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并肩作战

作品:《黄河畔的青春岁月

    --------------


    第二章的清晨,天还未亮,张茉茉便被窑洞外急促的脚步声惊醒。她披衣起身,透过窗缝望去,只见习京墨正率领一支测绘队,队员皆身着军装,背着精密仪器,在黄河岸边的土坡上快速移动。测绘仪在晨曦中反射出冷光,习京墨手持望远镜,不时在军用地图上标注着什么。


    “张同志,过来。”习京墨的声音穿透晨雾,他指着地图上一条红线,“昨日暴雨后,黄河水位上涨,原渠线需调整。我们计划在此增设一道防洪堤,既能稳固水渠,也可抵御汛期。”他说话时,手指关节因常年握笔和器械而泛出粗茧,却稳如磐石。


    张茉茉凑近地图,瞳孔微缩——习京墨的规划竟与她的构想不谋而合。她昨夜反复推敲的方案,对方已用军事测绘精准呈现。她忍不住问道:“你们军区早有此计划?”习京墨未直接回答,只道:“水利与边防息息相关。黄河若溃,下游数县皆危。此番调派,既是助农,亦是练兵。”


    两人正商议间,王老汉气喘吁吁跑来,满脸焦急:“茉茉,赵大根家的麦田遭了雹灾!冰雹砸烂了苗子,老赵正蹲在地头哭呢!”张茉茉心头一沉,与习京墨对视片刻,两人同时迈步奔向受灾田地。


    田里景象惨烈:冰雹如拳头大小,砸得麦苗东倒西歪,土壤布满坑洼。赵大根瘫坐在地,捶地嚎哭:“这日子没法过了!水渠刚通,又遭天灾……”张茉茉蹲下身,仔细检查残苗,发现部分根系尚未受损。她迅速掏出技术手册,翻至“灾后补救”章节,声音沉稳:“赵叔,别急!雹灾虽重,但苗根未死。若能立即补种,再施草木灰防菌,半月后还能追回半收!”


    习京墨已调来测绘队的军用卡车,车上载有备用种子与农具。他转身对队员下令:“第一分队协助补种,第二分队巡查堤坝隐患。”军人行动迅捷如风,锄头翻土声与口令声交织,田间瞬间化作战场。张茉茉与习京墨并肩劳作,他握锄的力度与角度竟与她所学的农技标准分毫不差。她瞥见他额角的汗珠滴落黄土,心中莫名生出一份踏实。


    午时,□□闻讯赶来,目睹军民协作的场景,眼眶发热:“这才是真正的‘军民一家’!茉茉,京墨同志,你们这法子得推广全县!”张茉茉提议:“书记,趁此机会,咱们成立‘互助合作社’如何?各队资源共享,遇灾互援,农闲时还可集中培训新技术。”习京墨点头补充:“军区可提供部分器械与培训教官,若遇大型灾害,可启动军民联合应急机制。”


    □□当即拍板,合作社挂牌仪式定在三日后。张茉茉与习京墨连夜起草章程,油灯下,两人的笔尖在纸上交错划过,如共舞的蝶。习京墨的军用钢笔字迹刚劲如铁,张茉茉的笔迹则柔中带韧,偶有修改,她便用指甲轻轻刮去错字,那动作透着股书生气的俏皮。习京墨瞥见,嘴角微扬:“张同志,你这改字手法倒是独特。”张茉茉耳尖微红,却故作镇定:“总比用橡皮省事。”


    挂牌当日,红旗公社广场挤满了各队村民。张茉茉站在土台上,手中握着父亲赠予的钢笔,声音清亮:“乡亲们,互助社不是空口号!咱们要学新种法,用新工具,更要学互助精神!习同志的军区测绘队,将免费为各队规划水利,咱们的麦子,不仅要种活,更要种壮!”台下掌声雷动,赵大根带头喊:“跟着茉茉和习同志干,准没错!”


    合作社运转后,张茉茉与习京墨分工明确:她主抓农业技术推广,他负责工程与组织协调。习京墨引入军区“模块化施工”理念,将水利建设拆解为标准化流程,村民经培训后,效率倍增。张茉茉则带领妇女组建“农技小组”,试验母亲寄来的抗旱小麦种子,在实验田里反复记录数据。两人常于黄河堤岸碰头,交换进展,习京墨的军事地图与张茉茉的农技手札,渐渐拼凑出一幅西北振兴的蓝图。


    然而,挑战接踵而至。某日,张茉茉在实验田发现新苗染病,叶片发黄蜷缩。她心急如焚,连夜写信向母亲求援。信刚封好,习京墨便带着一名军医赶来:“军区卫生队检测到附近水源有污染迹象,恐与上游工业排污有关。”张茉茉一震——农业问题竟牵涉环保与政治博弈。


    次日,张茉茉与习京墨联名向县里提交报告,附上实验数据与军医的检测样本。习京墨调动军区关系,直接联系环保部门,施加压力。两周后,县里联合军区召开紧急会议,责令污染工厂整改,并拨款治理河道。张茉茉在会上据理力争:“土地病了,人便无粮;水源脏了,河便成祸!治污不是单部门之事,需军民共治,农工协同!”


    此事震动全县,张茉茉与习京墨的名字,开始在陇西官场与民间流传。某夜,张茉茉在窑洞整理数据,习京墨忽然来访,手中竟捧着林婉清教授的回信,信中附有新型生物防治方案。他道:“军区科研所已启动合作,你母亲的方案将纳入西北农业改良计划。”张茉茉惊喜抬头,却撞入他深邃的目光。习京墨喉结微动,欲言又止,最终只道:“明日,我带你去军区基地,看看我们的‘黄河卫士’训练营。”


    次日,张茉茉首次踏入军区营地。训练场上,士兵们正模拟抗洪抢险,沙袋垒成堤坝,口号声震天。习京墨领她至指挥中心,墙上挂满西北地形图,红蓝标记交错如棋局。他指着其中一片区域:“这里计划建军民联防站,集水利监控、灾害预警与军事哨所于一体。张同志,你的农业数据,将是布局的关键。”


    张茉茉凝视地图,忽觉肩上一暖——习京墨正将一件军用棉袄披在她肩头,陇西的夜寒刺骨,棉袄却带着体温。他声音低沉:“单打独斗,水利是渠,农业是苗;军民携手,便能织成网。”张茉茉心跳如鼓,却转头望向窗外黄河,月光下,河水如银带蜿蜒,仿佛已预见未来的奔腾。


    ---------------


    归途,两人并肩走在黄河堤岸,习京墨忽然停步,从口袋掏出一枚铜质星徽,是军区工程处的勋章。他郑重别在张茉茉军装胸前:“这枚星,本该属于你。”张茉茉指尖触到冰凉的金属,抬头时,习京墨的眼中已燃起火光:“茉茉,我们不仅是战友,更该是……同生共长的根系。”


    黄河水在脚下轰鸣,张茉茉握紧胸前的星徽,望向远方。她深知,这场改造西北的战役,才刚点燃第一簇星火。而身旁那人,将是与她并肩照亮黑夜的永恒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