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拿他挡姻缘
作品:《绣春照阙千》 第十三章拿他挡姻缘
洪斌拉着一车礼物浩浩荡荡回宫的时候,陆启渊还没离开。
陛下挽留,尚可推辞,皇后发话,他无法拒绝,乖乖坐在凉亭里吃瓜。
御花园的芍药开得正盛,层层叠叠的花瓣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如海浪般簇拥着亭台楼阁,微风拂过,卷起几片粉白花瓣,轻盈地落在石桌上的青瓷茶盏旁。陆启渊指尖捻起一片在手中把玩,拘谨却难掩一丝柔和的面容上带着浅浅的笑意,那模样倒真有几分晚辈陪长辈闲话家常的温顺。
洪斌顿了顿脚步,稍作整理衣冠后,上前通报。
听闻是小鱼儿精挑细选的回礼,永明帝很感兴趣,“都回了些什么啊?想来不是古玩字画,金银宝器吧?”
“这……”洪斌笑得略有些尴尬,对皇后道:“大多是女子用的小玩意儿,唐小公子请娘娘品鉴……”
陆皇后闻言,眼底闪过一抹笑意,抬手打断他,“无妨,呈上来吧,左右哀家也想瞧瞧那孩子挑了些什么新奇物件。”
洪斌连忙应下,转身示意身后内侍将礼物一一呈上。不过片刻,石桌上便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锦盒跟卷轴。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大小不一的刷子,永明帝莫名,“他又想刷什么?耳朵?眉毛?鼻孔?”
陆启渊想了想,“这是化妆刷,他说自己以前大约看唱戏觉得人家戏妆漂亮,所以念念不忘,这几天一直在鼓捣。”
永明帝:“他也想去唱两句?”
洪斌拿着魏清轩写好的小抄开始介绍,“扁头的大刷子是粉底刷,上妆用的;圆头的是散粉刷,定妆用;这个小的……眼影刷,眼影是这边这个小盒子,娘娘请过目,有十二种颜色可选;短毛斜角刷是眉刷,这个是眉笔……”
一边介绍刷子,一边介绍什么粉底、高光、眼影、遮瑕、修容、口红、睫毛夹……永明帝看得眼花缭乱,陆皇后听得倒是津津有味。
唐阙千父母是老二次元,年轻时没少跑漫展,还出过cos,他自小耳濡目染,不仅会做简单的妆造,对许多细节也十分清楚,哪怕现在目不能视,也不影响他讲解化妆步骤和演示技巧,想来让侍女们照着“说明书”多练个几回就能上手了。
“难怪他能破了那采花贼的易容术,原来自己便是其中高手,”陆皇后笑道:“寻常男子避之不及的脂粉钗环,他竟能琢磨出这许多门道来,若是眼睛好了,真想让他给哀家画一张脸来试试。”
陆启渊笑道:“那采花贼的易容术算不得顶尖,不过是用猪油黏土和明胶,这里填一点,那里补一些罢了,小鱼儿说只要摸透了骨骼轮廓和肌理走向,任他怎么折腾,也瞒不过懂行的人。便是粗选画像上最瘦最窄的位置加固定不变的部位,也能将贼人原本的样貌猜个**不离十。”
永明帝摇头,“也得先如他那般画得传神才行,换做其他人……啧啧啧,不是朕瞧不起他们,只能说是画了个人,脸上没点特征,根本猜不出来谁是谁。”
陆皇后拿起口红看了看,见那精致小巧的外壳雕刻着细密的缠枝莲纹样,做成了可旋转的管状,只需轻轻转动底部,膏体便会缓缓上升,既避免了用手直接接触的麻烦,又能精准控制用量,方便极了,“这是唇脂?”
“回娘娘,正是,”洪斌忙点头,指着那几支颜色各异的口红道:“唐小公子特意吩咐人做了正红、豆沙红、月季红等好几种颜色,说是什么‘千人千色’,不同的人涂上去会因为唇色和肤色显出些许差别。用料方面,选了上好的蜂蜡和植物油脂,涂着滋润,不容易脱色,他还特意交代,去掉汞,那东西同铅一样,用久了,对人不好。”
陆皇后将一支口红在手背上轻轻涂抹,触感细腻柔滑,颜色鲜亮却不艳俗,不由赞道:“这心思倒是巧,比咱们宫里用的方便多了。”
说着,又拿起一旁的小夹子,见是两片弯弯的金属片,中间连着弹簧,好奇地问:“这又是做什么用的?”
