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咱们兄弟,一起上进

作品:《七零随军:干部千金霸榜家属院

    林纫芝心里想着,面上自然没流露。


    被尚厂长的情绪感染,她也莞尔一笑:“那太好了,有尚厂长您这层关系在,沟通起来肯定顺畅。


    这件事,就麻烦您帮忙牵个线,具体的要求和图样,我过几天整理好再联系您。”


    “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尚厂长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亲自将林纫芝送到车旁。


    握手道别时,还一脸动容道:“林顾问,您可是帮了我们大忙了!不,您是救了我们两个厂啊!”


    回到办公室,尚厂长心情还未平复,在屋内来回踱步,像揣了个欢乐的小马达,心里怎么也按捺不住这份天降的喜悦。


    他一把抄起那部老式电话,用力摇通了总机。


    “快!给我接木器厂!找梅仁耀!对!就是没人要!”


    电话“滋滋啦啦”地响了一阵。


    终于传来一个半死不活、仿佛被抽了魂的声音:“喂……谁啊……我梅仁耀……”


    尚进一听他这“没人要”的调调,乐得眉毛一挑,对着话筒就喊:“我!尚进!”


    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紧接着几乎是吼着宣布:“没人要!我告诉你,你小子这回得给我磕一个!带响儿的!”


    电话那头的梅仁耀正对着桌上那几款老掉牙的木匣子图纸发愁,广交会的创汇任务像紧箍咒一样勒得他脑仁疼。


    听到这嚣张的话,憋了好几天的火气“噌”地就冒了出来。


    “磕一个?我磕你个头!”


    梅仁耀没好气地怼回去,唾沫星子都快透过电话线喷过来了。


    “我这儿正没辙呢,仓库里木头疙瘩堆成山,就是变不成外汇!


    今年咱俩还得在广交会垫底儿,你个不尚进的就等着跟我一起挨尅吧!”


    尚厂长非但不恼,反而乐了。


    “我告诉你,哥哥我这次真要上进了!而且我自己进步了,还捎带上你!咱们兄弟,一起上进!有福同享!”


    “有难你咋不跟我同当呢?”


    梅厂长习惯性回怼,可想到“捎带上你”四个字,语气软了半分,“少废话,到底啥事?屁放响亮点!”


    “听着!竖起你的木头耳朵!”尚厂长压低声音,声音里充满压抑不住的激动。


    “我刚送走一位真神,林纫芝同志!人家是拿了全国大奖的苏绣大师,还是省里特聘的广交会顾问,专门指点咱们这些土疙瘩厂子开窍的!”


    他努力搜刮着肚子里那点墨水,形容那只首饰盒:


    “人家那手艺,绝了!还想到了把苏绣请到咱们木头上安家,就一个巴掌大的首饰盒,在那盖子上,用比蜘蛛丝还细的丝线,绣了幅‘鱼戏莲叶间’。


    好家伙,那红鲤鱼,尾巴一甩一甩的,眼珠子都跟活的似的。那绿荷叶,露珠儿都快滴下来了。


    你说说,这心思巧不巧?这搭配妙不妙?啊?”


    电话那头,梅厂长一开始还撇着嘴,听着听着,嘴巴越张越大,原本死气沉沉的眼睛突然像点燃了两簇火焰。


    木头、绣花……他怎么就没想到呢?!


    木头厚重扎实,苏绣轻盈灵动,这俩凑一块,那不是瘸子娶了绣花娘——天生一对嘛!


    梅厂长感觉自己僵了多年的脑筋,此刻像被浇了滚油,刺啦啦地活络起来!


    想到刚刚尚进的话,梅厂长颤抖着声音,结巴道:


    “你…你的意思是……这位林、林顾问……她、她愿意把这苏绣首饰盒的活儿,交给咱这没人要的厂子?”


    他语气里满是不可置信的狂喜,“人家是省里的大顾问,真有资格指导所有工艺厂,她、她能看得上我这堆破木头?”


    “那必须的!”尚厂长与有荣焉,胸膛挺得老高,立刻开始表功。


    “要不是我主动帮你提了那么一嘴,人家林顾问日理万机,哪能想得起你这犄角旮旯的木器厂?


    是我!力荐的你!说你们厂老师傅祖传的手艺,刨花都比别家细,林顾问这才点头的!”


    尚厂长说到这,由衷赞叹:“不过话说回来,林顾问这人,是真有本事,境界更高!


    人家想的不是自己扬名立万,就是想帮咱们这些老厂子把产品卖到国外,给国家多挣外汇。


    不愧是省里挂了号的劳动模范,这觉悟,这情操,实在没得说!”


    梅仁耀在电话那头已经激动得站了起来,攥着话筒的手心全是汗,忙不迭应道:


    “明白!太明白了!感谢林顾问!也感谢你老尚!太够意思了,这份情,我梅仁耀记一辈子!”


    说到这,他想起什么,好奇问道:“对了,老尚,林顾问既然去了你们厂,那给你们厂设计了啥?”


    尚厂长却嘿嘿一笑,故意卖起了关子:“这个嘛……事以密成懂不懂?


    反正到时候在广交会上一亮相,准保一鸣惊人!把京市沪市那些老字号全给比下去,你等着瞧好吧!”


    这话像一根火柴,“嗤”地点燃了两人共同的憧憬。


    梅仁耀仿佛已经看到了广交会人山人海的展厅里,他们两家的苏绣产品摆在最耀眼的位置,被蓝眼睛大鼻子的外商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合同像雪片一样飞来的场景。


    “哈哈哈!好!”梅仁耀脸上愁容一扫而光,豪情万丈。


    “到时候,咱们兄弟俩,一个负责‘金玉其外’,一个负责‘锦绣其中’,联手打它个漂亮的翻身仗!”


    尚厂长也笑得震天响。


    “对!年底表彰大会,咱哥俩再也不缩在角落当瘟鸡了!咱们要坐第一排!戴那比脸盆还大的大红花!”


    这挂电话之后,梅厂长对林纫芝那叫一个日思夜想,茶饭不思啊,盼星星盼月亮的,终于盼到了林纫芝来。


    林纫芝在车里,远远就看到,木器厂那略显斑驳的大门处,黑压压地站了一群人。


    为首的正是尚进和梅仁耀,他们身后是木器厂整个领导班子。


    此时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脸上混杂着期盼、好奇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车子刚停稳,尚厂长一个箭步上前,亲自为林纫芝拉开车门,声音洪亮透着喜气:“林顾问,一路辛苦!”


    尚进作为中间人,今天自然要到场。更何况,他可不想错过任何一个在“摇钱树”面前刷脸的机会。


    梅厂长也赶紧挤上前,双手在衣襟上擦了又擦才伸出来。


    “林顾问,欢迎欢迎!您能来我们这小厂指导工作,真是、真是蓬荜生辉啊!”


    他身后的一众干部也纷纷点头招呼,气氛热烈得如同迎接上级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