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你这批货我全要了!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许辰没说话,他跳上车厢,一筐一筐地检查。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握紧的拳头,说明他心里也不平静。
初步清点了一下,结果让人心凉。一万斤蔬菜,完好无损的,连六千斤都不到。损耗率接近一半。
这意味着,光是这一车货,不算运费和人工,直接亏损的钱就高达几千块。这个数字,能让任何一个小老板直接关门倒闭。
王铁柱蹲在地上,抱着头,这个平时什么都不怕的汉子,这会儿声音里带上了哭腔:“完了……辰哥,咱们是不是把事想得太简单了……”
许辰站在一堆烂菜中间,心里也堵得慌。但他知道,现在不是泄气的时候。
就在这时,他脑海里那个熟悉的声音响了起来。
【叮!触发紧急任务:优化冷链运输。】
【任务要求:三天内,将运输损耗率降低至15%以下。】
【任务奖励:《简易冷链改造方案》及初级《蔬菜保鲜技术手册》!
这几行字出现在许辰的脑海里,瞬间给了他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他最缺的不是钱,不是渠道,而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技术!
许辰眼里的颓丧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更强的斗志。他明白,这第一次的失败,不是结束,而是必须交的学费。
他拍了拍王铁柱的肩膀。
“铁柱,别蹲着了,起来干活。”
王铁柱抬起头,眼睛里全是血丝,茫然地看着他:“辰哥……还……还能干啥?”
“把好的菜全部挑出来,烂地找地方处理掉。”许辰的语气不容置疑,“能用的,立刻送回咱们两家店的后厨。另外,你马上去联系几家之前跟咱们关系不错的单位食堂,告诉他们,我们有一批刚从广东运来的新鲜蔬菜,成本价处理,让他们过来拉。”
“成本价?”王铁柱愣住了,“那咱们不是亏得更多?”
“现在不是算账的时候。”许辰看着他,一字一句地说,“钱亏了可以再赚,但许氏私房菜的信誉不能亏。这批菜,哪怕是亏本,也要让京州城的人知道,我许辰,真的能把南方的绿叶菜,在冬天里拉到他们的餐桌上!”
王铁柱看着许辰,好像被注入了一股力量。他狠狠用袖子抹了把脸,从地上一跃而起。
“好!我听辰哥的!我这就去办!”
看着王铁柱重新带着人开始分拣蔬菜,许辰转身走下火车。他没有再看那些烂掉的菜叶子,而是把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脑海中那两份刚刚得到的奖励上。
《简易冷链改造方案》。
《蔬菜保鲜技术手册》。
三天时间,他不仅要挽回损失,更要彻底解决南菜北运最大的难题。这条黄金通道,他必须打通!
许辰的意识沉入脑海,两份资料在他面前展开。
《简易冷链改造方案》。
《蔬菜保鲜技术手册》。
他没有立刻查看,而是先把王铁柱拉到一边。
“去邮电局,发三封加急电报。”
王铁柱一听,头摇了一下。“辰哥,这都亏成这样了,还折腾什么?”
“听我说完。”许辰打断他,“第一封,发给广东湛江的梁福。告诉他,三天后我还要一车皮的货,价格再加一成。但是,采摘和打包的方式,必须完全按照我电报里的新要求来。”
“第二封,发给京州制冰厂,我要订五吨工业冰块,三天后送到西站货场。”
“第三封,发给我爸,让他帮我联系城里所有能买到厚棉被的地方,有多少收多少,同样送到货场。”
王铁柱听完,脑子一片空白。棉被?冰块?还要订货?他无法理解这些东西和运菜有什么关系。但他看到许辰的样子,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知道许辰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好!我这就去办!”王铁柱一咬牙,转身就朝邮电局跑去。
许辰这才将心神投入到那两份手册之中。
简易冷链改造方案的核心很简单。第一,用足够厚的棉被将一筐筐蔬菜包裹,形成一个巨大的人工保温层,隔绝车厢内外的温度变化。第二,在车厢的角落和过道,堆放大量工业冰块,利用冰块融化吸热,强行降低整个车厢的内部温度。
而蔬菜保鲜技术手册,内容则更为精细。
上面记录了几十种南方蔬菜的最佳采摘时间。比如黄瓜,必须在清晨带露水时采摘,此时水分最足。西红柿则要在七成熟时摘下,为运输途中的成熟留出空间。
手册还提出了一个叫“预冷”的步骤。所有蔬菜在装箱前,必须先在阴凉通风处放置一小时,散去田间的热气。装箱时,每层蔬菜之间要铺上一层吸水性强的草纸,防止水分堆积。
这些知识,在这个年代,价值连城。
许辰将所有关键技术要点整理出来,一字不漏地写在给梁福的电报里。他相信,价格再加一成这个条件,足以让梁福严格执行这些繁琐的要求。
三天时间,在王铁柱的焦虑中一晃而过。
当第二列挂着保温车厢的火车驶入西站货场时,王铁柱的手心全是汗。他看着站台上堆成小山的棉被和冰块,心里没有底。
“辰哥,这能行吗?”
许辰没有回答,他指挥工人,先在车厢底部铺一层冰块,再将梁福运来的蔬菜搬上去。这些蔬菜的包装,果然和上次不同。每一筐都用草纸隔开,筐体干爽。
接着,工人们用棉被将菜筐层层包裹,最后在四周的空隙里塞满冰块。整个车厢,被改造成了一个原始的土冰箱。
做完这一切,许辰锁上车门,对货运员说:“师傅,麻烦你了,这趟车,中途任何站都不要开门。”
又是一个三天三夜的等待。
王铁柱掰着手指头计算时间,饭馆的生意都有些心不在焉。第一批运回来的那点好菜早就卖完,客人们天天追着问,什么时候还有新鲜黄瓜。
第三天下午,火车到站。
许辰和王铁柱再次站在那节车厢前。王铁柱紧张得忘记了呼吸,只是盯着那扇铁门。
车厢门拉开,没有腐烂的酸臭。
一股带着泥土芬芳和植物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那味道里,还夹杂着冰块融化后的凉意。
王铁柱的眼睛瞪圆了。
他伸手掀开门口的一床棉被,露出了里面的菜筐。筐里的黄瓜,翠绿挺拔,顶上的小黄花甚至还开着,像是早上刚从藤上摘下来。
他不敢相信,又往里跑了几步,掀开另一床棉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