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斩内奸立威

作品:《让你参军,你举兵造反什么情况?

    “你的家人早就被李霄杀了。”


    年七的声音冷了下来,


    “我回京的路上,遇到一个从京城逃出来的李家下人,他说李霄早就杀了你的父母和妻子,还说你是个没用的棋子,等事成了,也会杀了你。”


    孙勇傻眼了,眼泪哗哗往下掉:


    “不可能……李霄说会放了我的家人……他骗我……他骗我!”


    年七派人把孙勇绑起来,对着众人说:


    “咱们北川军,最恨的就是背叛的人。孙勇拿着咱们的粮,穿着咱们的衣,却帮着李霄害咱们,这样的人,留着也是祸害!”


    他带着众人去了军营,营门口早就围满了士兵和百姓。


    年七把孙勇推到高台上,大声说:


    “大家仔细看好了!孙勇是李霄安插在咱们这里的眼线,我不在的时候,他煽动大家降朝廷,还想献德州给李霄!这样的叛徒,该怎么处置?”


    士兵们齐声喊:“杀了他!杀了他!”


    年七从腰间取出他的小刀,手起刀落,孙勇的脑袋“通”的一声掉在地上。


    他拾起头颅,扔到地上:“这就是和敌人合作的下场!谁以后还敢和朝廷勾结,谁还敢说降,孙勇就是你们的榜样!”


    士兵们都不敢喘气了,齐声说:“愿随将军,不叛!”


    年七扶起带头的那个老兵:


    “大家放心,我年七对天发誓,一定会保护北境的百姓,让大家有地种、有饭吃,绝不会让朝廷的人欺负咱们!”


    人群中响起一片欢呼,之前还晃悠的人心,这会儿稳了。


    年七看着,心里松了口气。


    内鬼除了,人心齐了,接下来,就是给李霄气个吐血了。


    当晚,将军府的灯点到了半夜。


    年七坐在地图前,手指点着德州以南:


    “现在李霄缺粮草,他的存粮都在德州城外的三个大营地里,守得不严密,正是我们奇袭的时机。张猛,你带三万骑兵,明早出发,把他的粮草抢了再放把火,烧了他的营寨!”


    张猛拍着胸膛:


    “将军放心!俺保证把粮草抢回来,还让李霄哭都哭不出来!”


    程庐皱着眉:


    “将军,青狼山那边的巴图怎么办?万一咱们去袭粮道,他趁机来攻怎么办?”


    风信子在边上接口:


    “都别忘了,李霄还让万人队的马尔康镇守粮道呢!……”


    “你镇青狼山。”


    年七指指地图,


    “我叫李铁给你调十门神威炮,再给你运惊雷包,巴图要是敢来,就把他们打回去!”


    第二天一早,张猛带着三万骑兵,悄悄往德州方向摸过去。


    按照年七的情报,李霄的粮草大营在德州城外的李家坡,分为三个大营寨,呈三角形,中间只隔两里地。


    天刚蒙蒙亮,张猛的骑兵就到了第一个大营寨外。


    他让人把炮推出来,对着营门“轰”的一炮打了过去。


    营门被打出一个豁口,骑兵们挥着大刀冲进去,大喊:“缴枪不杀!”


    守营的禁军正睡觉,被炮声惊醒,看见一溜黑压压的骑兵,大惊失色,赶紧举手投降。


    张猛让人把粮草往马车上搬,又放了一把火,火借风势,没一会儿工夫就把营寨烧了个精光。


    接着,他们又去了第二个、第三个营寨。


    都是一样的打法——火炮轰门,骑兵冲锋,抢了粮草就烧营。


    转眼之间,张猛就抢了五百车粮草、两千石盐,还俘获了李霄的侄儿李达。


    消息传到李霄的大营,李霄正跟王显商量着怎么进攻北境。


    听到粮道被袭,他“哇”一口血喷在地图上,指着北方骂:“年七!张猛!我跟你们没完!”


    王显赶紧扶住他:“李副统领,您别生气!我们还有五万大军,只要再从京城调些粮草,就能进攻北境!”


    “调粮草?”


    李霄冷笑道,“天启帝把所有的粮草都拿去修他的御花园了,你去哪调?年七这是断了咱们的粮!”


    正说话间,亲兵又来报:“启禀副统领,沧州百姓听说年将军拿到了李大人构陷萧侯的证据,都在骂咱们李家,还有人说要投降北境!”


    李霄气得浑身哆嗦:“反了!都反了!传我的令,加大力度防守沧州,谁敢说归降,杀!”


    他哪里知道,早就满腔怨气的百姓,早就被李霄的抢粮、强征壮丁激怒,恨不能杀光李家贼人。


    再加上证据在手的年七又抢了李霄的粮道,百姓们自然觉得是年七救了他们、保护了他们。


    当天下午,便有几十个百姓偷偷跑出沧州,往幽城方向跑去。


    还有几个沧州的士卒,趁着换班的时间,拿着武器投降了北川军。


    张猛带着粮草回到幽城,年七亲自出城迎接。


    他看着满车的粮草,笑着拍了拍张猛的肩膀:“好家伙!没白让你去,这下咱们不仅有粮草了,还把李霄气得够呛!”


    张猛哈哈大笑:“将军,俺还活捉了李达,您说怎么处置他?”


    年七想了想:“放了他,吃好喝好招待着。李霄要来赎人,咱们就跟他要粮草;要是不来,就放他回去,让他跟李霄说——北川军,不怕他!”


    当晚,幽城摆下庆功宴。


    士卒们喝酒、吃肉,都很高兴。


    安乐看着年七,笑道:“现在人心齐了,粮草也够了,李霄肯定不敢轻易来了。”


    年七点点头,却并没有放松警惕:


    “李霄肯定不会罢休。对了,苏清瑶姑娘还在驿馆,我明天去见见她,谢谢她的帮助,顺便跟苏家谈谈合作——我们北境,需要苏家这样的助力!”


    第二天一早,年七就去了驿馆。


    苏清瑶早就听说年七回来了,还打了一次胜仗,让驿站的人备了些茶点等着。


    一见到年七进来,苏清瑶忙起身迎接:


    “年将军,恭喜你安全回来,还打了一次胜仗!”


    “多谢苏姑娘关心。”


    年七拱了拱手,


    “能安全回来,还要多谢你那天帮忙。还有,我派去送你的亲兵说,你给幽城送了不少药材,我代表北境百姓,谢谢你。”


    “将军客气了。北境百姓受苦,小女子只是尽了一份微薄的心意。其实,我此行来北境,还有一个心愿,想跟将军商量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