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迷局
作品:《华裘之蚤》 “起先就、就和往常一样。”狱卒搓着手,“天刚亮那会小的和王三钱换了班,点了人数,一个不少,早饭是米粥,雷大……雷预也喝了一碗,他还跟隔壁的李三溜子拌了两句嘴,嫌人呼噜声大,吵得他睡不着,晌午头太阳毒,小的打了个盹儿……”
“说要紧的!”晏修瞪着他,“雷预是怎么死的?”
“是!是!”狱卒点头哈腰,“约莫一个时辰前,西苑来了个穿黑衣的汉子,说是给李三溜子送件衣裳,李三溜子是个绝户,也没啥亲戚,小的看他面生,本想拦着,他塞了块碎银子过来,小的……小的就睁只眼闭只眼让他进去了,又过了会儿,夏护卫来了,说要审问雷预,结果进去不到一刻,就听见拳打脚踢的动静,桌椅都翻了,还有人嗷嗷叫……小的吓得腿肚子转筋,就钻到那堆草料后头了!”
狱卒怯生生看他一眼,接着道:“小的躲了好一阵子,没声了才敢探出头,就、就看见牢门全开了,囚犯都跑了,雷预……雷预口吐白沫,一摊泥儿似的就躺下了,夏护卫身上全是血,把稻草都浸透了,小的当时魂都没了……”
正说着,已到了雷预住的那间牢房,笼门里到处都是殷红的血迹,雷预的尸身蜷缩在一角。晏修正欲俯身细查,忽然听见一声:“别碰他。”
晏修转头一望,惊喜道:“阿襄,你怎的先来了?”
“听见有人哭喊,就过来了。”柳襄侧身让开一步,墨色衣袍如涟漪般轻漾,晏修这才看见她身后的夏云,面色苍白,胸口被布条紧紧裹住,见了他低低叫道:“主子。”
晏修几步走到他身前,“你怎么样?”
“表姑娘医术高妙”,夏云面上带着一点倦容,“死不了。”
“……”晏修无言哽噎,心道:等这阵忙完了,得狠狠收拾青山这小子!
“雷预颈部有毒针,应该是螫毒,极易渗入皮肤。”柳襄视线落在晏修手背上,“你没碰到他吧?”
“没有。”晏修冲她一笑,举起手晃了晃。
“阿襄姐姐!”木欣欣背着手,从大门外进来,青山和另外一个俊雅的男子跟在她身后,两人一手一个,拎着人犯。
木欣欣钻到囚室,坐在囚床上摆手扇风,“阿襄姐姐,逃走的死囚我都抓回来了,累死我了!”
柳襄弯弯唇角,摸了摸她的头。
青山和那俊雅的男子将人犯推到大牢里收禁,行礼道:“主子!”
晏修“嗯”了一声,问道:“冬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午时,有人来报城门失火,属下带着人赶到时,火势已过于猛烈,来往商贩带的都是丝织衣物、茶叶药材,轻利易燃,传得极快,再加上百姓乱撺奔逃,属下也是救完火回到府中,刚换过衣服,想来禀报主子,路上碰见青山和木欣欣姑娘,便一道过来了。”冬凌皱起了眉头,“城门被烧得倾折,军士和百姓重伤的有十数人,原将军还在城门善后。”
“我下午查算账目时,发现有一笔银两不知去向,所以来找雷预。”夏云倚着墙壁,接口道:“我进来时,一个黑衣人正要走,我跟他对望了一眼,觉得奇怪,便叫住他问了几句,他突然出手,我与他斗了一阵,他先是斩断铁锁,放跑囚犯,又装假死,诱我近身,我被他一剑刺在胸口,再醒来时,主子已回来了。”
晏修点点头,又看柳襄。
“我来时,雷预已死,夏云失血昏迷。”柳襄言简意赅。
晏修听完,沉吟良久,喟叹道:“我们中计了!”
