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书记给了政策也给了难题!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他环视着身后这群神情各异的厅局级干部,目光最后落在了那个从始至终都一脸平静的年轻人身上。
周建功的眼神,在这一刻,从审视、探究,彻底变成了毫不掩饰的欣赏和赞许。
他伸出手指,重重地点了点墙上那张《许氏三级质检体系》流程图,声音提得很高,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都看一看,再好好想一想!”
“今天我们看的,不只是一家工厂!”
周建功的声音在轰鸣的车间里回荡,带着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这是一本活的教科书!一本教我们怎么搞活经济,怎么调动工人积极性,怎么把产品质量当成企业生命的教科书!”
考察结束,一行人没去接待室,直接走进了五金厂那间简单的会议室。
十几把椅子,一张长条桌,桌上是搪瓷缸子泡的茶水,墙上还挂着生产计划的黑板。
周建功没坐主位,随意拉开一把椅子坐下,目光扫过身后那些下属,最后落在了许辰身上。
“都坐吧。”
他一开口,会议室的气氛就不一样了。
这更像是一场现场办公会。
“今天看了许氏五金厂,大家有什么想法,都说说吧,不要讲官话套话,就说真感受。”周建功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
会议室里安静了几秒。
市工业局的局长,一个在工业系统干了半辈子的老干部,第一个开了口。他清了清嗓子,脸上有些不好意思。
“周书记,我先说两句。我今天……很受震动。”
“我们天天在文件上强调质量,可我们那些国营大厂是怎么做的?报表漂亮,车间里一塌糊涂。许氏五金厂,我没看到一句标语,可他们砸掉那个次品齿轮的一锤子,比我以前看的所有报告都说明问题。”
他的话音刚落,那个之前提问的黄总工也站了起来。这位在京州技术圈很有声望的老专家,此刻脸上没了傲气,只剩下服气。
“周书记,我也说一句。刚才我问许厂长那个热处理的问题,不是刁难,是我们第一机床厂自己就没解决好的技术瓶颈。”
他看向许辰,眼神复杂。“许厂长不仅给我讲明白了,还给我指了条路。这个年轻人的技术眼光和魄力,说实话,我不如他。我们这些老家伙,有时候抱着过去的经验不放,思想确实跟不上了。”
一个接一个的发言,风向彻底变了。
之前那些审视或怀疑的目光,此刻都变成了赞叹和深思。他们不是在吹捧,而是在一个成功的案例面前,反思自己过去的工作。
周建功静静的听着,没有插话,直到所有人都说完了,他才把目光再次转向许辰。
“小许同志,他们都说了,你也说说吧。你这个劳模,现在有什么困难?”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许辰身上。
在这样的场合,一般人要么谦虚几句,要么就是表示感谢。
许辰却很平静,他站起身,微微欠了欠身子。
“感谢周书记和各位领导的肯定。困难确实有,而且很大。”
他没有客套,直接说起了正事。
“我们现在订单已经排到了明年夏天,但厂房面积就这么大,生产线已经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实在是扩不动了。工人想多挣钱,我们想多交税,可没地方。”
“厂区就这么大,想建新车间,想扩建仓库,周围都是居民区,没有一寸多余的地。我这个厂长,现在最头疼的就是怎么给新买的机床找个地方落脚。”
“但最重要的,是人才。我们缺的不是普通工人,而是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工程师。我们自己培养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速度。没有人才,再好的设备,再大的厂房,也只是空架子。”
许辰三言两语,就把自己面临的最核心的三个问题,清晰地摆在了市委书记和所有主管局长的面前。
会议室里很安静。
王铁柱在旁边听得心里直打鼓,心想辰哥这胆子也太大了,当着这么多大领导的面,这哪是提困难,这简直是在要政策。
周建功听完,脸上不但没有不高兴,反而露出了笑容。
不怕你提困难,就怕你没想法。
他拍了一下桌子,清脆的响声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好!”
周建功的目光直接看向规划局的局长。“老刘,听到了吗?”
规划局长老刘连忙站起身:“听到了,书记。”
“城东那片工业预留地,不是一直闲置吗?给许氏实业划一块出来!要多大,让他们自己报!三天之内,我要看到土地批文!”
“是!”老刘额头冒汗,大声应道。
周建功的目光又转向了劳动局和教育局的负责人。
“你们两家,也听到了!人才问题!”
“立刻给我去协调市里的几家技术院校,跟许氏实业搞一个订单班!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学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学生毕业,直接进厂!我们要把许氏,打造成我们京州技术人才的孵化基地!”
两位局长也是立刻起身,异口同声地保证完成任务。
一连串雷厉风行的命令,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些发愣。
这就是市委书记的魄力,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问题,没有半点拖泥带水。
做完这一切,周建改才重新坐下,他看着许辰,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同志们,今天我们看到的许氏模式,它的核心是什么?”
他自问自答,声音很有力。
“它把集体主义的纪律性,和个体经济的灵活性结合在了一起。这既不像国营厂那样死气沉沉,也不像个体户那样单打独斗。这,就是我们京州经济改革下一步要走的方向!”
这番话,等于是给许辰和他的许氏实业,盖上了官方认证的改革先锋的印章。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会议即将结束时,周建功脸上的笑容收敛了起来,表情变得格外严肃。
他看着许辰,一字一句地说:“许辰同志。”
许辰立刻站直了身体。
“荣誉,给你了。政策和支持,我也给你了。”周建功的目光变得深邃而锐利,“但是你也要记住,能力越大,责任就越大。”
会议室的气氛,瞬间从刚才的火热,变得凝重起来。
“市里现在有几家小型国营厂,设备老化,管理混乱,连工人的工资都快发不出来了,是市财政的几个大包袱。我们想搞一个国营厂帮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