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开考

作品:《迅羽

    陈蝉一觉醒得很早,天色未曙。窗外有啁啾的鸟声,微微拂去了她的睡意。一夜之间,气温骤然降了下来,如同一把刀,薄断了身上几层衣。整间宅子里静悄悄的,似是只有她一人起身了,陈蝉率先推开门,迎见一阵吹气成霜的冷息,不知是恍是真,是远是近,离身后的夏日,明明比身前的冬日更近,怎么就有了这副景象?


    陈蝉不忍掸去那股清风好意,才任凭这冷气拂到身上。此时,院前走来一人,正是一夜未归的漠烟。她见到微朦光色中的陈蝉,先是一愣,招呼道:“大人早,起这么早上朝吗?”她手中抓着几张东西,明显是连夜从茅升家翻出来的,递给陈蝉。


    陈蝉看见她,被生生冻出来的那种愁绪忍不住一扫而光,笑道:“想必戒备森严,真是辛苦你了。”


    漠烟面无表情道:“谢谢大人栽培,我现在溜门撬锁的手艺,简直可与见手青一较高下了。”


    她带来的文件里,有一份请开宵禁的奏折,却不是他自己的笔迹,是户部侍郎注的名,职方清吏司主管、以及茅升本人在后联上了名。看样子,这是一本发到他手中参详的奏折,还没来得及递给皇帝,就因为茅升的死而戛然而止了。原本这几人互相纠结,彼此照应,准备充足地打算在朝堂上大干一场,明显,那名车马行的富商正是听说了这东西,才会巴巴地上门求访。


    另有一份厚厚的名礼单,详载着上门送礼的人员及入库礼物。陈蝉略略扫了眼,就看到好几个会城名气颇大的儒生、江南大族的公子,这些人里,有的用笔进行了勾画。想必,这是太子党在抉择,此次科举要保举哪些人。


    好好一场考试,竟然被他们搞得和前朝的察举一样。世界大族吃肉,寒门学子喝汤,于是贫者更贫,富者更富,富人余钱又用来买卖土地,收放息贷,穷人要从他们手中佃田,于是房、地、命终究没有一样是自己的!陈蝉摇了摇头,心中痛恨这些人,又恨自己没有当下就厘清官场的本事!


    知漠烟看她表情寞然,问:“这些有用吗?


    她看出来了个大概:她拼力取得的这两份东西似乎都不算秘密,这种风气在会城中处处流传,甚至不需要避讳和掩盖。陈蝉安抚她道:“有用,有了这个,我们足以向二公主交差。你先回去休息罢,我去上朝了。”


    待漠烟离去,陈蝉把手中的卷纸搁在一边。有用是有用,但也只是提早了一点拿到。若她所料不错,这份名单,不久以后会删删减减,交到还璧手中。


    朝堂之上,天子就不久后的科举诸事布置一番,即让官员们散去了。陈蝉踏出大殿,就在下面偷偷地打哈欠,汪黛斜转过来,几步赶上她,笑吟吟道:“后日科举,有好戏看了。”


    陈蝉漫不经心道:“汪大人,日日有好戏看。”


    “我只想知道,真如二公主刚刚说的,那茅升是周家杀的?”汪黛斜凑近,压低声音问她。


    “你不许民间有这样为民除害的义士吗。”陈蝉认真地瞅她:“若你不许,那就当二公主杀的吧,反正我看你爹一心这样觉得,你不如女承父业。”


    汪黛斜眉间怒色一闪而过,被她强行压了一压,嘴角欲弯非弯,似乎想牵起一个欲盖弥彰的笑容,最后还是没能笑出来:“陈蝉,你骂人真难听。”


    “汪大人,你挡我路了,借过一下,二公主等我去准备科举呢。”


    “这么急,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考生。”


    “汪大人想看我冠压全城了,可以提前准备巡街的时候扔给我的花球,我喜欢鲜亮一点色的。”


    “我若有你半分自信……”


    “你跟你爹多学学就有了。”


    汪黛斜被她拿准了七寸,噎得眼睛直瞪:“和江湖人待久了,说话跟放屁一样,你真以为这叫爽朗吗?”