洪斌接口道:“这叫睫毛夹,小公子说用它把睫毛夹卷翘了,再刷上这边的黑色膏体,眼睛会显得更有神采。”
永明帝忍不住打趣:“他这是把自己当成个女红师傅了?又是胭脂又是水粉的,还研究这些小夹子,也不怕人笑话。”
陆皇后却不认同,“哀家倒觉得这孩子难得,心思活络,不拘泥于俗礼,寻常男子不屑于做的事,他却能做得有声有色,这才是真性情。再说了,这些东西确实好用,日后推广开来,姑娘们定会欢喜。”
永明帝心头微动,去瞧陆启渊:你们锦衣卫气哭制笔斋老板,纸坊铺老板,还差点把京城酒坊铺子都搞破产,下一个不会是胭脂铺吧?
陆启渊默默偏头,当没看到。
洪斌又介绍雪花膏和薄荷膏,雪花膏美白护肤,薄荷膏驱蚊醒脑,都是不错的日常用品。
永明帝拿起薄荷膏闻了闻,一股清凉的气息直冲脑门,顿时觉得精神一振,“嗯,这味道倒是清爽,好小子,没白疼他,知道惦记着朕和皇后。”
洪斌垂着眼,小声附和,没敢说您是附带的,人家主要是谢娘娘送去的小猫咪。
陆皇后看着满桌子的东西,脸上笑容越发真诚,“是啊,这孩子有心了。渊儿,你回头替哀家好好谢谢他,就说他的心意哀家和陛下都收到了。”
陆启渊起身应道:“臣遵旨。”
“你这孩子,就是礼多。”陆皇后无奈笑笑,回眸,拿起那盘十二色的眼影盒看了看:“这些颜色瞧着鲜亮,用在脸上不知是何模样,回头让宫女们试试,说不定往后宫里的妆容也能添些新花样。”
永明帝对化妆品的兴趣没有点心大,唐阙千让洪斌将提拉米苏带回宫的时候,用了特制食盒,如今打开,里边的冰都没化几分。
当听到那小鱼儿因为一口蛋糕吃不到嘴里而哭天喊地的时候,永明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对陆皇后道说:“你听听,这小子,为了口吃的竟闹成这样,倒和炽儿小时候为了抢一块桂花糕跟朕耍赖的性子如出一辙。”
陆皇后显然也同他想到了一起,不由笑道:“孩子心性,也亏得身边人能由着他闹,快端上来,让哀家尝尝是什么滋味,竟让那小鬼如此魂牵梦萦。”
陆启渊微微出神,眼前浮现出唐阙千在自己怀中撒桥时的模样,可惜,小泥鳅身子不好,不能贪凉,只能狠心拒绝。
昨日冲动之下带他飞上墙头,多少是有些后悔的,可一时不知该如何开解那人,便任性了一回,着实有些冒险了。
听洪斌回报,唐阙千起了高热,但精神不错,陆启渊暗自松了口气。
帝后二人与自家亲侄在御花园里分蛋糕、唠家常,和和睦睦,底声细语,丝毫看不出今日朝堂上,因张御史贪墨私逃一事,永明帝勃然大怒、怒气冲天的样子。
彼时,张御史的罪证被呈于御前,桩桩件件触目惊心,满朝文武皆屏息凝神,连风穿过殿檐的声音都显得格外清晰。永明帝龙颜震怒,御案上的朱笔被扫落在地,当即下令大理寺彻查,那雷霆之怒至今仍让站在后边的大太监王宏景心有余悸。
此刻御花园中熏风拂面,芍药开得正盛,蜂蝶在花丛中翩跹,若非陛下脸上那一闪而过的凝重,谁又能想到几个时辰前的金銮殿上,曾经历过一场怎样的风波。王宏景心中暗忖,这朝堂之中,向来是这般,前一刻还风平浪静,下一刻便可能暗流汹涌,只是此刻的祥和倒也让人心头稍安。
至于广安侯参与谋反之事和乱葬岗发现的那处据点,着锦衣卫暗查,还未抬到明面上。
只是,虽未明说,该赏的还是要赏。
“陛下,”见龙心大悦,王宏景上前提醒道:“日前广宁卫献上的蜜蜡都已入库,颗颗圆润,成色透亮,您说让挑几串品相好的给陆大人选,方才老奴遣人拿来了,正在亭子外候着呢。”
永明帝:“对,差点忘了,蜜蜡暖身,渊儿你看哪串顺眼,拿走便是,朕不白吃他的点心,等郑禾回来了,船上的香料和番粮都分他一份。”
纵是无心之举,但若不是唐阙千执意买地,也不会牵动广安侯脆弱的神经,更不会心虚的在昨夜直接露出狐狸尾巴,永明帝高兴,别说赏几颗珠子,直接给那条小鱼封个官挂个虚职让他显摆一下也不是不行。
“渊儿,你派人查的怎么样了?他亲爹亲娘到底是谁?找不着人,朕不好堵言官的嘴啊。”
陆启渊还未回答,陆皇后先一步道:“四川、福建两地山高路远,派出去的人再快,估摸着也是一个刚到,一个还在路上,总得让人查实了吧?你现在问他,他怎答得出?”