“啊?”青山愕然,“是谁无故的生出这等毒计?”
“并非无故,这幕后之人专为雷预而来。”晏修面沉似水,“严延年久不归案,我去定虏寻访他的来历,太守府便有了空当;午时城门着火,引得府中人手倾巢而出,此时西苑守卫空虚,再扮作囚犯亲眷混进来,杀了雷预,如果不是意外遇见夏云,竟是神不知鬼不觉!”
冬凌听得生气,“调虎离山,声东击西,趁虚而入,真好手段!”
“我回府时,遇着一个叫杨客的灰衣小厮,很是可疑,他捂着右肩,身上有浓郁的香气,说要出去找大夫,我也觉得他有些怪。”晏修一拳捶在墙壁上,“当时府中正乱,我乍闻夏云重伤,不及细问,就让他这么走出府门去了!”
“右肩?”夏云想了一想,“我确实刺中黑衣人右肩,莫非他换了衣服,扮作小厮,香气是为了掩盖身上的血味儿?”
“不错。”晏修闭目长叹,“不知他在外窥伺了多久,连你是我亲卫统领都知道。”
青山问道:“主子,那严延年还查吗?”
晏修摇了摇头,“这是个连环计,假严延年就是诱饵,况且城门被烧,就是查估计也查不出什么。夏云,你才说一笔银款不知去向?”
夏云虽受了伤,神志却十分清醒,“雷预横征暴敛,但支出不多,太守府翻新都是温雪岩出的钱,细算起来,至少有八十万白银下落不明。”
“我的天!”青山一下子跳了起来,“八十万!”
晏修皱着眉头,“范百康呢?”
“问过了。”夏云撇撇嘴,“一概不知。”
“这就是雷预被灭口的原因。”晏修一半面容陷在阴影里,眼底的光暗了下去,“青山,你去查查那个叫杨客的人。”
暮**合,残霞褪尽最后一缕绯色,太守府的喧嚣终是随着天光一同沉了下去。烛火满阶,白日里的纷扰,只余下收拾残局的细碎声响,弦月初升,将一切浸在夜色里。
晏修心事重重回了留园。
仵作验明,雷预中了一种极霸道的毒,从毒发到身亡不足一刻;城门骚乱已平,原化成刚遣散了碧梧军,眼下又忙着抚恤伤亡的军民;展勤和青山则一无所获。原以为假严延年是一线希冀,谁料转瞬之间便被掐灭在黑夜里,线索断得干干净净,杨客也仿佛从未存在过一般,无人知晓他的来历,连半分可循的踪迹都没有。
卷宗被翻得卷了边,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此时看来像是一团团模糊的影子,辨不出轮廓,更理不出头绪,午时还清晰的脉络,随着雷预咽气的瞬间,竟如蛛网般寸寸断裂。无数疑问盘旋在心间,却寻不到出口。晏修望着海棠树斑驳的影,仿佛看见了自己杂乱的心绪,像手里明明握着一把钥匙,却不知该去开哪扇门。
西厢的灯还亮着,晏修抬手轻轻敲了敲窗棱,“阿襄,你睡了吗?”
“还没。”柳襄声音有些拘谨,“我刚沐浴完……”
晏修笑笑,“那我们就隔着窗户说话吧。”
柳襄挪到窗边,却半晌不闻他声息,“你是不是遇上了难处?”
“阿襄……”晏修手背放在窗沿上,等了会儿,她才将手搭过来,掌心相贴,便觉一阵慰藉,“还好有你在……”
“嗯?”
晏修默了默,“要不是你,夏云就没命了。”
柳襄垂眸,并没有接话。
“你的伤都好了吗?”
“嗯,已大好了。”
“你那日为什么被黑衣人围攻?”
“杀了一个恶人,被他的部下报复。”
“那我要怎么帮你呢?”
