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我比市价高两成收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407次冷链专线!
112次加挂保温车厢!
这些都是他们研究室花了几个月,托了无数关系才打探到的一点风声,而且信息模糊不清。这个年轻人,怎么可能知道得如此详细,连车次都一清二楚?
他压下心头的巨浪,继续翻阅。
报告的后面,是详细的成本核算、损耗控制方案、京州本地仓储及分销网络建设构想,甚至还有对湛江和昆明两地主要蔬菜批发市场的优劣势分析。
整份报告,逻辑清晰,数据详实,环环相扣。从货源到运输,从仓储到销售,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跃然纸上。
方振国一页一页地翻着,越看心惊,越看手抖。
不成熟的草案?
这哪里是不成熟!这简直是把饭做好了,直接喂到了市里的嘴边!
他“啪”的一声合上报告,看着许辰,像在看一个怪物。“小许,你老实告诉我,这个407次专线的负责人王建军,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有一个朋友,在铁路上工作。”许辰面不改色地回答。
方振国盯着他看了足足半分钟,许辰的眼神坦然,没有丝毫闪躲。
方振国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不再追问。他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重要的是,这份报告的价值,无可估量。
他拿起桌上的那份报告,就像拿着一件稀世珍宝。
“小许,你这份东西,不是给我看的。”方振国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上的神情激动不已,“这是要直接送到市长办公桌上的!”
他停下脚步,做出决定。“你等着,我这就去联系市供销社的马主任!不,不能光联系他!”
方振国拿起桌上的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办公厅吗?我是方振国。我要申请一个紧急会议,关于冬季蔬菜供应的。对,我这里有一份突破性的方案。让供销社、工商、铁路办的负责同志,都过来!”
挂了电话,方振国紧紧握住许辰的手,用力地摇了摇。
“小许,你立大功了!这个项目,我们一起干!”
许辰知道,通往南方的第一张通行证,他拿到了。
他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心里却已经是一片火热。他决定,不等市里的会议结果,他要立刻动身,亲自去一趟南方。
他要去那片温暖的土地上,为京州这个寒冷的冬天打通一条真正的黄金通道!!
市里的会议还没开,许辰就已经等不及了。
他心里清楚,方振国那份报告交上去,会引起高层的注意。但从讨论到决定,再到具体执行,中间要经过很多流程,耗费不少时间。
市场不等人,饭馆的生意更不等人。他必须抢在所有人前面行动。
“铁柱,收拾东西,跟我出趟远门。”许辰把刚从银行取出来的一沓钞票,用报纸包好,塞进一个黑色的布包里。
王铁柱正在后厨清点大白菜的数量,听到话跑了出来。“辰哥,去哪啊?”
“广东。”
王铁柱的嘴巴张开,半天没合上。广东,那是在地图最南边的地方,他这辈子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京州郊区。
“把店里交给张大力,让他盯着。家里的事,我爸妈会照看。”许辰的语速很快,没有一句多余的话,“给你半天时间准备,晚上九点的火车。”
告别总是很短。
晚上,京州火车站。林晓雅站在站台上,北风吹着她的脸。她什么都没说,只是伸手帮许辰理了理衣领。
“到了那边,记得给我打个电报。”她说。
“放心。”许辰点头,拎起包,和王铁柱一起挤上了绿皮火车。
火车开动,汽笛声响起。王铁柱趴在车窗上,看着站台上林晓雅的身影变小,又看了看旁边一脸平静的许辰,心里不是滋味。
“辰哥,你就不担心吗?咱们这一走,店里……”
“担心没用。”许辰靠在硬座上,闭上了眼睛,“路是我自己选的,走到底就是了。睡一会,接下来有的熬了。”
火车一路向南。
窗外的景物,从没有叶子的树和黄色的土地,慢慢变成了起伏的丘陵和带着绿叶的树木。车厢里的空气,也从干燥,变得湿润。
王铁柱第一次见到南方的冬天,整个人都趴在窗户上。
“辰哥,你看!那河没结冰!”
“辰哥,他们穿得好少!”
许辰偶尔睁眼看一眼,大部分时间都在闭目休息。他的脑子里,那张运输路线图在反复出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可能发生的意外,他都想了一遍又一遍。
颠簸了三天三夜,当火车终于停靠在湛江站时,一股热气扑面而来。王铁柱脱下身上的棉袄,还是出了一身汗。
“我的天,这哪是冬天,比咱京州夏天还热。”他抹了把汗,跟在许辰身后,打量着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两人没有停留,直接找了辆公共汽车,按照系统地图上的标注,朝着市郊的一个地方赶去。
霞山蔬菜联营合作社。
这是湛江本地最大的蔬菜种植和批发的地方。当许辰和王铁柱站在合作社门口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说不出话来。
一望无际的田地里,全是绿色。一筐筐刚摘下来的青菜、豆角、西红柿,堆在一起,空气里全是蔬菜的味道。
王铁柱甚至看到了一大片黄瓜藤,上面挂着带花的黄瓜。这东西,在冬天的京州,只有少数饭店才有,价格比肉还贵。
一个皮肤黝黑,穿着背心的中年男人,正叼着烟,指挥工人装车。他看到许辰和王铁柱这两个外地人,皱起眉头,走了过来。
“喂,你两个北佬,来这里干什么?”男人的普通话带着很重的口音。
许辰递上一根烟,开口说:“老板你好,我叫许辰,从京州来的。想跟你谈一笔生意。”
“京州?”男人接过烟,夹在耳朵上,打量着许辰,“那么远,跑到我这里谈生意?我这里的菜,可运不到你们那。”
他叫梁福,是这个合作社的社长。这些年,见过太多来谈合作的人,说得好听,最后连一斤菜都买不起。
“我们有办法运。”许辰说。
梁福笑了一声,吐掉嘴里的烟。“有办法?靓仔,你知不知道从这里到京州有多远?几千公里!火车拉过去,菜早就烂成水了。别说火车,就算给你飞机,那运费,你把菜卖出黄金的价钱都回不了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