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雾的尽头

作品:《规则之外

    教务处的铁门暂时隔绝了门外的危险,室内的空气却因那张泛黄的纸条,变得格外凝重。沈知珩拿起纸条,指尖摩挲着末尾的秋千架图案,目光落在窗外——操场边的旧秋千在昏暗中立着,像是在无声地指引方向。


    “‘雾的尽头’是什么地方?”穿黑色夹克的男人凑过来,语气里少了些之前的不耐烦,多了几分急切。他叫赵坤,在低阶副本里摸爬滚打了半年,很清楚线索对通关的重要性。


    苏晓盯着纸条上的字迹,眉头紧锁:“李老师的字我记得,这确实是他写的。可学校里哪来的‘雾的尽头’?以前我在这儿读书时,从来没听过这个地方。”


    陆砚走到窗边,看向操场外的雾气——校园的围墙外,雾气浓得像化不开的牛奶,连树的轮廓都看不清。“会不会‘雾的尽头’不在校园里,而是在雾气最浓的地方?”他想起副本规则里说,雾气每小时会浓郁一次,或许等浓雾最盛时,才能找到所谓的“尽头”。


    沈知珩将纸条折好塞进 pocket,目光扫过教务处的书架:“现在离下一次浓雾还有20分钟,先在这儿找找有没有其他线索。李老师既然留下纸条,说不定还藏了别的东西。”


    四人分散开来,在教务处里翻找。陆砚拉开办公桌的抽屉,里面堆着几本旧教案和一叠学生作业,作业上的名字大多模糊,只有一本封皮写着“陈默”的笔记本还算清晰。他翻开笔记本,里面没有字迹,只有每页角落都画着一个小小的秋千,秋千旁歪歪扭扭地写着“李老师”三个字。


    “沈知珩,你看这个。”陆砚将笔记本递过去。沈知珩翻了几页,指尖停在最后一页——那里用铅笔描了一张简易地图,标注着从教学楼到操场秋千架,再到围墙角落的路线,路线尽头画着一个问号,旁边写着“雾来的地方”。


    “这应该是陈默画的。”苏晓凑过来看了眼,声音有些低沉,“他以前就喜欢在本子上画秋千,说秋千能把他带到‘没有欺负’的地方。”


    赵坤走到书架前,随手抽出一本旧校刊,刚翻了两页,就“咦”了一声:“这里有篇关于学校的报道,说青藤中学的围墙角落,以前有个废弃的防空洞,后来因为塌方被封了。”


    防空洞?沈知珩眼睛一亮,立刻接过校刊——报道里附了张旧照片,防空洞的入口就在操场围墙的角落,旁边正好有一棵老槐树,和陈默地图上标注的路线尽头位置一致。“‘雾的尽头’应该就是那个防空洞。雾气是从防空洞那边飘来的,李老师和陈默,大概率就在里面。”


    他刚说完,教室里的挂钟突然“当”地响了一声,指针指向下午五点。窗外的雾气开始快速聚集,比上一次更浓,转眼间就漫到了教学楼的窗户边,室内的光线瞬间暗了下来。


    “浓雾提前来了!”陆砚赶紧按下手里的破雾灯,白光在雾中显得格外微弱,“我们现在要去防空洞吗?这么大的雾,很容易遇到幻觉。”


    沈知珩看向苏晓,他的脸色比刚才好了些,手里紧紧攥着陈默的笔记本:“苏晓,你对学校的路线熟,能找到围墙角落的防空洞吗?”


    苏晓点头:“能。从教学楼到操场,再绕到围墙角落,我以前逃课去过那里。”


    赵坤掏出驱邪符,又检查了一下手里的破雾灯:“走!早找到人早通关,总待在这儿也不是办法。”


    四人打开教务处的铁门,浓雾立刻涌了进来,带着股潮湿的泥土味。沈知珩举着破雾灯走在最前,苏晓紧跟在他身边指路,陆砚和赵坤走在后面,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雾气中,隐约能看到各种模糊的身影——有穿校服的学生在追逐打闹,有老师在走廊里走动,甚至能听到上课铃的声音,像是回到了三年前的青藤中学。


    “别被幻觉影响!跟着破雾灯的白光走!”沈知珩的声音穿透雾气,提醒着众人。


    走到楼梯口时,苏晓突然停住脚步,指着二楼的方向:“我好像看到陈默了……他在二楼的走廊里。”


    陆砚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雾气中果然有个穿红校服的身影,正站在二楼的栏杆旁,低头看着他们,身影比之前清晰了些。


    “是陈默的执念在引你过去!别去!”沈知珩一把拉住想要往前走的苏晓,将船锚钥匙递到他手里,“握紧这个,它能帮你抵抗执念。”


    苏晓攥紧钥匙,钥匙传来的温热感让他清醒了些,二楼的红校服身影慢慢变得模糊,消失在雾气中。


    四人继续往前走,刚走到操场边,就听到秋千架传来“嘎吱、嘎吱”的声响——雾气中,一个穿红校服的身影正坐在秋千上,慢慢晃动着,背影看起来格外孤单。


    “是陈默。”苏晓的声音有些哽咽,脚步不由自主地朝着秋千架走去。


    沈知珩没有阻止,只是跟在他身后——陈默的执念一直围绕着苏晓,或许只有让苏晓当面解开心里的结,才能消除这幻觉,找到真正的防空洞入口。


    苏晓走到秋千架旁,红校服的身影慢慢停下,转过身——这一次,他的脸上有了五官,眉眼里带着淡淡的委屈,正是苏晓记忆里的陈默。


    “对不起。”苏晓的眼泪掉了下来,“当年我不该推你,更不该一直不敢承认……你后来怎么样了?李老师找到你了吗?”


    陈默没有说话,只是指了指围墙角落的方向,然后身影慢慢变得透明,化作一缕白雾,飘向了围墙那边。


    “他在给我们指路!”陆砚喊道。


    四人立刻朝着围墙角落跑去,雾气中,一棵老槐树的轮廓渐渐清晰,槐树下方,有一块松动的石板,石板上刻着一个小小的秋千图案——正是陈默地图上的防空洞入口。


    沈知珩弯腰掀开石板,下面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雾气正从洞口里源源不断地涌出来,带着股淡淡的粉笔灰味,和李老师身上的味道一模一样。


    “里面就是‘雾的尽头’。”沈知珩举着破雾灯,率先走了进去,“跟着我,小心脚下。”


    陆砚、苏晓和赵坤依次走进洞口,身后的石板慢慢合上,将浓雾隔绝在外。洞口里的通道不算太窄,墙壁上挂着几盏昏暗的油灯,不知被什么力量点燃,照亮了前方的路。


    走了约莫几十步,通道突然变得宽敞,前方出现了一道木门,门内传来轻微的说话声,像是有人在低声交谈。


    沈知珩示意众人停下,轻轻推开一条门缝——门内是一间不大的石室,一个穿灰色中山装的男人正坐在石桌前,对着一个穿红校服的少年说话,少年低着头,手里攥着半截铅笔,正是李老师和陈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