些花里胡哨的,是对国家和百姓有什么好处吗?今后少和那些秃驴打交道!”
朱元璋冷哼道,略显厌恶的看了李景隆一眼。
都是少年,这李景隆自幼华贵,被大明百姓供养着,锦衣玉食,却是个只知道虚头巴脑的纨绔子弟,以后还会压迫百姓。
而朱闲呢?只是个乡间少年,从小吃了那么多苦头,长大后却可以献出很多济世安民的奇策。
都是年轻人,这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自己这些勋贵,都养的什么草包儿子!
还不如朱闲的万分之一,就这种纨绔,还敢去招惹朱闲?
也就是他并未真的把朱闲如何,否则就是剁碎了喂狗,也不够他恕罪的!
“臣,臣知错了……”
被劈头盖脸一顿骂,李景隆就更傻眼了,同时手足无措的看向一旁的李文忠。
差点直接哭了出来。
父亲,是你命我抄的这经书。
为此我扎烂了十个手指头。
结果呢?
不光没求得原谅,还挨了顿臭骂,看这架势陛下好像对自己的印象更差了。
这算什么事啊?
自己的血不是白流了吗?
更主要的是,朱元璋还是没原谅自己,这可如何是好!
看见李景隆那不知所措的眼神,李文忠也是咬着后槽牙,心里疑窦丛生。
他也不理解,朱元璋为何突然变化这么大。
正常来讲,不可能啊!
自己父子二人都表现的这么诚恳,即便是铁打的心都该捂热了。
朱元璋怎么还愈发恼怒?
究竟是借题发挥,还是自己真的做错了什么。
此刻,李文忠都慌神了。
只能恭谨的说道:“微臣,微臣知错,回去以后,一定好好教导这不争气的儿子。”
“嗯。”
朱元璋轻轻颔首,但也没说原谅与否。
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以后你们就在府上闭门思过吧,这几个月都不用来早朝了。”
“什么?”
李文忠闻言,却是瞬间急了。
不参加早朝?那怎么可以!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马上被淡出大明权力中心的第一步啊。
陛下,终究是没放过自己吗?
以后将会发生什么,李文忠都不敢深思。
朱标见状,轻叹一声。
说起来,李景隆虽然有些草包,但是作为李文忠的嫡子,将来一定会前途无量的。
但是如今……
就因为得罪了朱闲,连累的自己父亲都被朱元璋晾在一边。
可怜公爵之身,居然因为这点小事,受到如此冷遇。
尽管朱元璋早就打算打压这些功臣,但是也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
如今,李景隆正好送上了这个理由。
“陛下,求陛下开恩啊,微臣对您忠心不二,您让我们父子做什么都可以!”
下一秒,李文忠直接跪地哀求起来。
“哼,迟了!”
朱元璋不以为然的冷声道。
好不容易有个打压功臣的机会,李景隆又撞在枪口上,自己哪会放过。
这时,朱标忽然灵光一闪,开口道:“父皇,曹国公父子虽然有罪,但毕竟功苦劳高,不至于如此。”
“哦?”
朱元璋诧异的看了朱标一眼。
虽然有时朱标会发表不一样的看法,但也是有理有据的。
今日是什么情况?
他难道没理解,自己的良多用意?
要知道,清除干净这些外戚,以后朱标登基为帝,也是有利于施展拳脚的。
李文忠则惊喜的抬头。
万万没想到,朱标居然会顶着怒火,替自己求情。
一时间,他满眼希冀的看向了朱元璋。
祈求朱元璋可以听进去朱标的话。
朱标继续缓缓开口道:“父皇,曹国公能力过人,说不定可以做好组建东厂的差事呢?”
“哦?”
朱元璋闻言,瞬间一怔,接着马上反应过来。
是啊!
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
自己刚才还在发愁组建东厂的人选,李文忠父子就送上门来了。
他可不就是最佳的人选嘛!
李文忠地位够高,因此他所组建的东厂,必定不会被人小觑,起步就有极高的权威。
同时他还是个武将,和文官有着天然的冲突,因此他不会和文官沆瀣一气。
并且……
反正自己都打算拿下他了,那什么脏水泼上去,也不打紧。
而且一个外戚罢了,并非真正的皇室中人,把脏活儿都给他,也不会有辱皇室清白。
最主要的是,他有足够的能力。
虽然李文忠是外戚,但是在战场上,可没人管你是什么狗屁亲戚。
如果能力不行,就是死路一条。
李文忠可以从战场上活下来,还立下不凡战功,便足以证明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