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作品:《王负剑

    太兴三十二年八月,南陈军队攻打辽州奉兴郡,辽州刺史派兵阻截,战事焦灼。


    奉兴郡失守后,大量流民西逃,涌入春源郡。可辽西地势平坦,山川关隘甚少,战火很快便烧了过来。


    九月,春源郡守军与南陈军队交战。


    战事一起,百姓忙于避祸无法收割农田,城中粮食优先供给守城将士,短短半月里,春源郡各地打砸频发,平民们疯狂地从他处抢夺粮食财物。


    冬月初,南陈军队未能攻破春源郡重镇菱阳,于是在城外驻扎,意图以围城打援逼迫守军开城投降。


    半年之内,城里无粮可食,人们冲进官员富商家中宰杀马匹,此时百姓心中只有活命,什么治罪牢狱,都已被抛诸脑后。


    战时粮草消耗巨大,无论北燕或南陈士兵,均不分老幼四处抓捕平民回去充作军粮。辽西四方,哀鸿遍野。


    次年五月,北方大旱,无数百姓饥饿而死,疫病四起。


    太兴三十三年夏,辽西大饥。


    平民百姓易子而食,囚病弱者以作食粮。更有“一斤好肉两千里”之俗语,流民者妻作菜人,夫换路钱。


    辽州户口,几亡半数。以致,白骨垒野,臭秽满路。


    *


    黄沟村的田地错落分布在村落内外,郁琮每逢农忙季节便抽空去帮吴老耕种,秋末收成后就能分到一点米粮当作报酬。


    这日她照例在吴老的农田帮工,今年虽然大旱,村外溪流趋近干涸,但村里的水井尚能汲出些浑浊的黄水来。


    蹲在午后的田埂旁,郁琮端起陶碗大口嚼着饼子。


    “天宝,那仙女怎不来找你了?”同为帮工的同村少年问道。


    “不找才好。”郁琮咬了一口饼,知道对方话中指的是纪青鸾,“她来,我更头疼。”


    “身在福中不知福。”


    把剩下的饼塞进嘴里,仰头喝光碗底的菜汤,她放下陶碗,“快些干活罢。”


    干裂田地上的秧苗蔫巴巴地歪着,郁琮脚步顿了顿,从木桶中舀起一点水浇下去。


    同村少年道:“咱们不如回去跟吴老说一声,这眼瞧着已经活不成,水源珍贵,还是少些浪费。”


    “来都来了,做完这一日。”她继续往前走去。


    傍晚回家,郁琮脱了布鞋坐在当屋,道:“周叔,咱家的粮还够么?”


    周启答道:“省些吃,还能撑一个月罢。”他愁容满面地搓搓胳膊,“也不知旱灾何时过去。”


    家中存粮已然见底,因周启腿脚不便,郑修便偶尔进山打些野味,勉强度日。只是随着灾情加剧,山间活物也变得寥寥可数。


    “明日我去乡里的粮铺买些。”她抿了一小口水。


    “你郑叔说了他会去。”


    “谁去都一样的。”


    第二天,见郁琮要去乡里,月儿便也想去看望在乡里做工的父亲张福,于是她便驾车带着月儿一同前往平安乡。


    道路两边均是农田与矮山,村野地方人烟稀少,一路都不曾遇见旁人。


    只是那山上不同以往,林间的树木枝干远远望去白花花的一片,地表生长的杂草也都消失不见了。


    “天宝哥,你瞧山上是怎么回事?”月儿脸露疑惑。


    郁琮不解地摇头,道:“兴许都旱死了吧。”


    来到平安乡,两人先是去了粮铺,却见粮铺大门紧闭,郁琮疑惑地瞧瞧,想着还是先送月儿去见其父亲。


    途中,街上几乎没有行人,她顿觉怪异,乡里平日还是很热闹的,怎会如此反常?但她没有多想,仍是驾车向前。


    到了张福做工的裁缝铺,竟也是同样景象。


    郁琮下车上前敲门,见无人应声,便又用力捶打几下。


    过了一会儿,门后的院里似有脚步声,却没人说话。


    月儿抬手拍门,“阿耶,是你吗?”


    里面响起开锁声,一人自门缝里探头出来。对方身穿的褐色粗布衣领松垮敞开,下巴胡须杂乱地翘着,正是张福。


    他见女儿来此,神色有些慌张,“你来做什么!快回去!”


    “张叔,月儿特地让我带她来瞧您的。”郁琮说。


    “你们别在乡上停留,马上回村里!”张福紧张道,仍然没有开门。


    话音刚落,就瞥见几丈外有个壮汉正向这边走,他一把将两人扯进去,立刻将门从内锁上。


    一头雾水地看着张福,郁琮问:“张叔,您这是怎么了?”


    张福只拉着月儿往里走去,她见状跟上,三人一同进了屋子。


    铺子中只有张福一人,没有旁人身影。


    “张叔,掌柜和那两名帮工呢?”


    “都......都回老家去了。”张福的神色有些不自然。


    他无声坐了一阵,似乎没话找话道:“天宝,你此次为何来乡里?”


