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当众拒婚
作品:《让你参军,你举兵造反什么情况?》 为首的赵族长说:“将军,陈家是萧侯旧部,可靠得很。您和月娥姑娘成婚,咱们北境的士族都会团结在您身边,一起对抗朝廷和蛮族!”
年七坐在那里,听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心里有点无奈。
他知道大家都是好意,联姻确实能巩固势力,拉拢士族,可他总觉得,现在不是时候——巴罕虽然被打退,可还在草原上虎视眈眈;朝廷又在和江南苏家勾结,随时可能进攻;
三县的春耕刚开始,百姓的日子还没真正安稳下来,他怎么能在这个时候考虑自己的婚事?
晚上,安乐带着陈月娥来见年七,手里拿着一件新做的棉衣,是陈月娥亲手缝的,针脚细密,里面填的是上等的棉花。
陈月娥把棉衣递过去:“将军,天气还冷,您经常在外奔波,这件棉衣您穿上,暖和些。”
年七接过棉衣,心里暖暖的。
姑娘的心意他懂,可他不能耽误人家,萧家还没有平反,并且他和安乐的事也还没解决。
虽然他跟安乐的赐婚天启帝已经收了回去,可是安乐来北境也确实是因为他。
他要找个时间和安乐好好谈谈。
他看着陈月娥,认真地说:“月娥姑娘,你的心意我领了,可我现在不能娶你。北境还没稳,朝廷和蛮族还在虎视眈眈,我要是现在成婚,就是置百姓和将士于不顾,太不负责任了。”
陈月娥愣了一下,随即笑了:
“将军不用为难,我明白您的心思。您是为了百姓,不是嫌弃我。我愿意留在幽城,帮您做事,不管是民政还是军属营,只要能为北境出力,我都愿意。”
安乐也在一旁说:
“年七,月娥姑娘都这么说了,你就别再纠结了。让她留在民政厅,帮周伯安做事,也是好事。”
年七看着陈月娥坚定的眼神,心里很感动。
这姑娘不仅知书达理,还深明大义,确实是个难得的人才。
他点点头:“好!那你就留在民政厅,跟着周伯安学习,以后帮着打理民政,为百姓做事。”
陈月娥留在民政厅后,很快就展现出了才能。
她帮着整理流民的户籍,分类登记土地,还提出了“按人口分地,按收成缴税”的建议。
这建议比之前的政策更合理,周伯安很是赞赏,当即把建议报给了年七。
年七看了建议,觉得很好,立刻在三县推行。
百姓们分到了合适的土地,都很高兴。
不少人又开始劝年七和陈月娥成婚,陈敬之也找过年七几次,每次都被年七以“北境未稳”为由推脱。
这天,幽城广场上要举行春耕动员大会,年七要亲自给百姓们讲政策。
一大早,广场上就挤满了人,陈敬之和陈月娥也来了,站在人群前面。
年七走上高台,看着下面黑压压的百姓,心里有了主意——他要趁这个机会,当众说清楚,断了大家的念想。
等讲完春耕政策,年七清了清嗓子,大声说:“乡亲们,最近大家都在劝我和陈月娥姑娘成婚。我知道大家都是好意,也谢谢陈老爷子和月娥姑娘的抬爱。可我今天要跟大家说清楚——我年七,现在不会成婚!”
广场上一下子安静下来,百姓们都愣住了,陈敬之的脸色也有点不好看。
年七继续说:
“现在北境还没安稳,巴罕的骑兵还在草原上,朝廷也一直派兵找我们麻烦。百姓没吃饱饭,很多荒地没开垦。我要是现在成婚,把心思放在婚事上,就是对百姓不负责任,对跟着我的将士不负责任!”
他举起手里的流云刀,声音更响了:
“我年七发誓,只要北境还有一个百姓受冻挨饿,只要还有一个敌人敢来侵犯,我就不成家!等将来天下太平,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我再考虑自己的事!”
广场上沉默了几秒,突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
“年将军大义!年将军万岁!”
百姓们都激动地喊着,有的甚至哭了——他们活了一辈子,从没见过这样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的官。
陈敬之站在那里,眼里满是敬佩,对着年七拱手:“将军胸怀天下,老朽佩服!月娥能跟着将军做事,是她的福气!”
陈月娥也红了眼睛,对着高台屈膝行礼:“小女愿追随将军,为北境百姓鞠躬尽瘁!”
安乐站在一旁,看着年七的背影,心里满是骄傲,这个男人,值得她从京城追到北境,值得她放下公主的身份,和他一起吃苦。
会后,很多年轻人当场报名参军,说要跟着年将军保卫北境;
还有不少士族主动捐粮捐钱,支持北川军。
年七看着这一切,心里很欣慰——他的拒婚,不仅没让民心散了,反而让大家更团结了。
年七拒婚得民心的消息,很快被朝廷的探子传回了京城。
天启帝正在宫里发脾气,听说后,气得把茶杯都摔了:“这个年七,真是狡猾!拒婚都能得民心,朕看他是想造反!”
王显赶紧跪下:
“陛下息怒!年七现在民心太盛,硬打不行,不如用计挑拨他和士族的关系。北境士族大多有土地,咱们可以伪造年七要‘没收士族土地,分给流民’的文书,让士族对年七不满。只要士族反了,年七就成了孤家寡人!”
天启帝眼睛一亮:
“好主意!你赶紧让人伪造文书,送到北境士族手里,一定要做得像真的!”
没几天,幽城、沧州、清县的几个士族家里,都收到了一封“年七亲笔”的文书。
上面写着“为安抚流民,即日起没收士族多余土地,分给无地百姓,拒不执行者,以通敌论处”,落款是年七的印章,看起来和真的一模一样。
清县的赵士族家里,赵族长拿着文书,气得手都抖了:
“年七这是忘恩负义!咱们之前支持他收复清县,他现在竟然要抢咱们的地!”
族老们也纷纷附和:“就是!流民要吃饭,咱们士族也要活啊!这地要是被没收了,咱们怎么活?”
赵族长想了想,说:“不行,咱们得去幽城问问年七。要是他真要抢地,咱们就联合其他士族,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