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通善

作品:《华裘之蚤

    从馄饨铺出来,晏修神采奕奕,一扫昨日甚为委顿的样子。


    “你心情很好?”柳襄忽然问道。


    “是啊,雷预和温雪岩死了,很多事乱麻一般,没有个头绪,正有些束手无策,没想到今日误打误撞的,倒得了新线索。”晏修垂眸看她,“阿襄,你真是我的福星。”


    柳襄淡淡瞥他一眼,嘀咕道:“假私济公。”


    呆了好一阵,晏修才明白她的意思,他轻笑了一声,伸手去拉柳襄,修长的指穿进她的指缝,晃了晃,“阿襄,我错了。”


    有风飒然而至,柳襄低着头,见自己的衣摆拂在他身上,一黑一白,缠萦不清,她小声道:“我没怪你。”


    晏修俯下身,凑到她耳畔低声道:“我保证,今日不谈公务,只尽欣娱。”


    一行人信步走了两条大街,又穿过两三条小巷,买了些应时小吃,顽耍物件,不觉走到一个巷子里面,内有一家彩帛铺,排山似的开着,客人来来往往,多是些妇女。


    这家铺子与别家不同,并无牌匾旌号,门口只站着个七八岁的小丫头迎客,一见晏修驻足,立马热情招呼:“哥哥进来瞧瞧?本家锦绮缣素,绸缎纱绫,四时受用无所不有!”


    “哇!”木欣欣一步跨了进去,摸着一件大红小金花成衣,“真漂亮!”


    “哎呀,真不巧,这件嫁衣是客人定好的!”小丫头伶俐地撩起另一块水红绵绸,“姐姐可中意这款儿?也是整匹的花儿,正巧绣娘们在后头赶做嫁衣,现裁了后日就能做出来。”


    嫁衣?木欣欣眨眨眼,转头望向柳襄。


    柳襄僵了一下,忽然快步拉着木欣欣往里间走了几步,指着一匹青绫道:“这个吧,这个颜色衬你。”说罢又悄声对她道:“回去跟你解释。”


    哦,木欣欣点点头。


    “这位姐姐说得对呀!”小丫头凑过来,抿嘴儿笑道:“春裁方胜着新罗,夏换轻纱赏绿荷。如今春夏之月,裁了做条绿罗裙,正好应景!”


    晏修听得笑了,指着柳襄问道:“你看她适合什么衣裳?”


    小丫头围着她转了一圈,“姐姐模样标致,肤白如瓠,乡间最喜的大红大绿倒俗气了,浅色衣衫配簇新时花最是适合!”


    晏修眼睛一亮,赞道:“你这小丫头还真是个行家!”


    “可不是呢!”小丫头乐得豁牙都露出来了,“这家铺子是我娘和几个姨姨合伙开的,我就生在店里!我抓周儿那天抓了一把绸子,我娘给我起了个名儿叫小绸子。”


    晏修挑眉,“市集上贩妇虽多,能在通善大街开这么大店面的,却是少见。”


    “说起来还得感谢雷大人。”小绸子眨巴着眼睛,“我爹很早就死了,店里好多姨姨都死了丈夫,姨姨们都说,雷大人不拘着我们做生意,让大家有条活路,真是个好官……”


    正说着,从帘子后头“嗒嗒嗒”地走出来一个妇人,劈头便给小绸子凿下两个栗暴,“又在这儿扯闲白!还不带客人进去量尺寸!”


    “哦!”小绸子捂着脑袋,皱巴了一张脸,哀哀道:“两位姐姐请随我来。”


    木欣欣挽着柳襄,欢欢喜喜的去了。


    那妇人这才转过身,忙上来陪笑奉茶,“小孩儿作耍子乱说,客官莫要当真。”


    晏修笑了笑,“无妨。”


    “客官要不要做两套新衣裳?我们这儿女客男客都有,床帐被褥也能做的。”妇人从柜台里面取出几匹彩纱,摆在外面,“客官看看,这是新纺的绵纱,透气,且甚轻,做衣衫、袜子、被套,夏日再好不过了!”


    晏修点了点头,环视壁间中梁,忽的问道:“怎么你家没有牌匾?”


    “让客官见笑了!”妇人有些不好意思,“刚开店时,没有余钱做牌匾,后来雇了个账房先生,本也想请他写个标识,他欺我们不识字,在账本上做手脚,我们便给他些钱打发了他。这一来二去的,就耽搁了。”


    “那你们怎么结算盈利开销?”


    “全在我脑子里,错不了的。”


    挺厉害啊,晏修暗叹,想了想又道:“你何不给小绸子聘个教书先生?教她读书识字,再不叫人蒙骗。”


    “我们这样的人家,等闲的教书先生不愿来,愿意来的要价高。”妇人叹了口气,“原是送小绸子去过学堂的,她说那儿的男娃娃总欺负她,读了几天书就没去了。”


    “该开个学堂,把百姓家的女孩子都收在里面读书。”晏修若有所思,顿了顿,又补了一句:“不收钱。”


    “哪有全是女娃娃的学堂,还不要钱的!”妇人笑得前仰后合,“客官睁着眼睛说梦话呢!”


    “会有的。”


    妇人还想再说,从门外进来一个大个儿青年,五官端正,皮肤黝黑,十分憨厚,“莫掌柜,我要的衣裳做好了没?”


