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应对
作品:《禄根与贝叶斯》 卫星电话听筒里传来的忙音,像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金色大厅掌声带来的短暂辉煌。姜沫握着电话,指尖因用力而泛白。“声东击西”、“正规渠道的灰色手段”——沈知砚的话在她脑中回响,与琳达信息里“手续齐全”四个字相互印证,勾勒出一张无形却坚韧的网。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她迅速检查了随身物品,将那只伪装成书签的加密通讯器贴身放好,没有丝毫犹豫,拉开门走向1704房间。
沈知砚的房间与她的一样,是酒店的标准套房,但此刻却像一间临时的战时指挥中心。窗帘紧闭,主灯未开,只有书桌上的笔记本电脑屏幕散发着幽蓝的光。沈知砚正站在屏幕前,眉头紧锁,屏幕上同时运行着数个窗口——复杂的代码流、维也纳城市地图、以及一个正在倒计时的红色数字:23:42:17。
“情况比预想的复杂。”他没有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但逻辑依旧清晰如手术刀,“对方利用了国际数据安全公约中的一个模糊条款,以‘潜在技术风险排查’为由,通过某个国际组织的协调渠道,向国内相关部门发出了‘非强制性协助请求’。”
他调出一份盖着电子印章的文件截图,全是密密麻麻的英文法律术语。“这是一种高级别的施压。程序合法,目的暧昧。伯父伯母目前是安全的,处于一种‘保护性配合调查’状态,但时间拖得越久,变数越多。”
姜沫走到他身边,看着屏幕上冰冷的倒计时:“‘镜像剧场’方案是什么?”
“一个将计就计的反向操作。”沈知砚操作键盘,调出一个新的界面,“他们想用程序困住我们,我们就用更高级的程序来破局。核心是利用我们在国际论坛上刚刚获得的关注度。”
他快速阐述计划:
1、立即通过琳达和国内可信的媒体渠道,有限度地公开姜沫父母被“邀请协助调查”一事,强调其程序的非常规性及与姜沫本人工作的潜在关联,将事件置于公众监督之下。
2、沈知砚将主动联系瓦格纳教授及论坛组委会,以“促进国际科研协作、消除技术壁垒”为由,提出愿意在特定监管下,公开其情感计算模型中的部分非核心算法模块,作为“技术安全性的保证”。
3、同时,让琳达协助姜沫父母,依据国内法律,对此次“协助调查”的程序合规性提出正式质询,要求明确法律依据和时限。
“这是一场心理和程序的对攻。”沈知砚总结道,“对方赌我们在压力下会慌乱,会妥协。我们要表现的,是绝对的冷静、配合,甚至主动,但每一步都走在规则的边界上,反过来将他们的军。”
计划迅速展开。
姜沫负责与琳达沟通。隔着时差,琳达在电话那头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但职业素养让她迅速理解了策略精髓:“明白了,我马上行动。用阳光照死这些阴沟里的老鼠!”
沈知砚则开始起草给瓦格纳教授的邮件。他的措辞极其严谨,既表达了愿意为科研透明化做出贡献的诚意,又委婉暗示了目前面临的“不必要的干扰”。发送键按下的瞬间,仿佛能听到某种平衡被打破的声音。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是煎熬的等待。房间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彼此清晰的呼吸声。姜沫看着屏幕上不断减少的倒计时,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沈知砚那看似冰冷的理性之下,隐藏着多么强大的守护力量。他不是在用情感安慰她,而是在用他最擅长的方式,为她构筑防线,攻城略地。
“要不要休息一下?”姜沫给他倒了杯水。
“不用。危机处理期间,睡眠效率会自然降低,这是生理应激反应。”他接过水杯,指尖无意间碰到她的,微微一顿,随即自然地收回,“你还好吗?”
“比想象中好。”姜沫看着他眼底的淡青,“因为我知道,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凌晨时分,转机终于出现。
琳达发来加密信息:「有进展!某主流媒体介入,发表了质疑此事的评论文章。对方口气松动了!」
几乎同时,沈知砚的电脑收到了瓦格纳教授的回复。老教授在邮件中表达了对他们处境的理解和声援,并明确表示,他已联合几位颇具影响力的学者,向相关国际组织发出了质询函。
屏幕上的倒计时停在【08:17:02】时,琳达的紧急通讯再次接入,这次带着如释重负的喜悦:
「解决了!对方正式通知,调查已结束,伯父伯母已经安全到家!只说是一场‘误会’!」
姜沫悬了一夜的心,重重落下,身体几乎有些脱力。她看向沈知砚,他紧绷的下颌线也终于松弛下来,抬手揉了揉眉心。
“我们……成功了?”姜沫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敢置信的轻颤。
“阶段性胜利。”沈知砚关上电脑,房间里彻底暗了下来,只有窗帘缝隙透入的微光勾勒出他的轮廓,“对方的‘程序’被我们制造的更大‘势能’冲垮了。”
他走到她面前,在黎明前的黑暗中,静静地注视着她。然后,他伸出手,非常轻、非常克制地,将她揽入怀中。这是一个不带任何**色彩的拥抱,充满了劫后余生的疲惫感,以及无声的安慰与分享。
姜沫将额头抵在他坚实的肩膀上,闭上了眼睛。这一刻,什么爪痕标记,什么观察名单,似乎都被这个拥抱隔绝在外。
然而,就在这片刻的安宁中,书桌上那只沉寂的卫星电话,再次发出了尖锐的蜂鸣,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急促、响亮,仿佛带着某种不容忽视的预警。
沈知砚身体微微一僵,松开了她。他走过去接起电话,只听了几句,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他放下电话,看向姜沫,眼神复杂:
“是林静女士。她让我们立刻回国。她说……我父亲在庭审最后阶段,提出要单独见我。”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他还说,他手里有关于‘爪痕’来源的、我们绝对想不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