永明帝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也是,朕心急了,只是那孩子身世不明,总让人心里悬着,若真是寻常官员家的孩子倒也罢了,就怕弄出误会……”
话未言明,语气中的担忧显而易见,陆皇后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温声道:“陛下放心,那孩子绝不会是唐傲老儿家的,就凭这灵巧的心思,正直的性子,也该是个有主意明辨是非的,断不会与那等狼子野心扯上关系,寻找他的亲人也不过是给外人一个交代,即便一时找不到,咱也不该对他有偏见。”
陆启渊垂眸,掩去眼底的复杂情绪。他何尝不想早日查明唐阙千的身世,给他一个安稳的归宿,只是人海茫茫,线索寥寥,此事急不得,他能做的,也只是暗中催促,希望早日传来好消息。
随后,洪斌将见到唐阙千后的点点滴滴,对方的一言一行汇报给永明帝和陆皇后,没避着陆启渊,但屏退了一般仆从,只留王宏景在身边伺候。
永明帝笑着摸摸胡须,非但不恼,反而夸奖道:“是个聪明的。”
不管那乱葬岗里到底有没有皇子,都不该是他这个尚未摆脱死囚身份的人可议论的,唐阙千既巧妙避开了皇家相关的隐秘话题,又划清了与“定国公府”的界限,更借机表露出对陆启渊的绝对忠诚。这份在复杂局势中迅速权衡利弊、精准传递立场的心智,远超寻常年轻人,倒像是在风雨里摸爬滚打多年才磨砺出的沉稳与机变。
陆皇后端坐在旁,指尖轻轻摩挲着方才唐阙千送来的那支雕花口红,深以为然地点点头,“何止是聪明,哀家瞧着,他那颗心啊,透亮得很。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显得谄媚,也没半分怯懦,小小年纪能有这般心性,实属难得。”抬眼望向亭外,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语气中不由带上几分感慨,“这般通透懂事,也不知在唐家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委屈,才能把自己打磨得如此八面玲珑,却又不失赤子之心。”
永明帝放下手中茶盏,杯盖与杯身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皇后说的是,这孩子心思重,却不阴郁,反而透着股子韧劲,像极了寒冬里傲然挺立的松柏,看着纤细,实则根基扎实,禁得住风霜,是块好料,可塑之才,若能好好引导,将来定能成大器。”
洪斌垂手立在一旁,听着帝后二人对唐阙千的称赞,心中也暗自点头,想起那少年郎虽然目不能视,却总能凭借敏锐的听觉和触觉感知周遭的一切,遇事不慌不忙,不禁也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若是个女孩子就好了,”陆皇后忽然话锋一转,“不然,说什么我也要把他许配给渊儿。”
陆启渊刚吃下一颗果子,险些噎着,也不知陆皇后是不是故意挑这个时候说话,想看他的反应。
“娘娘……”陆大人哭笑不得,“叔母……”
刚想劝皇后娘娘莫要拿他打趣,就听皇后道:“你啊,看似心思敏感又多疑,实则最是纯粹热忱,若不是当年家中发生变故……唉,有小泥鳅这般性子通透又开朗的人在身边,我还能放心些,可惜啊,那孩子偏偏是个男儿身,倒是白白可惜了这桩缘分。”
永明帝朗声大笑,“面儿都还没见过呢,就想讨去给渊儿当侄媳妇了?”
陆皇后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却也不反驳,只是眼底的惋惜更浓了几分,“渊儿也老大不小了,身边总该有个体己人照料着。这些年孑然一身,除了公务便是公务,看着都让人心疼。”
永明帝收敛了笑意,神色也变得凝重起来,“此事朕也记挂着,只是姻缘天定,强求不得。先前给他物色的几个,他都看不上,诶,渊儿你说,喜欢小泥鳅那样的不?叔叔照着他的性子给你选?”