    “噢,家中存粮不大够,来买些。”郁琮瞧瞧这处地方,像是专给伙计住宿的屋子。


    “适才粮铺却未曾开门,街上也没人。张叔,乡里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她接着说。


    “没什么......”张福局促地抚平衣摆,“就是听闻打仗,都逃走了。”


    “打仗了?”郁琮张大嘴巴,她此前一直以为辽州不会陷入战事,这个消息超出了她的预料。


    “是啊,打了很久了。”


    心中有些慌乱,她追问:“那现下打到哪里了?”


    “我也不知。”


    郁琮坐在一边揉揉额头,既然平安乡的人都开始出逃,或许蔚县那边已然遭殃了。


    定下心神,她继续道:“可您怎么还没走?”


    张福的眼神闪躲起来,“......主家让我留在这看守铺子......许了我十贯钱。”


    郁琮没注意到他神态有异,说:“他们反正也不在这儿,不如等我买完米粮,您就同我们回村里吧。”


    “不,不能走。”张福摇头道。平安乡的人比黄沟村要多,留在此地尚且有口吃的,若是回黄沟村,没多久便要活活饿死。


    郁琮没有再劝,起身走向后院想要四处看看。


    见她去后院,张福立马冲出来将其拉住,“你在屋里好生待着,我去做饭。”


    “还早着呢,张叔。”


    “待做好便差不多到时辰了。”


    被对方赶回屋里,她坐在桌边侧头瞧着月儿,“你阿耶有些奇怪。”


    “有么?”月儿许久未见父亲,只顾着高兴,不曾留意到张福的异样。


    望向窗外天色,郁琮打算在平安乡住上一夜,明日再去粮铺瞧瞧。


    锅中的炖肉声咕噜噜地响着,张福木愣地站在灶台前。存下的口粮还够两天,但今日月儿和天宝一来,便只够一天了。


    灶台边立着一个布袋,丝丝血迹顺着底部渗出,已经干涸。


    “张叔,我来帮你打打下手。”


    听见郁琮的声音,他身体猛地弹起,小腿碰倒那布袋子,从中滚落出一枚玉扳指。


    张福急忙快步把郁琮推出去,怒道:“说了不要过来,回去!”


    被他突如其来的发怒吓到,郁琮连道:“好好,我回。”


    月儿见她折返回来,笑道:“天宝哥,我方才说的可对?阿耶定不会让你帮忙的。”


    “那咱们等着吃便是。”她靠近月儿坐下。


    等了一阵,张福端进来一大碗炖肉,三只陶碗。


    “嚯!难怪您不愿回村里!”郁琮惊讶感叹道。


    她端起碗,刚要拿筷子去夹,胃里忽然毫无预兆地泛起一股酸水,烧得心慌。


    深吸几口气,依然难受得紧,便放下了筷子。


    “天宝哥,你怎么不吃?”


    “你们吃,我不大舒服。”


    张福抬眼瞄她一下,并未作声,低头吃起肉来。


    “张叔,咱们晚上如何睡?”坐在一旁无事,郁琮便问起就寝的安排。


    “你同我睡一间,月儿睡掌柜那间。“


    回头看看屋内,郁琮道:“这床如此狭窄,咱们挤得下么?我瞧隔壁还有空屋呢。”


    “你就同我睡。”张福担心她夜晚逃走,坚持要她睡在此处。


    她撇撇嘴,“好吧。”


    *


    第二天一早,郁琮仍是没有胃口,她想着车上还有几张饼子,等回去的路上再吃也好。


    “张叔,可否帮我打开门锁,我去粮铺瞧瞧他们开门没有。”她说。


    张福伫立在屋内许久,内心犹豫不决。


    “张叔?”郁琮走过来抬手在他眼前晃晃。


    “哦......”张福回过神,不再犹豫。他从床头拿过钥匙,“我带你过去。”


    “我知道路的。”


    他没有理会,又叫住月儿,“这钥匙你拿好,我们出去之后你就把门锁上,生人敲门万不可应声。”


    月儿接过来,“我知道了,阿耶。”


    一出裁缝铺,郁琮便傻眼了。


    “车呢!”


    门外空空荡荡,昨日所驾马车连同那匹马已经无影无踪。


    原地转了几圈,街上一眼望尽。她双手叉在腰间,整个人气得咬牙切齿。


    “哪个王八蛋偷老子的马车!”她气愤地来回踱步,“不行!必须报官!”


    张福却拉住她,“报官要去县里,买完粮再去也不迟。”说完折回院子,推出一辆板车,“待会儿米粮放在这便好。”


    随他向粮铺方向走去,郁琮口中嘟囔着:“没了马车,粮食要如何带回去......”


    “那便把板车借你,你往后再还。”


    她叹了口气,似乎也只能如此。


    到了粮铺门前,依然是大门紧闭,郁琮皱皱眉,却见张福走向旁边小巷,冲她招招手。


    “这里是......?”


    “后门。他们家也有人留下看铺子。”


    张福抬手敲门,两短一长的敲击声过后,小门缓缓打开。


    一双眼睛穿过狭窄缝隙向外谨慎瞧着,张福上前埋头与那人悄声道:“换口粮。”


    那人闻言,打开门,“进来吧。”


    张福回身向郁琮说:“可以进去取粮了。”


    她点点头,“好。”


    谁知,脚才刚刚迈过门槛,郁琮的后脑瞬间剧痛,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 1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