    “好了好了!”莫掌柜取下那件大红金花嫁衣,“蒋官人瞧瞧,可还满意?”


    那男子将衣服里里外外地看了,笑容可掬,满口称赞道:“真好手艺!”


    “官人定了后天成婚,我们几个绣娘熬夜赶急,好容易做出来!”莫掌柜半嗔半喜,“快拿回去给新娘子试试,若是有哪处不合适,再拿过来改。”


    男子连声答应几个是,掏出银钱付了。


    莫掌柜给他包好衣服,眉开眼笑地送到门口,待他走了,晏修问莫掌柜:“他是不是叫蒋世俊?”


    “是呀!”


    “他后日要和琥珀姑娘成亲?”


    “对呀!请帖发了个全城,我都收到了……”说着说着,莫掌柜眼上眼下的看了看他,疑惑地问:“怎么,他没请你?”


    晏修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


    帘子轻轻一挑,一道身影款款而出。


    柳襄身上那件黑袍已经换去,此时穿了件天青色软烟罗裙,裙角疏疏落落绣着些折枝花样,腰间系着条同色宫绦,末端垂了两颗白玉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悠,发出细碎的声响,她梳了个新髻,鬓边插了支碧玉簪,走动时流光微闪。


    巷陌风起,吹得她裙摆翩翩,那裙角的花仿佛活了过来,竟像是要顺着风,落到人的心上似的。


    “我就说嘛,襄姐姐穿这件好看!”小绸子跳出来,捂着嘴笑,“把哥哥看得眼睛都不会眨了!”


    柳襄赶紧垂下头去,晏修别开了脸,连腮带耳一片通红。


    “阿襄姐姐,我呢?”木欣欣夹在两人中间,看看这个,再看看那个,“我呢?”


    青山一把将她拽过来,“好看好看。”


    “哎哟!你轻点!”木欣欣呼痛。


    “你、你手怎么了?”


    “不小心划的……”


    两人自去一旁嘀嘀咕咕。


    “前儿新裁的成衣,竟像是比着姑娘做的一般!”莫掌柜满眼惊艳,“往日常听人说:‘浓香不如清香,艳色不如浅色’,我今儿算是见识了!”


    “那是我说的。”小绸子抱着胳膊一撇嘴,小声道:“就喜欢大红大绿的,忒是俗气。”


    “多嘴!”莫掌柜抬手就要赏她一顿栗暴。


    晏修忍俊不禁,上前一步,半挡了小绸子,温声道:“莫掌柜,新衣几日能好?”


    莫掌柜瞪一眼小绸子,堆起笑来答道:“客官若是不急,七日后来收取,管叫好了;若着急,三日也可。”


    “不急。”晏修又挑了些素色锦缎,刚要付定钱,柳襄轻轻扯一扯他的衣袖,低声道:“别买那么多,我没钱。”


    晏修一愣,忽的笑了笑,“阿襄,你会写字吗?”


    “会。”柳襄不明白他为什么问这个。


    “这样吧,这家店没有牌匾,我重金求你一幅墨宝,送给莫掌柜,你只当是用自己墨宝换的钱,买了衣服,如何?”


    柳襄想了想,“好。”


    “哎呀!这、这如何使得!”莫掌柜不想卖了衣服,还得了墨宝,登时一副受宠若惊,手足无措的样子。


    “不妨事。”晏修拍拍小绸子的头,“我与这孩子甚是投缘。”


    “小绸子,快去把你先前读书用的笔墨拿来!”莫掌柜吩咐完,将一半银子双手捧过来,“客官,这些就当是我收藏墨宝的钱。”


    晏修不接,她又捧给柳襄,柳襄也不接。


    “我、我的嘴笨,也说不出个什么来……”莫掌柜竟红了眼,“只盼客官往后常来坐坐,喝杯新沏的雨前茶。往后……不,打今儿起,您要裁的衣裳,我亲自盯着,保管针脚儿比虮子还细!”


    小绸子取来文房四宝,闻言皱了皱鼻子。


    晏修磨的墨浓,深润羊毫,递了过去。柳襄拂展云笺,信手纵笔,题下“织月轩”三个字。


    “织月轩。”晏修一字一顿念完,挑眉道:“好名字!”


    小绸子跟着念了两遍,眼睛亮晶晶的,莫掌柜乐呵呵的道:“姑娘起的这名儿比账房先生的‘莫家彩帛铺’好听,像给仙女做衣裳似的!”


    一句话说得满屋里的人都笑起来。


    “莫掌柜,以后若是有了女学堂,把小绸子送去读书。”晏修蹲下身,“小绸子,你有天分,好好读书,将来必有所成,长大了把织月轩开到上京去!”


    “哎!”莫掌柜搓着双手,一脸殷切,“客官贵姓?府上在何处住?待衣裳做好,我给您送去!”


    “我姓晏。”晏修摆了摆手,“不必送到府上,到时我差人来取。”


    莫掌柜一叠声儿应着,见晏修告辞往外走,直拉着小绸子将人送到巷子口,“晏官人慢走!”


    “晏家哥哥!”小绸子两手拢在嘴边,“你和襄姐姐很般配,可要白头偕老哇!”


    晏修轻笑一声,回身冲她颔首,携了柳襄,渐渐消失在一片灿烂的阳光里。


    存稿不多了[爆哭]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通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