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责骂
作品:《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争得门楣扬》 虽然一路紧赶慢赶,但是当俩人到家时已经是深夜了。
见家中没有灯光,苏明哲牵着苏墨的手踮着脚,轻轻的走进院中,尽量不发出一丝声音。
四周静悄悄的,就在俩人马上要进屋的时候。
突然,一道冰冷的声音响起。
“这都什么时辰了?你们还知道回来?!”
正屋的门吱呀一声被推开,苏老太爷背着手,铁青着一张脸走了出来。
身后还跟着大房长孙苏文,他一脸幸灾乐祸的偷笑着
“一天到晚不去干活,就知道往外跑!地里的活都干完了吗?家里的水缸都挑满了?”
苏老太爷的目光,像是刀子一样落在苏明哲身上,冷冷的批评着。
“让你去镇上看看有没有零工做,可不是让你带着个拖油瓶,跑去游山玩水的!”
俩人离家去卖对联时,找的借口便是去镇上寻些短工,看看能不能赚钱补贴家用。
闻言,苏明哲的头瞬间低了下去,连忙将儿子护在身后,换上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
连忙从怀里,掏出几个早就准备好的铜板,恭敬地递了过去,同时解释道。
“爹,您息怒,今天运气不好,只找到个搬货的活,干的又晚工钱也不多……”
苏老太爷没等他说完,一把将那几枚铜板拿了过去,但还不罢休,眼中还闪着怀疑的意味。
突然走上前来,趁着苏明哲没反应过来的瞬间,在他身上迅速搜摸了一遍。
确认没有任何私藏后,他才满意地点了点头,冷哼一声说道。
“说吧,一天工钱多少?怎么就剩下这么点了?”
苏明哲没有反抗,他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他低着头,按照早就想好的说辞回道。
“总共给了二十文,中午给墨儿买了个肉包子花了三文,我啃了个馒头花了一文,剩下的都在这了。”
“吃包子?!”
苏老太爷闻言,就像是被踩了尾巴的猫一样,瞬间拔高了音量喊道。
“你可真会享福啊!一个赔钱货,带出去做什么?还要吃肉包子?”
“给他啃个干馒头,喝口凉水对付一下不就行了!不知节俭的败家东西!”
他这边话音刚落,转头看向身旁的苏文时,那张刻薄的脸,却瞬间堆满了褶子,仿佛换了个人。
将刚刚从苏明哲身上,拿来的十六文钱塞到苏文手里,声音是苏明哲一家,从未感受过的慈爱。
“文儿啊,这钱你拿着,明天去学堂买点笔墨,剩下的就买点好吃的,可别饿着了。”
“读书辛苦,要多补补身子。”
“谢谢爷爷!”
苏文甜甜地叫了一声,随后得意地瞥了苏墨一眼。
苏墨静立一旁,从头到尾没有出声。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这一幕,看着爷爷上演的这出爷孙情深的戏码。
看着父亲屈辱地低着头,被对方区别对待,只觉得一股寒意涌上心头。
这就是他的亲爷爷。
将从三房身上榨出的每一个铜板,都毫不犹豫地贴补给大房享乐。
“行了,别在这杵着了。”
苏老太爷又变成那副不耐烦的嘴脸,对着苏明哲颐指气使地吩咐道。
“院子角落那堆柴还没劈,今晚睡觉前记得劈完!明天一早就要用的!”
说完,他才心满意足地牵着苏文的手,晃悠悠地离开这里,回到了那间温暖的青砖大瓦房。
直到那扇厚重的木门被关上,再也听不到苏老太爷的脚步声,苏明哲才缓缓直起身子。
拉着苏墨默默地回到自己家,那间低矮破旧的小屋。
一进屋,正在灯下缝补衣裳的温氏,便急切地迎了上来。
她偷看到了院里发生的事情,见丈夫又被搜了身,只交上去几个铜板时。
一颗心都沉到了谷底,下意识便认为这次的计划失败了,她强忍着失望,安慰道。
“当家的,没事的,失败了就失败了,大不了往后的日子,咱们再紧巴一点……”
苏明哲看着妻子眼中的失落,却没有说话。
只是和身旁的苏墨对视了一眼,父子俩的脸上,同时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
下一刻,在温氏不解的目光中,苏墨从自己贴身的夹袄里,掏出了一个用手帕包裹的东西。
手帕一层层打开,露出来的不是铜板,而是几块沉甸甸的碎银子!
“这……这是?!”
温氏捂住了嘴,眼睛瞬间瞪得溜圆。
父子俩相视一笑,这才将今天在镇上发生的所有事情,一五一十地讲给了她听。
从高价卖对联,到引来夫子,再到考校问对,最后获得推荐信……
当听完这一切后,温氏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泪水夺眶而出。
她双手合十,口中不停地念叨着。
“老天保佑!老天保佑啊!”
同时,一把将苏墨紧紧搂在怀里,带着哭腔说道。
“我苦命的儿啊!娘就知道,你是最棒的!”
“万幸老天有眼,即便是家里人拦着,也没能断了你的读书路!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没有哭太久,短暂的喜悦过后,温氏就立刻行动起来。
她擦干眼泪,开始翻箱倒柜寻找东西,要给苏墨准备明日入学的束脩之礼。
“娘,陈夫子说了,王夫子那边免了我的学费。”
见此,苏墨连忙提醒道。
“学费是免了,可咱们的礼数不能废!”
温氏一边找着家里唯一一块,还算拿得出手的腊肉,一边认真地说道。
“咱们不能让人家夫子白白看重你,该有的尊敬,一点都不能少!”
苏墨闻言心中一暖,点了点头道。
“娘说的是。”
束脩的东西并不是多么贵重,既然母亲想要准备,那便备上就是。
于是,他也过去帮着忙,母子俩在灯下忙活起来,准备着这份意义非凡的束脩。
苏明哲站在一旁,看着灯光下,妻子和儿子忙碌的身影,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日子,总算是好起来了。
他静静地看了一会儿,然后转身拿起墙角的柴刀,默默地走进了漆黑的院子。
不把这些柴劈完,明天早上,又要挨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