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电话被打爆了!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周建功的目光紧紧地盯着许辰,好像要看穿他的内心。
“我希望你,能带这个头。用你的管理经验,用你的市场思路,去帮扶一到两家这样的企业,帮助他们,扭亏为盈,重新活过来。”
这个任务一说出来,会议室里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这哪里是帮扶,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
那些濒临破产的国营厂,内部关系错综复杂,老员工思想僵化,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堆积如山,处理起来非常麻烦。让一个民营企业家去插手国营厂的内部事务,必然会触动无数人的利益,招来数不清的麻烦。
这比自己建一个新厂,要难上十倍,百倍!
整个会议室安静得可怕,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那个年轻的劳模身上。
许辰沉默着,他看着周建功那双充满期盼与考验的眼睛,心中念头飞转。他知道,这是书记给他的支持背后,必须承担的责任,也是将他推向一个更大舞台的考验。
接,还是不接?
......
第二天,《京州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周建功书记视察许氏实业的新闻。
报纸上配了张照片,周建功手指着质检流程图,许辰站在他旁边,神色平静。报道里还把周书记那句“这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原封不动印了上去。
这篇报道一出来,许辰和他的许氏实业,在京州城一下就出名了。
劳模的事迹一见报,效果立竿见影。
许氏五金厂办公室的电话从早上八点起就没断过。
林晓雅带着两个新来的文员,三个人守着三部电话,铃声响个不停。
“喂,许氏实业……山西大同合作总社要追加一千套订单?”
“河北保府的订单要翻三倍?好的,记下了!”
电报局的邮递员一趟趟往厂里送加急订货单,桌上很快就堆了一叠。
王铁柱拿着汇总好的订单冲进许辰的办公室,嗓门都变了调:“辰哥!订单爆了!”
王铁柱把那沓纸拍在桌上,指着上面的数字:“河北、山西、内蒙那些之前还在观望的大农场,全都下单了!加起来超过一万套!电话还不停地在打!”
一万套,这差不多是过去半年的总产量。
王铁柱的声音低了下来:“辰哥,这可咋办?咱们的生产线就算二十四小时不停工,三个月也交不完货。要是接了单交不了货,咱们的牌子就砸了。”
王铁柱在办公室里来回走,嘴里念叨着:“这报纸,真是要了命了!”
许辰靠在椅子上,看着桌上的订单,拿起笔在纸上快速算着。
算完后,许辰放下笔,抬头看着王铁柱:“慌什么。”
王铁柱一下就站住了。
许辰接着说:“去,把所有车间主任和班组长都叫到会议室,五分钟后开会。”
五分钟后,会议室里挤满了各个生产环节的负责人,大家都在小声议论订单的事。
许辰走进会议室,直接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
“从今天开始,工厂启动两班倒工作制。”
许辰的声音不大,但会议室里一下就安静了。
“所有加班的工人,加班工资在国家标准上翻倍。另外,以班组为单位搞生产竞赛,超额完成任务的,全员发额外奖金,上不封顶。”
许辰转过身,看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最后说道:“我承诺,只要能保质保量完成这批订单,今年年底,所有员工的年终奖,翻倍!”
会议室里安静了一秒,接着一下就炸开了锅。
“年终奖翻倍!”
“许厂长!您就瞧好吧!不睡觉也把活干出来!”
“干了!”
工人们的干劲一下子就上来了。
许辰点了点头,对王铁柱说:“你去安排生产,记住,质量是第一位。谁敢在质量上动歪脑筋,别说奖金,直接让他走人。”
“明白!辰哥!”王铁柱挺直了胸膛,大声应道。
工厂里热火朝天的安排生产,林晓雅则在办公室里处理客户的电话。
她面前放着一份刚拟好的分批交付计划表,正跟一位合作社社长通电话。
“张社长,您别急,您的八百套订单我们接了。”林晓雅的声音很稳,“我们会在合同里写清楚,下个月二十号前,第一批三百套准时送到。后续两批,保证在两个月内全部交付。如果延期,我们按合同总金额的百分之二十赔付。”
电话那头的社长听完林晓雅这番话,语气立刻就变了。
“好!晓雅……不,林总!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你们许氏办事就是敞亮!”
一个上午的时间,林晓雅就靠着这份详细的计划,逐一安抚好了所有着急的大客户。
整个许氏实业,也跟着高效运转起来。
一周后,工厂正忙得热火朝天,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蓝色大巴车停在了门口。
车上下来十几个人,为首的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着便服。
王铁柱以为又是来抢货的,连忙迎上去:“各位领导,来看配件的?我们许厂长正在……”
为首的中年人摆了摆手,打断了王铁柱的话,目光直接看向从办公楼里走出来的许辰。
“你就是许辰同志吧?”中年人笑着开口,口音是南方的,“我们是江苏省农业厅的,我叫钱宏伟。这次来京州,是专程来拜访你的。”
江苏省农业厅?
许辰迎了上去:“钱厅长,各位领导远道而来,欢迎欢迎。”
双方握手后,许辰将一行人请进了新装修好的接待室。
钱宏伟坐下后,直接说道:“许辰同志,我们这次来,主要是对你在华北搞的那个蔬菜供应链联盟感兴趣。”
他身体微微前倾,“《京州日报》的报道我们看到了,很受启发。我们江苏是农业大省,蔬菜产量高,但一到冬天,很多菜运不出去就烂在地里。而你们北方却要吃高价菜。所以我们想跟你谈一个‘南菜北运’的跨省合作。”
这确实是个巨大的商机。
就在许辰思考的时候,他注意到钱宏伟身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干部,正用审视的目光打量着自己。
对方的眼神里带着明显的怀疑,似乎在想,这个年轻人是不是报纸上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