    “我都没有考的机会,还不能让我吹吹水吗?”


    陈蝉此言一出,两人都沉默了,觉得没趣。汪黛斜也没劲和她阴阳怪气了,干脆问道:“此次是友非敌,不妨给我透透底,你家主子和三皇子究竟怎么打算的?他们说祖宗之法不可变,依我说,跟一根朽木一样杵在路边,早晚被雷劈了。”


    深以为然的陈蝉点点头:“也有可能被路过的狗屙了泡尿,早晚倒霉。”


    “所以——”


    “所以——你怎么光问二公主和三皇子,不问文懿公主是怎么打算的?”陈蝉眼睛一转,胡乱撇开话题道。


    “这个我知道啊,她打算和黎塔质女去海边祈福。”汪黛斜消息灵通。


    陈蝉:“……那二公主是有点打算发火了。”


    “无论怎么样,我打算等这出好戏。”汪黛斜意有所指。


    “汪大人多虑了,”陈蝉忽然一笑:“二公主办事,必然办得风平浪静。”


    ……


    会城附郭县有二,二公主领南县,三皇子领北县,在最低一级的乡试中,她们不会出现。


    陈蝉熬了几日,昨儿堪堪忙中捡漏,补了个半觉。不到寅时,天尚浓黑似墨,她被漠烟叫醒过来,两人隔着灯互看,俱是大青色乌泱泱在眼下挂着,困得生无可恋。


    急急洗漱梳妆,铺了两三层粉,力图显得精神头足些,奔赴考场。五更天整点前,人已经稀稀拉拉地到齐。陈蝉到时,有人知她是公主心腹,转过来头谄笑,更多的却是在精神抖擞地待命,任考官的乡长不住地问时辰,门外兵丁排得两派好长。


    乡试首日,虽然二公主没有亲到场,到她手下近臣、幕僚几乎倾巢而出。陈蝉一来,就看到了云行枝。这位前朝罪臣的女儿、公主的青梅,此刻更是表情凝重。


    寅时整,头炮响。在附近租住的学子听到这一声,就知道要起身准备了。


    半时辰后,二炮响。学生们准备出门。


    又半时辰后,三炮大作。这一声格外嘹亮,背着箱子、提着卷铺、搂着篮子的考生,拖家带口依依送别的考生,齐齐来到大门前。


    应试者何其多。兵丁把门推开一小条缝隙,无可计数的人的眼睛就望了进来。陈蝉被盯得发晕,看了看时刻,果断道:“不要提早开。”


    门只好又关上。门外哗然的声音猛然放大了几倍。


    云行枝默默看了一眼陈蝉。二女对视,俱是明白对方的意思:她们跟从还璧公主,就是为了这考院门外有一日能站满女子。


    严格到了时辰,大门才敞开。由县学的教官负责点名,作担保的廪生要现场认人,防止冒名替考之人。这一步在过去的下县中,常常荒废不理,然而如今力推科举新试,无人敢略过。


    唱名者声音洪亮:“肃静!肃静!”


    随着他念名字,陆续有考生拨开人群钻出来。这个过程极其漫长,结束之时,日头已变得极亮。接下来,又要响一封“封门炮”,甚至锣鼓手齐齐胡煊一番,才走到搜身房前。


    陈蝉早就准备好了注意事项,贴满了周围的墙上,又简写了一份,提前让守卫反复高声念读。诸如进考屋前如何配合脱衣、搜身、哪些是绝对禁止夹带的物件。考生专用的号舍前面茅房的位置,在考屋中何时发卷、作答时长,收卷时如何离场等等要点,力求做到无有靡漏。


    *考据:本文架空历史,地方大制度参考唐宋,科举层级同样。本文某些细节参考自《科举1300年》《中国科举制度通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开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