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李霄造谣死讯

作品:《让你参军,你举兵造反什么情况?

    年七想了想,现在天还黑着,李霄肯定到处搜捕他,去驿站确实安全。


    他谢过苏清瑶,扶着受伤的亲兵,跟着她往驿站走去。


    夜色中,马车轱辘“咕噜咕噜”地响着,年七摸了摸怀里的证据,心里踏实了不少。


    只要有这些证据,父亲的冤屈,就肯定能洗清。


    就算他以后称王,也不怕师出无名。


    第二天一早,李霄便领着人在鹰嘴崖下搜寻了半天,却只搜到几滴血迹还有年七的那块披风碎片。


    于是,他便又回宫去,对着天启帝哭诉:


    “陛下!年七那逆贼放火焚祠堂,畏罪跳崖而死!臣在崖下寻了他的披风碎片,想必是已经粉身碎骨了!”


    天启帝半信半疑,却也松了口气。


    萧氏余孽没了,自己再不用为翻案的事操心了。


    可李霄还不肯罢休,拉着王显一起,在京城散布起谣言来:“年七是萧氏余孽,谋逆不成,跳崖而死!北川军群龙无首,朝廷已派十万大军剿匪,降者免罪,顽抗者格杀勿论!”


    谣言便像是长了翅膀一般,年七还没回北境,这消息就传到了幽城。


    将军府里,张猛拿着从京城传回来的字条,气得直往桌上使劲撞,砰砰直响:


    “放屁!将军怎么可能死!这肯定是李霄那小子造的谣!他就是想搅乱咱们北川军!”


    程庐皱着眉头,手里攥着才收到的军报:“张哥,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青狼山那边,巴图那群蛮族骑兵又蠢蠢欲动了;


    德州的粮道也来消息,说朝廷的人在附近转悠,好像要抢粮。更糟糕的是,军营里已经有人传起了将军的死讯,好多新收编的兄弟都慌了。”


    正说之间,周磊的副将孙勇掀门进来,脸上装着假惺惺的担心:


    “两位将军,外面的流言越来越凶了。我刚刚转了转军营,有几个兄弟说……说不如咱们降了朝廷,至少能保条命。”


    “放屁!”


    张猛拔出刀,指着孙勇鼻子,


    “你们将军待咱们不薄,给咱们地,给咱们粮,你居然说要降?我看你是李霄派来放哨的!”


    “张将军,我也是为了大家好啊!年将军要是真死了,咱们哪打得过朝廷十万大军?到时不仅咱们要死,连城里的人也要遭殃!”


    “将军没死!”


    一个亲兵跌跌撞撞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密信,


    “这是王克之大人的旧部送的,说将军已经拿到证据,跳崖是假的,现在在往幽城的路上!”


    张猛赶紧抢过密信,一展开看,上面只有短短几行:


    “年将军安,携证归,三日内到,慎防内奸。”


    他哈哈大笑,扔给程庐:“我就说将军没事吧!孙勇,还有什么话好说?”


    孙勇吓瘫了,心里却在打鼓。


    只要年七没回来,他还有机会。


    他“扑通”跪下,哭着说:“是我糊涂,听了谣言,求张将军饶我这一次!我以后再也不敢说降了!”


    张猛冷哼一声:“这次饶了你!再敢说降,我先斩了你!”


    可是孙勇不打算收手。


    当夜,他派原平县的降兵王二柱去军营,给了一堆银子:


    “你去跟他们说,说张将军故意不报年将军的死讯,想抢北川军的旗号。大宋的大军已经到了德州了,再不降,就要屠城了!”


    王二柱爱银子,拿了银子就去了。


    第二天清早,就有三十多个原朝廷兵聚在营门口,举着刀喊:“我们要降朝廷!不要跟着张猛送命!”


    张猛气得头发倒竖,拿了鞭子就到营门口去


    :“你们忘了将军怎么待你们的?去年冬天,你们没粮吃,是谁给你们发的粮?你们家人没房子住,是谁给你们分了房?现在将军还没回来,你们就想叛?再喊一句降,我就把你们都绑了,扔去喂狗!”


    众兵被张猛的气势吓住了,再也不喊,可还是有人小声议论:“万一将军真死了,咱们怎么办?”


    张猛心里明白,光凶没用。


    就让人在营门口写起告示来:


    “三日之内,年将军必回,造谣者、谋叛者,斩立决!”


    可是,告示贴出去,军营里的人心还是晃悠悠的。


    大家都在等,等年七回来,等一个准信。


    在第三天的中午,幽城的城门忽然响起了欢呼声。


    守门的士卒踮着脚尖朝远处望去,远远地,一队人马骑马而来,走在最前面的那人穿着黑色劲装,肩上披了一件深蓝色披风,还能是谁?年七!


    “将军回来了!将军回来了!”


    士卒们喊着,忙不迭地把守住的城门打开。


    消息长了翅膀,飞快地传到了将军府,张猛、程庐、安乐、陈月娥等人撒腿就往外冲。


    远远地看到年七,张猛激动得眼泪都下来了,冲出去一把抱住年七:


    “将军!您可算回来了!俺们都快急死了!”


    安乐红着眼圈,递过一件干净的衣服:“快换上吧,一路辛苦了。”


    年七笑着接过后,又从怀里掏出那个紫檀木盒子,打开递到众人手上:


    “拿到证据了!柳业成的供词,还有李镇海构陷爹的密折,天启帝的手谕,都在里面!”


    众人围上来,看完后都气得咬牙。


    程庐攥着拳头:


    “好个李镇海!好个天启帝!居然这么歹毒!将军,俺们现在就起兵,去京城讨个说法!”


    “不急。”


    年七摆摆手,目光从人群扫过,停在了孙勇身上。


    孙勇站在最后面,脸色惨白,眼神闪躲,一看就有问题,“孙勇,你过来。”


    孙勇心里一慌,磨磨蹭蹭地走过来:“将……将军,您找我?”


    孙勇慌忙摆手:“没、没说什么啊!我只是帮张将军搭把手而已!”


    “帮张将军搭把手?!”


    年七冷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封密信,“这是从李霄的亲兵身上搜出来的,上面写着‘孙勇已煽动三十余人,待年七未归,可献德州’。你还要狡辩?”


    孙勇的脸顿时没了血色,“扑通”跪下:


    “将军饶命!是李霄逼我的!他说我不照做,就杀了我的家人!我也是没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