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权威的崩塌”第二阶段完成
作品:《SSSSSS神医》 他下意识地看向手术室观察窗外。林舟就站在那里,穿着隔离衣,平静地看着这一切。
高世军深吸一口气,对着对讲机下令:“通知家属,更改手术方案。转为右肺上叶根治性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
他放下对讲机,整个人脱力一般。他行医三十年,第一次感觉到一种发自骨髓的寒意。如果不是林舟,他今天就会按照常规,关上一个“早期癌症”患者的胸腔,然后亲手把他推向死亡的深渊。
手术结束后,高世军和闻讯赶来的宋致远在更衣室里相遇。两人都没有说话,沉默地换下手术服。
宋致远先开口,他的声音干涩:“基因检测结果也出来了。是RET基因融合。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突变,对常规化疗不敏感,但有对应的靶向药。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术后辅助化疗等于白做。”
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后怕与震撼。
他们一起走出更衣室,林舟正等在外面。
宋致远走到林舟面前,他没有道歉,也没有说感谢。这位骄傲的肿瘤科权威,只是深深地看着林舟,然后郑重地、一字一顿地问道:“林主任,你是怎么‘看’到的?”
高世军也走了过来,他拍了拍宋致远的肩膀,替他问出了更深层的问题:“林舟。你这种能力,能不能用在……早期筛查上?在影像学还发现不了任何东西的时候。”
【恭喜宿主,以无可辩驳的实力,打破了专科壁垒与资历偏见。你用事实证明,真正的医学,是所有学科面向生命的殊途同归。任务“权威的崩塌”第二阶段完成。】
【检测到顶尖专家的主动合作意向。新的任务已生成:“医学的未来——超早期肿瘤筛查体系的构建”。宿主,你准备好,从治疗者,变成一个未来的定义者了吗?】
更衣室外的走廊灯光冰白,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宋致远的问题,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一种对未知领域的探求。高世军的补充,则将这个问题推向了一个让所有现代医生都为之颤栗的层面:在一切发生之前,预知一切。
林舟没有立刻回答。他能感知到两位顶尖专家内心翻涌的巨浪,那是旧有世界观崩塌后的震撼,也是窥见新大陆的渴望。
“我无法准确描述我‘看’到的过程。”林舟的回答很坦诚,“它不是视觉,更不是听觉。如果非要比喻,那是一种信息流。每个生命体,甚至每个细胞,都在无时无刻不向外辐射着自身状态的信息。我只是恰好能够接收并解读其中一部分。”
他顿了顿,继续解答高世军的问题:“至于早期筛查……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它的耗费极大,对我个人而言,对一个城市所有人口进行无差别筛查,目前还做不到。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建立一个体系,来验证和应用这种筛查的结果?”
高世军和宋致远对视一眼,他们听懂了林舟的言外之意。这不是一个人的超能力表演,林舟在思考的,是如何将这种能力转化为一个可靠、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学体系。
高世军这个行伍出身般硬朗的汉子,忽然做了一个让林舟都有些意外的动作。他对着林舟,郑重地躬身,幅度不大,却分量极重。
“MDT会上,是我狭隘了。我为我的无知和傲慢,向你道歉。”
宋致远没有鞠躬,但他向前一步,扶住了高世军的肩膀,这本身就是一种表态。他看着林舟,开门见山:“林舟,我们两个老家伙商量了一下。我们想正式邀请你,担任我们肿瘤科和心胸外科的‘特聘诊断专家’。以后,我们科所有重要的、拿不准的病例,我们希望你能第一时间参与进来。”
“我同意老宋的提议。”高世军直起身,“但这还不够。这太零散了。你救了庞贝病的孩子,搞了个林舟基金。我觉得,医院内部也需要一个‘林舟’。”
林舟有些不解。
宋致远加以说明:“我们的意思是,不能总是让你一个人单打独斗,东奔西跑。医院应该为你,也为所有疑难杂症患者,建立一个正式的平台。一个由你主导的,整合全院最顶尖资源的‘疑难病例会诊中心’。”
院长办公室。
刘伟听完宋致远和高世军的提议,手中的保温杯停在半空。他看看这两个院里最资深、也最骄傲的科室主任,又看看坐在旁边一直没怎么说话的林舟,一时间感慨万千。
“你们是说,成立一个以林舟为核心的,跨科室的常设诊断中心?”刘伟确认道。
“对!”高世军说得斩钉截铁,“就叫‘林舟疑难病例会诊中心’!我觉得这个名字就很好,一听就知道是谁的地盘,谁说了算!”
“老高,别这么粗俗。”宋致远纠正他,然后对刘伟说,“院长,我们的想法是,这个中心可以效仿林舟医疗基金的运作模式,公开、透明、高效。由林舟担任中心主任,我们这些专科主任作为顾问。它不隶属于任何一个科室,直接对您负责。它的唯一目标,就是攻克那些常规流程下无法解决的疑难重症。”
刘伟怦然心动。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这不仅仅是第一医院的荣耀,这可能是改变华夏,乃至世界医疗格局的一步棋。
“这个想法……非常好!”刘伟刚要拍板,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院长,您找我。”赵副院长笑呵呵地走进来,他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好像是来汇报工作的。他看到宋致远和高世军都在,略显诧异,但很快就恢复了那副标准的笑脸,“哟,宋主任,高主任,都在呢。正好,关于下季度各科室预算的初步方案出来了,我正要跟院长汇报。”
刘伟摆摆手:“预算的事先放一放。来得正好,你也听听。宋主任和高主任提议,在院内成立一个‘疑难病例会诊中心’,由林舟主任牵头。”
赵副院长脸上的笑意凝固了一瞬,快到几乎无法捕捉。他很快接话,而且是满口赞誉:“好事啊!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林主任的能力全院有目共睹,能把他的能力制度化、平台化,是我们第一医院的福气,也是广大患者的福气啊!我个人,是百分之百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