柳襄停顿一瞬,握了握他的手,“这样就好。”
晏修怔了怔,眉眼弯弯,笑了起来。
柳襄侧首,有些不自然地掖了掖鬓发,又听他道:“阿襄,你怎么不穿那条红罗裙了?”
“沾了血污,洗不净了。”
“阿襄,明日我带你买新衣裳去。”晏修迈出一步,更靠近她,“来了这么久,还没在威虏逛过。”
“……”
“阿襄?”晏修捏了捏她的指尖。
“……好。”
晏修低低笑了两声,牵起她的手,带出轩窗吻了吻,“明早我在门前等你。”
“好。”
待他走远,柳襄才打开窗,望着他离去的方向。夜风带着潮气,吹拂在脸上,隐约还带着一丝清冽的香,指尖残留的触感像蝶翅掠过,她眨眨眼,抬手碰了碰手背。
翌日辰时,晏修果然等在屋外,携了柳襄出门。
自太守府至北城门的通善大街,坊巷市井,悉集于此,一路的花果时新、野味奇器和食物店铺,虽是早市,却人烟浩穰,与日间并无不同。
柳襄瞧瞧这个,看看那个,两只眼睛应接不暇,晏修瞅着她满是兴头的模样,只觉心花顿开。
木欣欣和青山走在前面,叽叽喳喳不知说些什么,她忽一声跑过来,揉着肚子,“阿襄姐姐,我还没吃什么呢,怪饿的。”
青山也迎上来,“主子,前面有家馄饨铺子。”
晏修望向柳襄,“尝尝去?”
“好。”
木欣欣欢呼一声,一行人便进了那间铺子。店面正在闹市中间,门首中央悬一面牌匾,写四个大字:萧家馄饨,门柱左右一副对联,里间柜台上也有诗对,盘子里盛着些精致的小点心,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店里四五个小伙计和一个老掌柜在各处算饭钱,招呼生意。
四人刚一落座,掌柜的连忙擦抹桌面,“客官用点心还是用馄饨?只管吩咐老汉就是。”
晏修闻着香气,也觉胃口大开,“四碗馄饨。”
“好嘞。鸡汤馄饨四碗!”
不一会儿,掌柜的举着托盘,里头摆着四碗皮薄绷鼓的馄饨,放到桌上,余外还有一盘玉带糕,“客官,点心是送的,每桌都有。”
木欣欣咬开一只馄饨,立时烫得大呼小叫,青山在一旁帮她吹着汤碗。晏修瞥她一眼,一边将柳襄碗里的馄饨夹开了晾凉,一边随口问掌柜的:“怎的突然送点心?”
“隆昌商行的温掌柜没了。”掌柜的叹口气道:“说起来,我跟他还是同乡,也是他送与我十两银子做本钱,我才开了这家馄饨铺,他爱吃我这儿的玉带糕,我多送些,权当还他的恩。”
晏修顿了顿,颔首道:“你倒心善。”
“早年,我和他在一个学堂里读书,他最得先生欣赏,可惜后来他爹死了,他便去学做生意,赚个三文五文帮贴柴火,好容易捱到现在,家大业大,没成想落了个去后萧索,钱财散尽!”掌柜的不尽唏嘘,“我早和他说了,别去结交雷大人……”
“哦?”晏修将晾好的馄饨递给柳襄,“为什么不去结交雷大人?有道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么。”
掌柜的“嗐”了一声,“哪有那么容易!雷大人管他要投名状呢!”
“投名状?”晏修舀汤的动作停下来,“什么投名状?”
掌柜的左右看了半天,才压低声音道:“我告诉你,你可别跟别人提!当年夜白楼死的那个伙计,其实是温掌柜推下楼摔死的,他还劝说那伙计的爹娘去太守府告状,那可帮了雷大人大忙!后来雷大人加税,好多商户不干,说要去上京告御状,温掌柜担心事情败露,雷大人当时就说,他在上京有靠山,就算皇帝知道了,也不会拿他怎样!”
晏修听得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