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客栈接头

作品:《让你参军,你举兵造反什么情况?

    小五把年七和阿力领进房间,赶紧关上门,又用桌子顶住门。


    房间里点着灯,桌子上放着那张画好的地图。


    “将军,您快看看!这是俺画的京城地图,上面标了皇家祠堂的位置、密道、守卫换班时间,还有城外接应的水潭。”


    小五把地图递给年七。


    年七接过地图,仔细看了看。


    地图画得很详细,皇家祠堂的正门、侧门、密道的位置都标得清清楚楚,守卫换班时间写在旁边:


    早上辰时换班,中午午时换班,晚上酉时换班,亥时到丑时是守卫最松懈的时候,只有一队兵巡逻。


    “小五,做得好!”


    年七拍了拍小五的肩膀,“你再跟俺说说,你打听来的情况。”


    小五坐下来,喝了口茶:“报告将军,李党的人到处找您的人。他们知道您今儿到京城,明天见陛下时,肯定会找机会害您。另外,皇家祠堂里的证据,放在东屋第三间架子上的萧侯牌位后面,暗格有机关,得按一下牌位底座才能打开。”


    阿力说:“将军,明天见陛下,咱们要不要带火铳?他们若动手,咱们也好还手。”


    年七说:“火铳带不进皇宫,会搜身。咱们带小刀就行,实在不行,就用迷药。小五,明儿你在悦来客栈等着,若俺中午还没回来,你就找刘大哥,让他想办法救我。”


    小五说:“是!俺一定等着您!要是您有事,俺拼了命也要把您救出来!”


    年七对阿力说:“阿力,你和其余九个兄弟,明儿装作是我的随从,在皇宫外等着。若俺能出来,就按原计划去皇家祠堂;若俺没出来,你们就去悦来找小五,一起想办法。”


    阿力说:“是!将军!”


    年七看着地图,又对小五说:“小五,明儿见陛下,我尽量拖住他们。中午我想办法去皇家祠堂拿证据。你晚上亥时去皇家祠堂后面的柳树下等,若老赵把密道打开,你要是见我还没从大门进去,就从密道里接应我。”


    小五说:“是!俺记住了!”


    商量好后,年七和阿力赶紧回驿馆。


    回去时,外面的探子又打起了盹,他们从窗户跳进去,脱下夜行衣,装作一直在睡觉。


    第二天一早,尚书就来了:“年侯,皇上早朝后就见您,咱们快走!”


    年七洗完脸、刷完牙,穿上披风,带着阿力和两个亲兵,跟着尚书往皇宫走。


    路上,尚书又开始劝说:“年侯你这次可不要像上次那样放肆了。陛下如果问你北川军的情况,你要如实说,别隐瞒。”


    年七心里冷笑一声,嘴上说:“尚书大人放心,我知道规矩。北川军的情况,我会如实跟陛下说。”


    到了皇宫门口,守卫要搜身。


    年七和阿力他们把短刀交了出去,藏在袖口的迷药却没被发现。


    守卫搜了一遍,没找到别的东西,就让他们进去了。


    皇宫很大,红墙黄瓦,到处都是守卫。


    尚书带着年七往太和殿走,路上碰到几个穿官服的人,他们看到年七,眼神里满是敌意,小五说得没错,这些应该就是李党的人。


    到了太和殿门口,尚书说:“年侯,您在这里等着,陛下散朝了就见您。”


    说完,就进去了。


    年七站在门口,心里很紧张。


    他知道,接下来的见面就是鸿门宴。


    他摸了摸袖口的迷药,又想到父亲的冤屈,眼神变得坚定起来。


    不管怎么样,他必须要让天启帝答应平反。


    过了大半个时辰,里面传来太监的声音:“陛下有旨,宣北境侯年七进殿!”


    年七深吸一口气,走进太和殿。


    太和殿很大,中间摆着一把龙椅,上面坐着天启帝。


    天启帝穿着明黄色的龙袍,面色如灰,没什么表情。


    天启帝下面站着一排人,左边第一个是王克之,他看到年七,眼里闪过一丝焦虑;


    右边第一个是李党的首领、兵部侍郎王显,眼睛里闪着凶狠的杀气。


    “臣年七,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年七按规矩跪下磕头。


    天启帝笑着说:“年卿平身。你在北境做得很好,击退蛮族、安抚百姓,朕很欣慰。赐座!”


    太监搬来一把椅子,年七坐下,心里却不敢放松,天启帝越温和,越说明他心怀不轨。


    “年卿,北川军现在有多少兵力?粮草够不够?”


    天启帝先问起了北川军的情况。


    年七早就想好了答案:“回陛下,北川军现在有五万兵力,皆是精锐。粮草够用半年,百姓们也在春耕,下半年就有新粮了。”


    他把二十七万说成五万,就是不想让天启帝觉得他有威胁。


    可王显又站出来,大声说:“陛下!年七撒谎!臣听说,北川军有二十多万兵马,还造了很多火炮,根本不是五万!他这是想隐瞒自己的实力,图谋不轨!”


    年七心里一紧,面上却没有任何表情:“王大人,您可不能这样说。北川军确实只有五万兵马,之前收复三县的时候,收编了一些乡勇,不过大部分都回家种地了。那些火炮,只有几门,是用来防蛮族入侵的,怎么能说是图谋不轨?”


    “你还敢狡辩!”


    王显怒道,“陛下,年七在北境称王称霸,百姓都叫他‘北境之主’,这不是谋反是什么?您应该立刻把他抓起来,治他的罪!”


    天启帝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年七,好像在等他回应。


    年七站起来,对着天启帝拱手:


    “陛下,臣在北境,只是想保护百姓、对抗蛮族。百姓叫臣‘北境之主’,是因为臣让他们有地种、有饭吃,这不是谋反,是百姓对臣的信任。要是陛下能让天下百姓都过上这样的日子,百姓也会叫陛下‘圣主’!”


    这话一出,下面的大臣们就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王克之站出来,说:“陛下,年卿说的不错。现在蛮族犯境,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年卿在北境有威望,能对抗蛮族,不如让他继续留在北境,为朝廷效力。”


    天启的脸色变了变,他怎么也没想到年七会这么能说,那个王克之还一直帮着他。


    他咳了一声:“好了,回头再跟各位商议。年卿,朕知道你是萧景渊的亲儿子?你上次回朝怎么没有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