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我家才收六成租子,仕林就广受好评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事关朱闲的就是大事,他当然不敢妄自议论。
他也看明白了,如今朱闲在朱元璋心里的地位,已经高到一个夸张的程度,他的所有信息,都严加保密。
如果没经过陛下的允许,自己就擅自外传,恐怕朱元璋当即就会龙颜大怒。
刘伯温无论如何都不敢触及的。
“也对。”
宋濂轻轻颔首:“陛下将那位高人保护的真好啊,没有泄露出一点风声。”
这段时间,他深度参与到摊丁入亩和内阁制的筹划,愈发能感觉到,这两项奇制的精深。
这其中不仅仅要有非常聪慧的心智,还要对历朝历代国史、朝廷制度以及官员人性,拥有极深的见解。
如今,他已经彻底对这位高人拜服了。
他做梦都想见识一下这位高人,只是可惜,难以有机会。
“相信日后会有机会一见的。”
刘伯温轻笑道,如今朱元璋隔三差五就跑去朱闲那里,还想让徐达女儿和他联姻。
这是在多管齐下,拉拢朱闲啊。
相信在他的努力下,用不了多久,朱闲就会被拉来朝堂上的。
刘伯温这段时间,一直在期待那一幕。
难以想象,一位在乡野田间,就可以影响朝堂格局的少年,真的入仕为官,又会给大明,带来多么巨大的变化!
“不过陛下最近有些懈怠,希望那位高人步入朝堂后,可以好好劝谏陛下吧。”宋濂苦笑着说道。
自己说这些话,朱元璋恐怕听都不听。
但是凭那位高人的才智,朱元璋一定会对他的话言听计从。
在宋濂这种儒臣眼里,最大的梦想,就是辅佐君主成为千古一帝,但是如今看来,恐怕只有那位高人能完成这件事。
看着人家未曾露面,就完成了自己的理想,宋濂只觉得羡慕嫉妒啊。
“呵呵,谁说陛下就必须要上朝了?”
没想到刘伯温却不以为然。
“嗯?”
宋濂傻眼了:“历代贤君,不都要勤于朝政吗?哪里能不上朝呢?”
“那是因为这些皇帝,没有得力的臣子相助罢了。”
刘伯温却百感交集的说道:“就好比如今,有了这位高人献出各项奇制,那陛下就不用每日上朝了,只要把具体的内容,交给太子发布即可。”
“甚至等以后内阁逐渐成熟,连太子都不用这么劳累,只需群臣皆在,朝廷就可以正常运转。”
“陛下越忙,越证明朝廷的运转效率低,才会事事都需要陛下处理。”
“说到底,还是那位高人的手笔强悍,整个朝堂的格局被他一举更改。”
“而先前,别看圣上每日上朝,但其实朝政远不如如今这么顺畅。”
“这一切,全是那位高人的功劳啊。”
“这……”
宋濂听的满脸懵逼。
这番话让他都觉得难以置信起来,对他造成强烈的冲击。
这位高人的出现,居然一举打破了千百年来,君主勤政的现象?
那又怎样,如今一切不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吗?
“只要朝政正常运转,大明四海升平,陛下有所改变,又怎样呢?”
刘伯温轻笑着说道。
“言之有理。”
宋濂百感交集的沉默良久,最终还是轻轻颔首。
一个高人,居然抵得上文武百官,让朱元璋得以清闲。
这也太强了吧。
不过这也显得自己等大臣,有些无能了吧。
“的确,只要国泰民安,比什么都强,是我太过迂腐了。”
宋濂苦笑着说道,二人也没坐马车,一边信步走着,一边聊天,逐渐出了城。
只见田地间,百姓们辛勤的劳作着,一派欣欣向荣。
虽然耕作辛苦,但能得以温饱。
已经算难得的盛世了。
“哎?这里怎么种着好多白菜?”
这时,宋濂忽然发现,这周围田地里种的,居然和其他地方的不太一样,种着许多白菜。
要知道,在古代,佃户们基本都种粮食,毕竟吃饭都困难,别说吃菜了。
但凡有一点空地,都会想方设法的播种粮食。
刚才经过的那些田地,都是如此。
但是从这里往远处看去,周围挨家挨户,居然都种了一些白菜。
这足以证明,这里的百姓比其他地方更富庶。
“不过这些田地看着只是中等田罢了。”
宋濂狐疑的说道,这里的田地质量一般,产量自然也一般,百姓收益应该不会太高才对。
“呵呵,可能是这里的地主心善,收的租子比较少。”
刘伯温环视了一圈,发现这里正是朱闲的田地。
此处的百姓当然生活的好了,毕竟朱闲才收两成的租子啊。
不过这些却不适合说明。
“哦?”
宋濂一怔,说道:“能有多少?我家只收六成的租子罢了,百姓们都未曾过上这种日子啊。”
凭心而论,他觉得六成租子已经很少了。
在士林之中,这广受赞扬。
甚至家里的妻儿,都因自己收的租子低而心有不满,还是他强行施压,才实现了的。
但即便如此,百姓们也只是刚能攒下一点余粮,远没有这里的百姓富足。
“可能更少吧。”刘伯温轻笑道。
“啊?”
宋濂不禁怀疑,于是叫住一个正在耕地的老汉问道:“老丈,你家里的收成还好吗?”
老汉见宋濂一副儒雅和善的模样,也就拿帕子擦了把汗水,笑盈盈的答道:“多亏了我们家少爷,借给我一头牛犁地,收成还可以。”
“哦?”
宋濂闻言一怔:“那收多少利息?”
地主家可向来不会白借东西,更别说牛属于大牲畜,基本利息都不会低。
“呵呵,少爷仁善,并不收我们利息。”
老汉感慨的说道。
“什么?”
宋濂这下傻眼了。
不是吧?
竟然不收利息?
有这么善良的地主吗?
他这么做为了什么?
难道要从其他地方讨回来?
他继续追问道:“那你们的租子多少?”
“两成。”
“什么!!?”
宋濂顿时目瞪口呆,满脸难以置信的表情。
两成?
那和白给有什么不同?
他哪还有利可图?
这不合乎常理啊,难道这里面有其他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