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李景隆的马屁又拍在马腿上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这不得让文武百官们嫉妒死啊。


    “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得寻摸一个最佳的人选。”


    朱元璋沉声道。


    “不是,爹,你也考虑的太深入了吧?”


    看着朱元璋认真思考的模样,朱闲只觉得哭笑不得。


    自己不过随口说说罢了。


    结果这俩人还真的在这,思考起组建东厂的可行性。


    要知道,朱元璋可是对太监极其鄙夷的。


    恐怕不会采用此计。


    起码得再过几十年,朱棣继位时才可行。


    届时自己都退隐江湖归深山了,还管你这些破事?


    至于这爷俩,更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竟然还真的在这盘算起,组建东厂的事宜了。


    “你小子知道什么,好了,快把那个扎啤拿上来,今日这计真当浮一大白!”


    朱元璋放声大笑道。


    “您上次不是都打劫走好几桶了吗?”


    朱闲嫌弃的说道。


    “那都多久的事情了,为父早就喝完了,快点去拿!”


    朱元璋却是理直气壮的说道。


    “行行行……”


    朱闲一阵无语,接着吩咐张伯去拿酒,顺便做了几道家常菜,还有下酒的花生米。


    朱元璋心中畅快,痛快的大快朵颐起来。


    一直到晌午,才心满意足的回到宫里。


    “标儿,依你看,这组建东厂之人,选谁合适呢?”此刻,大殿里只有朱元璋和朱标,朱元璋便开始思考起来。


    “这个的确是难选。”


    朱标也有些头疼。


    太监可以说臭名远扬,因为以往朝代的教训,太监早就和奸佞画等号。


    普通官员对他们唯恐避之不及,生怕沾上恶名。


    如果派官员去组建东厂,恐怕不太可能。


    今日下达圣旨,恐怕接旨的官员,第二天就得跑路。


    这些文官可以不要命,但不可以搭上名声,不然,后代子孙都没法在文官圈子里立足了。


    至于让皇室中人去做,就更不可能。


    皇室自然得一身清白,东厂的建立,注定是干脏活儿的,皇室可不能沾上恶名啊。


    那还能安排给谁呢?


    朱标一阵头疼。


    “要不然,就提携几个芝麻官?”


    朱标思索良久,试探的问道。


    正经科考出来的文官,当然不肯做这种事情,但是那些因恩荫等途径,混入朝堂的小官,就未必在乎了。


    他们原本就出身一般,不然也不至于只是小官。


    为了晋升,他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派他们去干脏活,应该没问题。


    “这……”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摇了摇头:“他们恐怕会巴结上官,不稳妥,东厂交给他们,恐怕发挥不出来原本的作用。”


    “那如何是好?”


    朱标蹙眉说道。


    这样看来,好像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了。


    让太监们自行组建,更加不可能了。


    毕竟那群太监全是文盲,而且由于朱元璋以前的限制,致使他们全是伺候人的工具,压根就不了解朝堂中事和政务,需得培养几年再启用。


    这可如何是好?


    这种感觉真不是滋味儿。


    明明朱闲都想出了妙计,但是二人就是无法实施。


    这时,有内官前来禀报:“陛下,曹国公李文忠携其子,请求进殿拜见。”


    “保儿?好好的他怎么来了?”


    朱元璋闻言,顿时眉头一蹙。


    他可还记得,前几日李文忠和那个李景隆犯下的错。


    这几天,索性对这个外甥视而不见了。


    反正本朝虎将云集,即便把李文忠晾在一边,朝中也有人用。


    朱元璋也有趁着这个机会,慢慢让李文忠淡出朝堂中心的意思。


    外甥外甥,毕竟有个外字……


    之前虽然立有战功,但是真的来到大治之世,老家亲戚还是走远点好。


    “罢了,宣他们进殿吧,咱今日正好和他聊聊。”


    朱元璋略一思索,便吩咐内官去传召了,有些话还是说清楚的好,以免让李文忠胡思乱想,反倒不好。


    虽然外戚不能干政。


    但是李文忠毕竟是自己亲姐的儿子,自幼跟在自己身边,除非万不得已,自己也不想对他动手。


    能有个好下场还是给他个好下场!


    有些话讲清楚以后,相信他也知道以后如何做了。


    不一会儿,李文忠带着李景隆,走进大殿。


    “微臣参见陛下。”


    李文忠恭谨的带着李景隆,下跪行礼。


    平时私下见面,李文忠不会这么郑重,甚至还会喊一声舅舅。


    但是这次……


    他一进殿,就看见朱元璋冷漠的眼神。


    瞬间不敢套近乎了。


    “怎么?这段时间反省好了?”


    朱元璋一脸淡漠的轻轻颔首。


    接着便把视线,看向了一旁的李景隆。


    李景隆瞬间后背发凉,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朱元璋见状,不禁蹙眉。


    这个李景隆,打眼一看就是个废物。


    远不及朱闲,这种人,竟然还敢去招惹朱闲,抢占朱闲的功劳,真是不知所谓。


    即便真的呈上那本农书,就能证明是他所写吗?


    但凡细聊几句,就一定会露馅的。


    朱元璋都懒得理会他,也就念在李文忠的份上,勉强问了他一句。


    “回陛下的话,犬子回去以后,每日都在反省自己的过错,同时感念陛下的恩德。”


    “痛定思痛下,亲自抄写了一本血书金刚经,来给圣上祈福,同时表达自己的悔恨之情。”


    这时,李文忠紧忙说道。


    同时,还把那本血书金刚经,递给了朱标,呈给朱元璋。


    “恳请陛下看在他真心悔过,原谅他这次的过错吧……”


    李文忠由衷的恳求道。


    “金刚经?”


    但是,朱元璋一看见这本血书金刚经,却是脸色一变,丝毫不见任何动容之情。


    “陛下,此乃犬子用血所写,只愿陛下福寿安康。”


    李文忠讨好的对朱元璋说道。


    同时,悄悄给李景隆眨了眨眼睛。


    李景隆紧忙跪地,可怜巴巴的说道:“恳求陛下原谅。”


    说着,还不忘露出自己布满针孔的手掌,想要打波可怜牌。


    “你以为,我大明有今天,是靠狗屁的神佛庇佑吗?”


    没成想这时,朱元璋直接冷笑一声,随手扔掉了那本血书。


    “嗯?”


    李景隆瞬间傻眼了。


    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