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作品:《向荒原》 周三下午第三节,语文课。
预备铃刚歇,被同学们尊称“灭绝师太”的苏晚就抱着教案和课本走了进来。
苏晚把东西往讲台一放,扶了扶眼镜,目光在底下扫了一圈:“今天我们继续赏析杜甫的《登高》。上节课疏通了文意,这节课重点感受它的‘沉郁顿挫’之风和对仗之妙。”
她略作停顿,翻开课本,声调扬起:“首先,谁能告诉我,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教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前桌的周明恨不得把脑袋塞进桌肚,小声念叨着“萧瑟、凄凉”,江烬则刚从物理课的混沌里挣扎出来,眼神里还带着几分没睡醒的迷蒙,显然没跟上节奏。
陆延握着笔的手顿了顿。
江烬这个样子,还……
还挺可爱的。
陆延回过神,在笔记本上利落地写下“秋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飞鸟”几个关键词,正想举手,苏晚的声音已经精准地点到了他:“陆延,你来说说看。”
“首联通过‘风急’、‘天高’、‘猿啸哀’等一系列意象,共同构建出萧瑟、苍凉的意境。”陆延站起身,声音清朗却透不出多少感情,“秋风劲急,天空辽远,猿啼声哀戚,加上清澈的水中小洲,洁白的沙滩,盘旋回飞的鸟儿,这些景象交织,烘托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悲凉。”
“理解得非常准确。”苏晚赞许地点点头,对着她的得意门生露出一抹笑,“坐下吧。大家注意,杜甫的诗很擅长用多重意象叠加来营造氛围,这就是所谓的‘沉郁’。接下来我们看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谁能分析一下它的对仗和表达效果?”
这次,江烬的目光下意识地瞟向了陆延摊开的课本。
巧的是,陆延正好在那两句旁边用红笔标注了“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边上还写着“意境开阔、气势磅礴”几个小字。
或许是察觉到了他的视线,陆延的指尖滑过纸面,在那行标注上轻轻敲了敲。
江烬喉结滚动了一下,在苏晚目光即将扫过来之前,一边瞄着那行字一边低声开了口:“……对仗工整。‘无边’对‘不尽’,‘落木’对‘长江’,‘萧萧下’对‘滚滚来’,词性、结构都相对。”
全班都静了一瞬,连苏晚都略显意外,随即饶有兴致地追问:“那表达效果呢?为什么说它气势磅礴?”
江烬卡壳了,指尖无意识地抠着书页边缘。
陆延见状,笔尖在草稿纸上飞快地划下几行字:“落木无边,长江不尽,写出了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永恒,反衬诗人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然后不动声色地将本子往他那边挪了半寸。
江烬余光扫到,低声接上:“落叶飘零无边无际,长江奔流不息,写出了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永恒感,反过来衬托出人的渺小和生命的短暂,所以显得气势磅礴。”
“说得很好。”苏晚没有深究,顺势讲解下去,“这两句不仅对仗精妙,更是将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体现了杜诗‘顿挫’的特点——情感深沉,回旋激荡。大家再看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两句直抒胸臆,谁能说说‘万里’、‘百年’这两个词的妙处?”
陆延这次没犹豫,直接举了手。
得到苏晚示意后,他站起身,条理清晰地分析:“‘万里’极言离乡之远,‘百年’概指一生之久,都带有夸张色彩。它们不仅写出了诗人长期漂泊异乡、距离故土遥远的客观事实,更深刻表现了他晚年多病、孤独无依的凄凉处境,将个人的悲苦与时代的动荡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分析得非常透彻。”苏晚满意地笑了,“陆延同学对诗歌的感悟力很强,大家要多借鉴。”
下课铃响起时,苏晚布置了任务:“课后背诵《登高》,并写一篇200字左右的赏析,重点分析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下节课抽查背诵。”
同学们陆续活动开来。
“哎!陆神!灭绝师太今天作业挺少嘛!多亏了你和烬哥哄她开心哈哈。”周明转过头来,笑着说。
陆延随意“嗯”着敷衍了几下,就拿起自己的水杯,打算去接点水。
经过江烬座位时,瞥见对方正对着课本上那首《登高》发呆,眉头微蹙,桌角空荡荡的连个水杯都没有,嘴唇看起来有些干。
陆延脚步顿了一下,转身走向茶水间。
再回来时,他手里多了个一次性水杯,冒着温热的白气,轻轻放在江烬桌角:“刚接的,温的。”
江烬抬起头,看看陆延,又看看那杯水。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在水杯边缘折射出浅浅的光晕。
“干嘛对我这么好,下了毒啊。”江烬虽然嘴上这么说,但伸手拿起杯子,喝了一口,喉结轻滑了一下。
温水滋润了干涩的唇,随后滚过喉咙,直至心口,似乎冲淡了刚才课堂上那点难以言喻的窘迫。
“陆学神给的,下了毒我也喝。”江烬坏笑,他声音不高,但很清晰。
陆延嘴角上扬了0.5个像素点,说:“顺手,别乱想。”
“《登高》不太好背,不明白可以问我。”陆延话锋一转。
江烬怔了怔,看着陆延干净坦率的眼神,心里某个角落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他点了点头:“行行行行行,太行了,陆学神的辅导可是……”
话还没说完,上课铃再次响起。
陆延没等江烬反应过来继续说就回到了座位,随手翻开了下节课的课本。
江烬握着那杯温水,看着旁边那人干净利落的侧脸,嘴角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
陆延似乎察觉到了他的视线,猛然回过头……
——江烬赶忙低头重新看向那首《登高》。
江烬感受着陆延的视线,脸上发烧。
他忽然觉得,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好像也没那么面目可憎了。
放学铃声余音未落,江烬几下收拾好书包,走到陆延旁边,脱口而出:“你……晚上还去医院?”
“……”陆延拉书包拉链的手一顿,“你怎么知道?”
“……”江烬意识到,脸一下红了,“我昨天不小心看到了。”
“嗯,看看奶奶。”
“我送你去。”江烬说。
陆延抬眼看他,心里微微一动,语气却依旧生硬:“不用麻烦,我自己行。”
“多想啥,反正我顺路。”江烬撂下这两个字,率先转身往外走。
陆延看着他那有点倔强的背影,无奈地快步跟了上去。
夕阳把两人的影子在身后拉得老长。
他们并肩走在人行道上,一时无话。
江烬习惯性地走在了靠马路的那一侧,每次有自行车铃声叮铃铃地擦过,他总会下意识地用胳膊把陆延往里面带一下。
这个细微的动作,陆延注意到了,没说什么,只是觉得傍晚的风吹在脸上,温度好像刚刚好。
到了医院门口,陆延停下脚步:“到了,谢谢。”
“嗯,不客气。”江烬站在原地没动。
陆延转身推开玻璃门,走进大厅的瞬间,还是没忍住回头看了一眼。
江烬还站在原地,路灯已经亮起,暖黄的光线勾勒出他挺拔却莫名显得有些孤寂的轮廓,像个沉默而固执的哨兵。
陆延的心跳,没来由地漏了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