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银杏落处是归期

作品:《逐光

    三个月后的出院日,天难得放了晴。张嬑拄着轻便的铝制拐杖站在住院部楼下,阳光透过银杏枝桠落在她肩头,把警服的肩章照得发亮。程源曦拎着最后一个帆布包走出来,里面装着张嬑那本磨卷了边的笔录本,还有片用透明胶带封好的银杏叶——是从ICU窗台上那片压平的叶子上揭下来的,边缘的金红晕染得更沉了。


    “张队说下午队里有庆功宴,让咱们直接过去。”程源曦把包甩到肩上,伸手扶了张嬑一把,“医生说你恢复得比预期快,再复健一个月,估计能扔了这拐杖。”


    张嬑低头看了看膝盖上的护具,笑出声:“主要是张彤昱的排骨汤管用,他现在天天在食堂研究新菜式,说要把‘银杏炖排骨’申请成队里的招牌菜。”她顿了顿,拐杖在地上轻轻点了点,“说起来,程姐,你有没有想过,等咱们退休了,干点什么?”


    秋风卷着几片银杏叶飘过,落在程源曦的脚边。她弯腰捡起一片,指尖捻着叶梗转了转:“想过啊。开家调香小店,就开在老城区那种爬满爬山虎的巷子里,门口摆两盆向日葵。”她仰头看了看天,云絮慢悠悠地飘着,“不卖别的,就调些让人安心的味道。比如下雨时的泥土香,晒过太阳的被子香,还有……银杏叶晒干后的味道。”


    张嬑的眼睛亮了亮,拐杖往她身边靠了靠:“那我到时候给你打下手吧?”她晃了晃没拄拐杖的那只手,掌心还留着输液针孔的浅印,“我可以学打包,学记账,学给客人介绍每种香的故事。反正退休了也闲不住,总不能天天在家看张队他们在群里发查案进展。”


    程源曦转头看她,阳光刚好落在张嬑的酒窝里,像盛了两小捧光。“那得先说好,”她故意板起脸,“店里的试香员得是我,你鼻子太灵,万一挑刺儿怎么办?”


    “才不会。”张嬑拄着拐杖往前走了两步,回头时鬓角的碎发被风吹起来,“你调的香,我都喜欢。去年冬天在茶水间调的‘平安香’,我现在还记得那股柑橘混着雪松的味道——当时就觉得,闻着这个,再难的案子也能扛过去。”


    程源曦忽然想起三个月前在病房里,张嬑在笔录本上画的那个小香水瓶,标签上写着“张嬑的勇气”。她那时说要加最烈的柑橘,最暖的阳光,原来早就把彼此的味道,悄悄记在了心里。


    “对了,”张嬑忽然停下脚步,从帆布包里翻出个小小的玻璃罐,里面装着琥珀色的膏体,“这是我复健时在理疗室旁边的中药房配的,加了银杏叶提取物,说能治跌打损伤留下的疤痕。”她把罐子塞到程源曦手里,指尖触到对方手腕上那根香薰绳,“你师父的案子结了后,我总想起你说他最后一瓶作品叫‘破晓’,说不定这味道里,就藏着他想告诉我们的话。”


    程源曦握紧玻璃罐,掌心传来温温的暖意。林深的案子最终水落石出,那些藏在银杏精油里的秘密,那些被火灾掩盖的真相,终究在他们手里见了光。就像师父说的,每种气味都藏着方向,只要追着光走,再暗的夜也会亮起来。


    远处传来张野的车喇叭声,黑色的越野车停在路口,张彤昱正从副驾驶探出头挥手,手里举着个保温桶,看形状就知道又是排骨汤。张嬑拄着拐杖朝车走去,阳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和程源曦的影子交叠在一起,像两道紧紧相依的光。


    程源曦低头看了看手里的玻璃罐,又抬头望向巷口那片银杏林。秋天的叶子已经黄透了,风一吹就簌簌往下落,铺成金红色的河。她忽然觉得,退休后的小店不用刻意去找,等案子一个一个了结,等向日葵在天台开成海,等银杏叶年复一年落满肩头,那间店自然会在时光里等她们——门帘上挂着晒干的银杏叶,柜台上摆着新调的“勇气”香,而她们,就坐在阳光里,听风讲那些追光的故事。


    “走了,庆功宴迟到要被张队罚酒的。”张嬑在车边回头喊她,拐杖在地上敲出轻快的节奏。


    程源曦笑着追上去,玻璃罐在口袋里轻轻晃着,像藏了一整个秋天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