陆启渊扶额,只觉这御花园里的气氛比朝堂议事还要让人难捱几分,他这位皇帝叔叔向来看热闹不嫌事大,婶婶更是一心盼着他早日成家,两人一唱一和,竟把话题绕到了自己的婚事上,还要扯上那只活蹦乱跳的小泥鳅。
深吸一口气,抬眼望向两人,语气无奈又带着几分恭谨:“叔父,叔母,侄儿目前并没有成家的打算,家仇未报,心中实在难安。当年父亲蒙冤之事虽已昭雪,但真正的幕后黑手仍逍遥法外,侄儿一日不将其揪出,便一日无法安心谈及儿女私情。此事还望叔父叔母体谅,待尘埃落定,侄儿自会考虑终身大事。”
体谅?体谅你大爷的!
永明帝当即一巴掌拍他后脑勺上,熊孩子又开始犯熊了,不打不行。
“那人一日抓不到,你还一日不成家了?让我怎么对得起你爹?当年把你从废墟里巴拉出来是为了让你打一辈子光棍?如今你都这般年纪了,连个知冷知热的人在身边都没有,我这心里头怎么过得去?再说了,成家与报仇本就不冲突,身边有个贤内助帮你打点家事、分担忧愁,难道不比你独自一人硬扛着强?你这孩子,就是钻进牛角尖里出不来了是吧?信不信老子明天就押着你成亲!”
“……”陆启渊想跑路了,他宁可现在去诏狱面对仇人之子也不愿继续留在这里听两位加起来八百个心眼子的长辈数落自己,根本招架不住。
永明帝武力压制,句句不离“成亲”、“成家”、“对不起你爹”、“对不起你娘”,那架势恨不得当场给他绑去拜堂;陆皇后则是软刀子割肉,一边抹着不知道怎么流出来的眼泪追忆往昔,一边细数他这些年的不易,话里话外都在暗示他该找个知心人好好疼惜自己。
陆启渊只觉得头皮发麻,脚底抹油的念头越来越强烈,可眼角余光瞥见永明帝那随时准备扑上来按住他的架势,又硬生生把这念头憋了回去。他算是看明白了,今天要是不松口,怕是连这花园都别想走出去了。
“叔父、叔母,其实……”内力震颤经脉,耳根泛起可疑的红晕,“其实我……有隐疾……”
在场诸人瞳孔巨震,王宏景和洪斌连忙告退,深怕慢走一步就得被陆大人日后寻个由头宰了。
“渊儿?”
话已出口,陆启渊反倒不藏着掩着了,在永明帝和陆皇后难以置信的目光下,侃侃而谈:“我十多岁时便发现自己只喜男,不爱女,当年随师父在山上习武,曾对一位师兄动过心,只是那时年少懵懂,不知该如何言说,待我鼓起勇气想表明心意,师兄却早已下山,娶妻生子,此事便成了我心中一道过不去的坎。后来回京入仕,见惯了官场倾轧,更觉儿女情长皆是虚妄,直到如今又见到小鱼儿,才知自己这份心思从未变过。只是他还小,许多事都不懂,我又怎能因一己之私误了他?若强行将他留在身边,岂不是毁了他一辈子?再说,他如今依赖我,或许只是出于对恩人的敬重与信任,并非男女之情。这般说来,我这辈子大约是与成家立业无缘了,还请叔父叔母莫要再为我的婚事费心了。”
御花园凉亭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
永明帝脸上的怒意僵住,方才还带着几分戏谑的眼神此刻竟多了几分探究与凝重,他盯着陆启渊泛红的耳根,又看了看他垂在身侧微微攥紧的手指,那副看似坦荡实则难掩紧张的模样,倒不似作伪。
陆皇后手中的丝帕悄然滑落,她却浑然未觉,只是怔怔地望着眼前这个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侄儿,心头五味杂陈——震惊、心疼,还有一丝连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荒谬感。这孩子,为了躲一桩婚事,竟连这种话都敢说出口,是真被逼急了,还是……她不敢再想下去,只觉得指尖冰凉,连带着心口都泛起一阵寒意。
檐角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作响,惊起几只栖息在树上的麻雀,扑棱棱地飞向湛蓝的天空,留下满园寂寥。
陆皇后终于回过神,喉间溢出一声轻唤,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颤抖:“渊儿,你……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浑话?”她弯腰拾起地上的丝帕,指尖触到冰凉的锦缎,才勉强稳住心神,目光却依旧紧锁着陆启渊,仿佛要从他平静的表象下找出半分玩笑的痕迹。
永明帝轻咳一声打破沉默,语气里的探究更浓:“渊儿,朕且问你,方才所言,可当真?”陆启渊猛地抬头,迎上皇帝锐利的视线,下颌线绷得笔直,声音虽低却异常坚定:“臣句句属实。”
“好,好,好!王宏景!”永明帝暴喝:“取朕的马鞭来!”
