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带着马皇后出宫

作品:《大明:带老爹跑路,你说是朱元璋

    一旁的刘伯温也立马附和道:“正是,这一点的确特别严重。从古至今,就有旱地、水田之分,正常来说,旱地的作物产出量都比水田低很多。”


    “所以如果旱地和水田,是一样的征收法,那即便是地主,都无法承受的,这中间的分寸,是得把握好。”


    “此乃老成之言,的确是得好好考量。”


    听到这话,朱元璋表情严肃的颔首。


    作为农民出身,朱元璋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作物品种上。


    旱地的主要作物就是黍米、小米、小麦等,但是这类作物的产量,对比水田的大米而言还是太低了。


    这一低,可就是降低了整个大明的赋税!


    这也使得他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再耗时耗力,按照各地情况去调节安排。


    “好了,这件事你们用点心,务必要办好,几天后咱再来看。”


    朱元璋丢下奏折,直接起身。


    “嗯?陛下您要出去吗?”


    李善长一怔,朱元璋可是在这里守了好几天,哪儿都没有去。


    今天看这样子,是要出去?


    刘伯温见状,轻轻地拽了下他的衣角,好像在提醒他什么。


    李善长停了几秒,瞬间了然。


    能让朱元璋外出的,还能是谁?


    肯定是朱闲。


    不过陛下怎么又往朱闲小院跑?


    已经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了吗?


    “嗯,因为皇后啊。”


    朱元璋表情有些复杂的说道:“皇后的身体越来越弱了,咱就想着,她今日精神不错,领她出去转转,左思右想,整个京城,也就朱闲那里,咱能安心点。”


    “呵呵,皇后福泽深厚,这次外出,必定能病疾全消。”


    李善长连忙说道。


    这话也是他的真心话。


    马皇后心地仁善,对文臣武将都很不错。


    通常情况,下面的人若是犯错,惹怒了朱元璋,甚至问罪砍头的时候,去央告马皇后给自己求情,基本都能奏效。


    包括他们这些开国功臣,都受了马皇后不少恩惠。


    可以说有这位在,大家在朱元璋手下都能好过很多。


    文武百官,都希望马皇后可以凤体康健。


    “行了行了,不聊这些烦心事了,你们尽早定下此政,咱也想看看,朱闲那小子看到此政正式实行时,会是怎样的表情。”


    朱元璋一想到这,不禁一笑。


    刘伯温和李善长二人想到这一幕,也有些忍俊不禁。


    这个朱闲,总是一副算无遗策的模样,他们也有些好奇,朱闲吃瘪的样子。


    “行了,这几天咱没出现,那小子怕是又着急了。”


    朱元璋说着,又颇为有趣的笑笑。


    “哈哈,陛下这回可得多带些人手,我看上回捕捉官吏的陷阱,怕是早就布置好的,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是给您准备的。”


    刘伯温笑着说道。


    “嗯,言之有理。”


    听到这话,朱元璋笑着微微颔首,虽说是玩笑话,但也的确得有所防备才行。


    否则真把自己困在那里了,那等上朝的时候,满朝文武不见皇帝,可就是天大的乌龙了。


    如果自己孤身一人也就罢了,但这不是还有皇后嘛。


    思索片刻,他高声吩咐道:“来啊,去给咱把太子叫来。”


    “遵旨。”


    太监连忙应声,匆匆而去。


    朱标好歹是久经战事之人,不说别的,做个护卫还是绰绰有余的。


    届时也不至于调动暗卫。


    没一会儿,朱标匆匆赶来。


    “父皇,您急传儿臣所为何事?”


    朱标一看殿上,一众大臣在忙碌着,连刘伯温二人都在这里,还以为是有什么大事,便连忙问道。


    “呵呵,叫你来给咱当个护卫,去见你那位堂弟。”朱元璋笑道。


    “堂弟?”朱标一怔,旋即反应了过来:“您是说朱闲?”


    “不然呢,还会有谁?”


    朱元璋笑道:“你这次可得保护好咱和你母后的安危啊,别让你这位堂弟给咱扣下了。”


    “这……”


    朱标无奈摇头,苦笑道:“儿臣领命。”


    当即,三人换上常服,出了皇宫,朝朱闲的小院而去。


    不多时,朱标便赶着马车,抵达了京郊,朱闲的田地周围。


    “重八,此地居然这么繁荣,比城里还要富庶很多呢。”


    马皇后通过车窗,看着外面过往的百姓,虽然衣着朴素,但竟然没有打太多补丁,于是略显惊讶的说道。


    “呵呵,这都是朱闲经管的啊,妹子,咱说了你可能都不信,在这里,朱闲只收佃户两成的租子。”


    “并且还免费给他们赠医施药,开办私塾。”


    “竟然这样?”


    马皇后惊讶的美眸微睁,旋即感慨道:“这孩子倒是仁善宽厚,真是少有了,哎,这又是什么?”


    她正说着,就看到路边一名老汉,在摆弄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东西。


    这让她不禁好奇起来。


    要知道,虽说她是郭子兴的义女,但是在战乱中,也是自幼吃尽了苦头,甚至与朱元璋走散过。


    一路领着朱标讨饭,才和朱元璋相聚,什么东西没吃过啊?


    但是现在,她居然没见过这种粮食?


    “老丈,此为何物?”


    朱标此刻也停下了马车,好奇的问了一句。


    “这个啊,名叫花生。”


    那老汉正大汗淋漓的忙着收获,头都不抬的答道。


    “花生?”


    朱标面露疑惑:“此物是花吗?看着也不像啊,我可从未见过。”


    “呵呵,你们没见过很正常。”


    那老汉满脸自豪的说道:“此物,可是朱少爷交给我们的,他说是他新培育出的一种作物,剥开外壳吃里面的果实,尤其是炸过以后,拿来下酒,那叫个美味。”


    “啊?”


    “呵呵,我包里装了一点,是打算午饭当下酒菜的,让你们尝一下吧。”


    那老汉说着,从身旁的包袱里,拿出了几个,递给朱标。


    “谢过老丈!”


    朱标伸手接过,先给朱元璋和马皇后奉上。


    “这玩意好稀奇啊。”


    马皇后好奇的看了看,旋即送入口中,接着就感觉到,居然越嚼越香。


    她紧忙对朱元璋说道:“重八,你快尝一下,这东西可真新奇,倒是别有一番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