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许家的魂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许氏私房菜的内在品质很高,但外在的形象却不统一,显得很杂乱。
它需要一个统一的、让人过目不忘的、能代表自己的“脸”。
想到这里,许辰心里立刻有了一个人选。
林晓雅。
他把店里收尾的工作交给王铁柱,连夜骑车去了林晓雅家。
林晓雅刚洗漱完,就听到了敲门声。她打开门,看到许辰,有些惊讶。
“许辰?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吗?”
“晓雅,”许辰直接说明来意,“我想请你帮我一个非常重要的忙。”
看到许辰严肃的样子,林晓雅也认真起来:“你说。”
“我想请你,为我们的饭馆,设计一个真正的‘商标’。”许辰说,“不是牌匾上那种普通的字体,而是一个能代表我们许氏私房菜的,独一无二的符号。”
林晓雅愣住了。
她没想到,许辰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她。
这不仅仅是一个设计,这是一家热门饭馆的脸面和印记。
她看着许辰,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我帮你。”
从那天起,林晓雅就把自己关在了房间里。
她把这件事看得比任何考试都重要。她没有马上动笔,而是先去了一趟许氏私房菜。她从开门待到打烊,就静静地坐在角落里,观察着店里的一切。
她看着后厨里忙碌的许辰,看着前厅里接待客人的许卫国和林秀兰,看着食客们吃到美食时满足的表情。她把许辰讲过的,关于松鼠鳜鱼和红烧肉的故事,都记在心里。
然后,她把自己关进房间,铺开画纸。
她画了十几稿。
有直接用厨师帽做形象的,太普通。有把碗筷变形的,太俗气。她把自己画的稿子一张张贴在墙上,又一张张撕掉。
她的父母很担心,饭菜送到门口,她也只是随便吃几口。房间里只有她翻动纸张和炭笔摩擦的声音。
直到第三天下午,阳光照在她有些疲惫的脸上,她看着面前那张画了无数线条的稿纸,一个想法突然出现。
她拿起笔,一气呵成。
当最后一笔落下时,她看着图纸,脸上露出了笑容。
她知道,就是它了。
当许辰再次看到林晓雅时,她眼圈有些发黑,但整个人很兴奋。
她将一张画纸,铺在了许辰面前的桌子上。
许辰低头看去,立刻被吸引住了。
那是一个精巧的设计。
Logo的主体,是一个古朴的篆体“许”字。但它又不是普通的“许”字。
左边的“言”字旁,被巧妙地变形了。下面两横化作了水波,上面的部分则完全变成了一条奋力向上跃起的鲤鱼!鱼头高昂,鱼尾卷曲,充满了动感,让人一眼就想到了店里的招牌菜——松鼠鳜鱼。
而右边的“午”字,同样有玄机。它被设计成了一个方方正正、带着厚重感的轮廓,就像一块烧得恰到好处、肥瘦相间的红烧肉块!
整个Logo,古朴又生动,传统又充满巧思。它不仅是一个字,更是一个故事,将许氏私房菜的两大招牌,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晓雅……你……”许辰看着这个设计,很激动。
他把设计图拿回店里,展示给所有人看。
“我的天!这……这是‘许’字?”王铁柱瞪大了眼睛,指着那条鱼,“这鱼跟辰哥你做出来的一模一样!”
“这块肉,看着就香!”张大力憨憨地笑着。
林秀兰拿着图纸,看了又看,眼眶有些湿润,她什么都没说,只是一个劲儿地点头。
许卫国从柜台后面拿出自己的老花镜,戴上,凑到图纸前,仔细地端详着。他的手有些颤抖,他看着那个将鱼和肉都包容进去的“许”字,仿佛看到了许家的过去和未来。
“好!太好了!”他猛地一拍桌子,喊道,“这哪是什么商标!这是要把咱们老许家的魂,都刻上去了!这就是咱们老许家的牌子!”
就在全家人都沉浸在激动之中时,许辰的脑海里,那熟悉的电子音再次响起!
【叮!检测到宿主品牌意识觉醒,正在构建品牌核心识别系统!】
【恭喜宿主!触发连锁任务,奖励《餐饮品牌故事撰写指南》!】
一股新的信息涌入许辰的大脑。
这一次,不是菜谱,不是管理方案,而是一种讲故事的方法。
【《餐饮品牌故事撰写指南》】
【核心理念:品牌不只是一个符号,更是一个有温度的故事。一个好的故事,能让顾客产生情感共鸣,建立超越买卖的信任关系。】
【故事框架:创始人(我是谁)品牌起源(我从哪里来)品牌理念(我要做什么)品牌承诺(我能给你什么)。】
【案例分析:……】
许辰瞬间明白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精妙的Logo,又结合了系统给出的故事框架,自家饭馆的品牌形象,立刻变得清晰、立体起来。
他要讲的故事,就是他们一家人的故事。
一个从四合院里那个为家人做饭的小灶台,一步步走到地安门,成为一家人声鼎沸的名店的奋斗故事。
而这个故事的核心,就是一句话——用做给家人的心,做每一道菜。
诚信、美味、贴心。
这就是许氏私房菜的品牌形象!
“爸!就这么定了!”许辰拿着设计图,做出决定,“我马上找人,把这个牌子,印到我们店所有东西上去!”
行动力,是许辰最大的优点。
第二天,他就联系了印刷厂和制作牌匾的师傅。
三天后,一个崭新的许氏私房菜,出现在所有人面前。
门口的牌匾换了,红底金字,中间就是那个篆体的“许”字Logo。
店里的菜单也换了,不再是那张薄薄的白纸,而是换成了硬壳封面的册子。翻开第一页,就是那个“许”字Logo,下面印着一行字:“用做给家人的心,做每一道菜。”
会员卡、打包盒、甚至员工的工作服上,都印上了这个醒目的标志。
整个饭馆的气质,焕然一新。
这天下午,店里刚结束午高峰,一个背着海鸥牌相机的中年男人走进了饭馆。他看起来像是外地人,风尘仆仆。
他没有立刻找座位,而是走到柜台前,拿起一本崭新的菜单。
他的目光没有看菜价,而是死死地盯着扉页上那个Logo和那行小字,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被折叠得有些破旧的报纸边角,仔细地对比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