离凉亭有段距离的王大太监刚要抬步,就听陆皇后那边也传来一声,“将哀家的也取来!”
陆皇后的亲爹是开国上将,四个亲兄弟除了身为大哥的兄长,另外三个弟弟都是被她这个长姐抽大的,也就是现在当皇后了,不好动手了,真要挥舞起马鞭,怕不是永明帝都要绕着柱子跑。
这这这……这还能怎么办?王宏景只是个太监,奉命行事,总不能违背主子的意愿。
用最快的脚程取来两根马鞭,王宏景退出御花园外,洪斌也等在那里,不多久,就听到园内响起了“啪啪啪”的破空之声,又小半个时辰之后,陆启渊陆大人没事人一样走出御花园,告辞离开。
王宏景悄悄探头,掠过满地狼藉,却见帝后二人正笑盈盈的冲他招手,“去传钦天监的安睿进宫,另外……”
一口气连着点了七八位名声赫赫的大和尚跟老道士,永明帝犹觉不够,又扭头看向陆皇后,“要不再召两个通灵的南疆巫师,问问二哥的意思?”
陆皇后斜睨他一眼,凤目含威:“陛下是要把这御花园变成跳大神的法坛么?当务之急是先请大师们合八字,合不来就算了,若是两人合得来,想必二哥也不会计较,渊儿肯编个谎话逗咱们开心,点头答应成亲已经是天大的让步了。你这般又是请巫师又是问鬼神,反倒落了下乘,再说了,渊儿的婚事,终究是他自己的事,我们做长辈的,把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看他自己的心意和缘分吧。”
永明帝摸着下巴沉吟,觉得皇后这话有理,当即拍板:“好,就这么办,渊儿命硬,说不准就得娶个男妻,大不了以后给他房里塞几个人开枝散叶,先把能主事的定下来,那小泥鳅点子多,肯定镇得住。”
噗——
王宏景和耳力极好的洪斌不约而同的差点喷出来,两人眼睛瞪得贼圆。
莫不是今天日头大,他们被晒得老眼昏花、头晕目眩了?听听,听听,这都什么和什么?
陆大人烦不胜烦、避无可避,说自己喜欢男人,帝后二人便顺着他的意,让他直接把家里养的那条小泥鳅娶了???
太祖皇帝不会半夜跳出成孝陵,从南京一路杀过来吧吧吧吧吧……
尚不知自己已经被定下终身的唐小泥鳅:阿嚏——阿嚏——
怎么喝了药病情反而加重了?难道这具身体对猫毛过敏?
不舍的将糖糖递给陶咏,片刻后又抱回来。嗯,肯定是昨日着凉了,跟可爱猫猫没有关系,还要再撸一会儿。
小母猫亲人,脾气好,唐阙千也是个爱猫的,
一人一猫在榻上滚作一团,魏清轩原先还有些担心,见他抱着猫玩得不亦乐乎,发了汗,眉宇间的郁色也散去不少,便悄悄退了出去,叮嘱府医多关照后回了北镇抚司。
唐阙千又胡闹了一阵才问陶咏,“工地那边没事吧?”
“当然,”陶小旗坐在桌边嗑瓜子,“有事还能不知会你一声?”
“那就好。”
陶咏想了想,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为何给那些没房没地的流民吃的那般好?喂饱了,有气力干活不就行了?用得着白面馒头、猪肉粉条大烩菜么?”
唐阙千似笑非笑,“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这还用分个真假?
“先说假话听听?”
“我要买他们的命。”
“真话呢?”
“……我还没想好,只有个模糊的概念……反正应该不是坏事。”
“你要收买人心啊?”陶小旗道:“做大善人?”
唐阙千摇头,“真不好说,只能等,只能看。”
“等?等什么?”
“表急表急,日久见人心,左右不过几顿饭,我请得起,还有,人心不是给我买的,你也别点破,让他们自己猜去。”
猜猜那给他们吃白面馒头,给他们喝粟米甜粥,让他们住临时木板房里的“贵人”究竟是谁。
陶咏一开始觉得唐阙千还是在给锦衣卫买名声,后来想想又觉得不对,因为他强调的“贵人”只有一位……难道……
可是,有必要么?一群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生活在最底层的贱民罢了,他们无权无势,既不能为朝堂效力,也无法给权贵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何苦这般费心费力的讨好?
陶咏越想越是费解,这小鱼儿的举动实在透着古怪,若说那他这般大费周章是为陛下收买民心,图的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