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软禁

作品:《让你参军,你举兵造反什么情况?

    年七心中一抖,大殿之上,天启居然直接问起这个。


    上次回京,他确实是有意隐瞒了他是萧侯亲儿子的事,大家都以为,他只是狸猫换太子换下来的假世子,之所以一直想让天启帝平反,也只是想报萧侯的养育之恩。


    年七当即开口:“是啊,臣是萧侯的亲儿子。当年只是侥幸活了下来,希望皇上能为我父亲清洗冤屈。


    “哦?你准备怎么洗冤?”天启挑了挑眉。


    证据都被他给烧了,他就不信他还能拿出证据。


    年七当然不能说证据就在皇家祠堂。


    若是让皇上知道证据被藏在了皇家祠堂,那天启帝肯定找人毁掉。


    年七一开口,太和殿里的烛火,似乎也沉默了一下。


    天启帝手指在龙椅扶手上摩挲着,眸子里有那么一丝阴戾,他就是要年七认下身份,只要披上那“萧氏余孽”的外衣,日后想奈何他,也便有了理由。


    然而天启帝话音才落,殿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甲兵交撞声。


    禁军副统领李霄提刀闯了进来,他是李镇海的独子,自父亲被年七活捉后,天天憋着一股火。


    “你撒谎!”


    李霄忽然炸毛了,手里的刀“吧嗒”砸在金砖上,火星子溅起来,


    “你根本不是来求平反的!你是回来报仇的!”


    “李副统领这话,可有凭据?萧侯本是臣的生父,臣替父洗冤天经地义,又怎会是报仇?”


    “凭据?”


    李霄冲过来要揪年七的衣领,被身边的侍卫拉住。


    他指着年七鼻子骂:“当年是柳业成和我父亲查出萧侯沟结蛮族的,柳业成已经死了,你现在回来,不就是想翻旧案,不就是想把我们李家赶尽杀绝?”


    这无异于往油里扔进火星。


    王显当然跳出来应和:


    “陛下!李副统领的话说得好!年七无非是借平反之名,图谋不轨!萧景渊当年通蛮证据凿凿,就算有柳业成的供词,可也还是有很多证据证明萧侯是有罪的。年七做为萧家后来,他也是罪臣。”


    年七冷笑道:


    “既然这样,那请问陛下,什么样的人才算忠臣?是李副统领这种不分青红皂白往谋逆里扣的,还是王大人这种天天挂在嘴边说谋逆,却拿不出半点证据的?”


    王克之连忙抢上打圆场:


    “陛下,年卿在北境确有大功,眼下蛮族还占在我国边关虎视眈眈,杀了年卿,岂不寒了北境将士之心?”


    天启眯着眼睛,心里盘算。


    杀了年七不难,可北川军还握着二十七万兵马,万一逼反了还更难办。


    他咳了一声,慢吞吞说道:


    “都肃静!年卿既然为萧侯之子,念及萧景渊当年也曾守过北境,本帝就给你一次机会。只是洗冤之事关系重大,需要斟酌,今天也这么晚了,本帝在宫里专门设了个偏殿,你先住下来,明日再议抗蛮大事!”


    年七心里门儿清。


    这哪是给他机会,分明是软禁。


    可他就是要这样!


    皇家祠堂里的证据还没拿到,留在宫里正好。


    他躬身应:“谢陛下体恤。”


    只不过李霄不依不饶,又蹭到天启帝身边,小声地说:“陛下,年七这贼狡猾得很,还是叫臣找个可靠一点的心腹禁军去‘跟着’他,免得到时候闹什么动静。”


    天启帝冷睨了李霄一眼,这小子心里必然是想着要公报私仇了,不过他却也顺势说:


    “准了。李霄,你一定要看好年卿,可别让他出什么意外。”


    “臣知道了。”


    李霄阴恻恻地看了年七一眼,那眼神恨不得生吞了他。


    出了太和殿,年七就由李霄带着四个禁军“跟踪”着,去了偏殿。


    这偏殿在皇宫的西侧,离皇家祠堂不过半里地,门窗都是皇家的建筑师专门加固过的,禁军就在门口守着,连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年七进了殿里,故作姿态地打量着墙上的字画,手指却“笃笃笃”地在墙上敲了起来。


    王克之的旧部早跟他说了,这偏殿里有一条密道,通向西北角的那棵大柳树下,正可以绕到祠堂后面。


    “年侯,”


    李霄靠在门上,


    “可别想着跑路。我父亲受的罪,我会一点一点地要回来。你要识时务的话,就自己主动认个错,陛下或许会看在你父亲的面子上,让你留个全尸——我就不求陛下让你全尸了。”


    年七坐在椅子上,端起桌上的茶抿了一口:


    “李副统领还是先管好自己吧。你父亲是兵败被擒,臣可没有亏待他。倒是你,一个劲地要‘报仇’,莫不是怕当年你父亲构陷萧侯的事情,被臣查出来?”


    李霄的脸色骤变,狠狠瞪了年七一眼,甩门走了:“好好等着!陛下明天自会有定夺!”


    等听到外面的脚步声没了,年七爬起来,从床下取出一块掉了一半的青砖。


    一掀开,黑幽幽的密道出现在眼前,还透着一丝新鲜的空气。


    他掏出身上携带的火折子,又到披风里查看毒粉和小刀,


    “爹,儿子今儿晚上就给您查到证据,您一定能洗冤!”他暗暗想道。


    第一百零三章亥时钻密道,夜探祠堂险


    夜幕降临,宫里的灯笼点了起来。


    灯光黄黄的,映在宫墙上,就连风都显得沉闷。


    年七坐在窗边,耳朵贴在墙上听着外面的声音——一更时分,梆子响过;


    二更时分,脚步声渐远;


    终于等到了亥时,忽然外面有了禁军换班的吆喝声,伴着脚步声响着响着就没了。


    年七忙吹灭蜡烛,钻进床下的密道。


    里面的路很窄,只能弯着腰走,墙壁上不时滴下水珠,“滴答”一声,在寂静里格外清楚。


    年七从兜里掏出火折子,划着打火石,火苗晃晃荡荡地照亮了前面的路,这密道被清理过了,灰尘都很少。


    走了大约一炷香的工夫,前面突然透进一丝微光。


    年七赶忙加快脚步,钻了出来,正好躲在一棵老柳树后面。


    只见树根下一块青石板翘了起来,正是小五地图上标着的皇家祠堂密道入口。


    他左右看看,巡逻的禁军刚从拐角处转过去,赶忙掀开石板,猫着腰钻进去。


    祠堂的密道更小,还带着一股湿湿的木头味。


    年七刚走没几步,就听见上面有人说话,看来是守祠堂的禁军在聊天。


    “听说了吗?今天太和殿里,李副统领跟年侯吵起来了,说年侯是萧氏余孽。”


    “管他是不是,明天皇上收拾了他,我们也能清静几天。这祠堂阴森森的,晚上守着也吓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