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手根本不够啊

作品:《穿成四合院穷小子,系统送我满仓物资

    院子里的工人们看着这一幕,都在吞口水。


    许辰看到大家的反应,心里有底了。


    他对所有人说:“各位,这道菜,名叫‘立春黄金卷’,是我们许氏私房菜,为‘立春’这个节气推出的限定菜品!”


    “从明天开始,在外卖菜单上推出。但是,”他停顿了一下,“这道菜,只卖三天!每天,限量五十份!一份两根,售价两元!卖完就下架!想再吃,就要等明年立春了!”


    限定!限量!


    这两个词进入了所有人的脑子。


    本来只是觉得好吃,听到这两个词,感觉就不一样了。


    这吃的不是春卷,是稀罕,是面子,是别人吃不到我能吃到的感觉。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地安门。


    第二天,王大妈的电话亭完全忙不过来。


    电话铃声从早上七点开始,就没有停过。


    “给我订一份春卷!对!就是那个黄金卷!”


    “什么?已经订出三十份了?快给我记上!我怕抢不到!”


    “王大妈,我是轧钢厂的老李!给我留两份!必须留!我晚上请客,就靠这道菜了!”


    的安门饭店里,孙胖子看着楼下不多的客人,听着副手带回来的消息,把手里的报纸撕了。


    他的一元套餐,人虽然也不少,但气氛完全不同。所有人都低头吃饭,吃完就走,大堂里很安静。


    许辰那边却不一样。


    那些订到外卖的人,都是几个人聚在一起,像过节一样品尝那两根春卷,吃完还要讨论半天。


    一个是填饱肚子,一个是享受。


    这是两个世界。


    “经理,咱们也搞这个春卷?”副手小心地问。


    “搞什么!”孙胖子说,“你知道那是什么荠菜吗?要去京郊的野地里挖!你知道那皮怎么做的吗?你知道那馅儿怎么调的吗?等我们研究出来,都晚了!”


    国营饭店的采购流程和后厨,在许辰这种打法面前,显得很笨拙。


    他只能看着许辰那边生意火爆,看着“许氏私房菜的立春春卷”,成为地安门最热门的话题。


    很多客人为了吃春卷,打电话订餐。既然订了春卷,就再加一道松鼠鳜鱼,或者一份红烧肉。


    短短三天,许氏私房菜的外卖订单,比之前增加了三成。


    三天后,许辰宣布,“立春黄金卷”正式下架。


    无数没吃到的人很后悔,而吃过的人,则开始讨论起来。


    “你们说,等到了清明,许老板会出什么新菜?”


    “我猜跟青团有关系!”


    “不管出什么,我第一个订!”


    价格战就这么结束了。的安门饭店那“一元套餐”的横幅还在,但看起来很讽刺。因为持续亏损和客流下降,孙胖子最后取消了这项活动。


    他输了。


    这场风波,以许辰的胜利告终。


    夜里,工人都下班了。许辰站在已经打通的两个店面中央。按照图纸,这里未来可以摆下二十张桌子。


    他仿佛看到了以后灯火通明、坐满客人的场面。


    他心里很高兴。


    可这时,许卫国走了过来,他看着空旷的店面,抽了口烟,脸上有些愁容。


    “儿子,这店是大了,可咱们人手……根本不够啊。”


    许卫国的话让许辰的想法落到了实处。


    他看着四周。


    两个铺子打通,店面空间扩大了一倍。按照设计图,这里能放下二十张桌子。


    二十张桌子,满座就是接近一百个客人。


    饭点一到,客人坐满,后厨需要洗菜、切菜、配菜、炒菜、出餐、洗碗。前厅需要点菜、上菜、倒水、结账、收拾桌子。每个环节都不能断。


    现在店里能干活的,算上他自己,一共五个人。许辰是主厨,王铁柱和张大力在后厨帮忙。林秀兰和许卫国负责前厅。过去只有八张桌子,忙起来五个人都像陀螺一样转。现在桌子数量翻了两倍多,客流增加,人手根本不够。


    到时候别说保证菜品质量,能不能把菜顺利送到客人桌上都是个问题。


    林秀兰也走了过来,她看着空旷的店面,眉头皱得更紧。


    “儿子,你爸说得对。店是大了,可人从哪儿来?就咱们几个人,你掌勺,铁柱大力切菜,我跟你爸跑堂,肯定忙不过来。万一上菜慢了,客人发脾气,咱们好不容易做起来的名声就坏了。”


    王铁柱和张大力站在旁边,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很严肃。


    许辰看着父母和伙计们担心的样子,心里已经有了计划。


    他笑了笑,说:“爸,妈,这事我早想到了。人,肯定要招。”


    他想起了之前和街道办李干事的约定。


    解决三个待业青年的工作岗位。


    当时是为了拿下铺子,现在正好能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


    “我明天就去一趟街道办。”许辰说。


    第二天,许辰把装修的收尾工作交给许卫国,自己骑车去了街道办事处。


    李干事看见许辰,立刻露出笑容。


    “小许!我正要找你!你可是我们街道的大功臣!”李干事拉着许辰坐下,给他倒了杯水,“上次你那个食品溯源台账,还有主动邀请检查的事情,区里都知道了,点名表扬了我们街道工作做得好!说我们这儿出了个有担当、有觉悟的个体户代表!”


    许辰客气了几句,直接说明来意。


    “李哥,我今天来,是兑现承诺。我新店马上开业,人手不够,准备招三个人。想请您从咱们街道的待业青年名单里,推荐几个。”


    李干事一听,高兴地一拍大腿。


    “太好了!小许,你这真是雪中送炭!”他拉开抽屉,拿出一本厚册子,“你看看,这都是等着安排工作的年轻人。你放心,我肯定给你挑几个踏实肯干的!”


    他翻开册子,指着上面的名字问:“你想要什么样的?手脚麻利的?还是脑子灵光的?”


    许辰想了想,说:“李哥,我要求不高。第一,能吃苦,干餐饮没有轻松的活。第二,人品要好,手脚干净。第三,听话,守规矩。其他的,我都可以教。”


    “没问题!”李干事拍板,“我这就通知他们,明天上午直接去你店里,你亲自面试!你看上谁,就要谁!”


    第二天上午,十几个年轻人来到了许氏私房菜的工地。


    他们年纪都在二十岁上下,站在院子里,有的人四处张望,有的人凑在一起小声说话,还有的靠在墙上,一脸不耐烦。


    许辰站在院子中央看着他们,让这些人排好队开始一个个问话。


    “叫什么名字?为什么想来我这儿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