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谁在胡闹?

作品:《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天刚蒙蒙亮,鸡鸣三遍。


    苏家大院便一反常态地热闹了起来。


    今天是村里学堂开学的日子。


    苏老太爷一大早便起了床,换上了崭新的深褐色细棉布长衫。


    大房的儿媳妇也穿上了,过年才舍得穿的衣裳,正仔细地替儿子苏文整理着衣领。


    苏文更是满面红光,一身青色的新衣,让他看起来多了几分读书人的模样。


    “束脩都备好了吗?”


    苏老太爷仔细询问道。


    “爹,都备好了。”


    大房儿媳连忙从屋里捧出一个包裹,里面是给夫子的腊肉、干果等礼物。


    随后,又从怀里掏出一个沉甸甸的钱袋。


    “这是二两银子,也是给文儿的束脩。”


    二两银子,对于一户普通的农家而言,不吃不喝也要攒上大半年。


    但此时,只是给夫子的拜师礼。


    读书,自古以来就是一件费钱的事情。


    一切准备就绪,三人正要出门,苏老太爷的目光扫过院角,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那墙角堆积的柴火,只劈了不到十分之一。


    “苏明哲!”


    他对着三房的小破屋怒吼一声。


    苏明哲闻声,连忙从屋里跑了出来。


    “我昨晚是怎么跟你说的?!”


    苏老太爷指着那堆柴,厉声训斥。


    “这点活都干不完!今天,你哪也别去了,先把这一冬的柴火都给我劈完,再去管你那几亩地!”


    那小山似的柴堆,是一个成年劳力也要三四天才能劈完的量。


    闻言,苏明哲的脸色发白,他看了一眼身旁,同样早早起来。


    换上了一身洗得发白,但干净整洁旧衣裳的儿子,鼓起勇气,低声请求道。


    “爹,今天……今天是墨儿入学的日子,您看能不能……能不能给我一上午的时间,我送完他,下午回来一定把活都干完。”


    “入学?”


    苏老太爷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他上下打量了苏墨一眼,嗤笑道。


    “我早就说了这事不行,你在做什么白日梦?我告诉你,今天你要是敢耽误了劈柴,晚饭你们一家三口就都别吃了!”


    说完,他再不理会三房父子,领着大房儿媳和宝贝长孙,昂首挺胸地出了院门。


    目送着他们离去的背影,苏墨走到父亲身边,轻声道。


    “爹,我们一起劈吧。”


    温氏也从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把小些的柴刀。


    “当家的,剩下的不多了,我们一起动手,快一点,不会耽误时辰的。”


    “若是不劈完,让爹抓到由头,只怕会更麻烦。”


    苏明哲看着懂事的妻儿,心中的苦涩被冲散。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一家三口便在清晨,对着那堆柴火忙活起来。


    ……


    村南的学堂,今日是整个村子最热闹的地方。


    学堂是一座青砖灰瓦的院落,虽不宏伟却也整洁肃穆,院墙上还残留着鞭炮炸响后的红色纸屑。


    一家家村民都带着自家适龄的儿子,怀着对未来的期盼,前来拜师蒙学。


    学堂的王夫子正与村长站在门口,含笑与前来报名的村民们寒暄。


    苏老太爷一到地方,便立刻换上一副恭敬的笑脸,快步上前对着王夫子深深作揖。


    “王夫子,您早啊!犬孙苏文,以后就要劳您多多费心了!”


    他做梦都想光耀门楣,这是他一生的执念。


    因此,对于王夫子这种能读书、科举的文化人,哪怕只是个童生,他也发自内心地尊重。


    “苏老太公客气了,教书育人是我的本分。”


    王夫子的态度不咸不淡,既不失礼数,也带着读书人特有的几分傲气。


    苏老太爷碰了个钉子也不恼怒,依旧笑呵呵地让儿媳交了钱,登了记。


    然后,他拉过苏文,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文儿啊,你以后要好好读书,你看王夫子只是考中个童生,就这么受人尊敬。”


    “你以后若是能当上官,那才叫光宗耀祖,也不枉爷爷这般培养你!”


    苏文早就看到了王夫子,那受人敬仰的模样,心中无比羡慕。


    闻言连连点头,攥紧了小拳头说道。


    “爷爷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以后当官照顾爷爷!”


    看着长孙这般有志气,苏老太爷欣慰地笑了。


    到了中午,村中该来报名的学童,基本上都已经登记完毕。


    可奇怪的是,王夫子却依旧和村长站在门口闲聊,丝毫没有要开课的意思,仿佛还在等着什么人。


    村长聊得口干舌燥,实在是没话找话了,终于忍不住好奇地问道。


    “王夫子,这人都已经到齐了,您可是在等什么贵客?”


    王夫子捋着胡须,笑眯眯地解释道。


    “不瞒村长说,我一位在清河书院任山长的同窗好友,昨日给我来信,说是我们村出了一个神童,特意举荐到我这来蒙学。”


    “如此奇才,我心中好奇,自然要在此亲迎一番。”


    “清河书院的山长?!”


    村长闻言大惊,连忙道。


    “那可是高中了秀才的大人物啊!他亲自推荐?我们村里还有这等神童?”


    得到王夫子肯定的答复后,村长心中也翻起了惊涛骇浪,与夫子一同翘首以盼起来。


    混在人群中尚未离去的苏老太爷,等得已是极不耐烦,但见夫子和村长都老实等着,他也不好说什么。


    只是心中暗自好奇,这来人究竟是谁,好大的架子,竟敢让夫子和村长亲自在此等候?


    就在这时,远处的小路上,两道身影正急匆匆地赶来。


    一大一小,身上都穿着洗得发白的旧衣裳,跑得气喘吁吁,正是苏明哲和苏墨父子。


    眼见父子俩到来,王夫子和村长对视一眼,心中猜测应该就是这二人了。


    正当他们要上前迎接一下的时候,一道身影却比他们更快!


    苏老太爷一个箭步冲了上去,抢先拦在了苏明哲和苏墨面前。


    在他看来,这对不知天高地厚的父子,必定是因为早上求学被拒心有不忿。


    打算趁着今日开学人多,强行来闹事,上演一出生米煮成熟饭的戏码,逼自己在众目睽睽之下同意苏墨入学。


    他决不能让这种丢人现眼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