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实效服人
作品:《秦镜·镜中熵》 夏日的骄阳炙烤着频阳大地,金黄的麦浪在田间翻滚。西乡李老栓蹲在自家田埂上,粗糙的手掌轻轻抚过沉甸甸的麦穗,眼眶竟有些湿润。他种了一辈子地,从未见过如此饱满的麦穗。
"老栓叔,收成咋样?"邻田的赵三扛着镰刀走来,看到他田里的景象,不禁瞪大了眼睛,"这...这麦穗都快赶上小孩胳膊粗了!"
李老栓抹了把脸,声音有些发颤:"三儿啊,你瞅瞅,这一株少说也有六十粒!往年能有个四十粒就谢天谢地了。"
这时,晒谷场上已经聚集了不少农户。白计吏带着几个胥吏正在丈量各户的收成,算盘珠子噼啪作响。当李老栓家的麦子过完秤,胥吏高声报数:"李老栓家,十亩地,收麦三十七石!"
"多少?"在场的人都惊呆了。往年最好的年景,十亩地能收二十五石已经是顶天了。
李老栓激动得直搓手:"都是新犁的功劳啊!深耕保墒,这麦子根扎得深,秆子壮实,穗头自然饱满!"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四里八乡。那些当初犹豫观望的农户坐不住了,纷纷涌向县里设立的农具租借处。租借处门前排起了长队,管事忙得满头大汗,连水都顾不上喝一口。
"大家别急,新一批农具正在赶制..."管事的话还没说完,就被焦急的农户们打断。
"俺现在就要租!多少钱都行!"
"俺们三家联保,先给俺们登记!"
与此同时,在城西的田氏米行里,田管家看着门可罗雀的店铺,急得团团转。伙计愁眉苦脸地汇报:"管家,这个月米才卖出去三年,那些泥腿子都说要等新粮下来..."
"废物!"田管家一把摔了账本,"去,把米价再降两成!"
然而这一次,降价也不管用了。农户们守着即将丰收的庄稼,个个心里都有了底气。
晒谷场上的热闹景象一直持续到日落。白计吏清点完最后一户的收成,快步走向在一旁观摩的吴柒:"特使,初步统计,使用新农具的田亩,平均增产四成以上。有些深耕得法的,产量几乎翻了一番。"
吴柒点点头,目光扫过场上喜气洋洋的农户们。这时,李老栓带着几个老农走了过来,扑通一声就跪下了:"特使大人,您是我们频阳百姓的再生父母啊!"
吴柒连忙扶起老人:"老伯快请起,这都是诸位辛勤劳作的成果。"
"不一样,不一样啊!"李老栓老泪纵横,"往年累死累活,交了赋税也就勉强糊口。今年眼看着,交了税还能剩下不少余粮...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遭啊!"
其他农户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自家的喜讯。这个说家里终于能盖间新房,那个说准备给儿子娶媳妇,还有个老汉抹着眼泪说终于能给老母亲抓几副好药了。
看着这一幕,吴柒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些朴实的农户终于从心底里认可了新政。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嬴疾飞身下马,在吴柒耳边低语几句。吴柒脸色微变,随即对农户们朗声道:"诸位乡亲,既然新农具确实有效,本使决定从明日起,在各乡设立农技传授点,免费教大家深耕、选种之法。"
人群中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然而在欢呼声中,吴柒敏锐地注意到几个身影悄悄溜出了晒谷场。嬴疾低声道:"是田家的人。"
"看来有人坐不住了。"吴柒望着那几个远去的背影,嘴角泛起一丝冷笑。
当晚,县寺书房内,吴柒正在查看各乡报上来的产量统计,程邈拿着一卷竹简走了进来:"特使,田氏今日暗中收购了城西所有闲置仓廪。"
"哦?"吴柒挑眉,"他们这是要囤积居奇?"
"不仅如此,"程邈展开竹简,"下官查到,田氏最近与河东郡来往密切,似乎在酝酿什么。"
吴柒沉思片刻,对侍立一旁的白计吏说:"明日开仓,以平价向农户出借粮种。告诉乡亲们,县里会保证他们的收成有个公道的价钱。"
"特使英明!"白计吏由衷赞叹,"这样一来,田氏想要操控粮价的算盘就要落空了。"
然而吴柒的眉头并未舒展。他知道,田氏在频阳扎根百年,绝不会轻易认输。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