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你的依据是什么?
作品:《SSSSSS神医》 这股声音很细微,却带着一种极不和谐的紊乱。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一股动脉血流,没有经过正常的毛细血管网,就直接灌入了一条被异常增粗的静脉。这种巨大的压力差,在交汇处形成了一个微小的漩涡,发出了持续的蜂鸣。
他还感知到了一种“撕扯感”。那条被强行灌注的静脉血管壁,正在被超越其承受极限的血流压力拉扯着,周围的脑组织和神经,都因此受到了压迫。
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当婴儿平躺时,重力导致颅内静脉回流变慢,这个畸形血管团的压力会瞬间增高,压迫感加剧,所以他会哭得更厉害。当被竖直抱起时,静脉回流顺畅一些,压力略微减轻,哭声也会随之减弱。
一切都对上了。
林舟直起身,睁开了眼。
“林主任,怎么样?”孙丽急切地问。
林舟看向她,平静地给出了诊断:“婴儿患有颅内动静脉畸形,位置很深,靠近大脑大静脉。”
死寂。
这个诊断名词让整个儿科医生团队都愣住了。
“什么?”副主任第一个表示了质疑,“不可能!动静脉畸形?头颅CT报告是正常的,未见任何占位性病变和血管异常!”
“是的,林主任。”另一位主治医生也说,“这种病极为罕见,而且CT平扫很难漏诊。如果真的有,影像科的报告上一定会提。”
孙丽的表情也充满了困惑。“林主任,您……您做出这个诊断的依据是什么?”
“我的依据,就是他的哭声,和他对体位的反应。”林舟指了指孩子,“还有我刚才听到的东西。”
听到东西?
这算什么依据?在场所有人都觉得这太过玄妙,已经脱离了现代医学的范畴。
“林主任,这不是开玩笑的。”副主任的语气变得严肃起来,“颅内动静脉畸形是需要开颅手术的重症,我们不能凭感觉就下诊断。”
孩子的父母刚刚燃起的一点希望,瞬间又被浇灭了。他们看着林舟,又看看其他的医生,脸上写满了无助。
“我不需要你们凭感觉。”林舟没有理会质疑,他直接下达指令,“把便携式高分辨率彩超机推过来,用新生儿专用的高频探头。”
几分钟后,一台精密的仪器被推到了病房。
“林主任,我们已经做过颅脑超声了,也是正常的。”操作超声的医生小声提醒。
“按我说的做。”林舟走到机器旁,“探头对准前囟,不要用常规扫查模式,打开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医生依言操作,屏幕上出现了大脑结构的黑白影像。
“看到了吗?血流信号是正常的。”副主任指着屏幕说。
“探头向下倾斜十五度,向右侧移动三公分,深度调到五公分。”林舟没有看他,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仿佛能透视到更深的地方。
超声医生犹豫了一下,还是按照他的指令调整了探头的位置和角度。
就在探头移动到指定位置的瞬间,屏幕上,原本平静的血流图像突然变了。
一片五彩斑斓的,如同马赛克一般的紊乱血流信号,猛地出现在屏幕中央!那是一团纠缠在一起的异常血管,红色的动脉血和蓝色的静脉血混杂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湍急的漩涡。
“这是……”操作超声的医生手都抖了。
“把频谱多普勒放上去,测一下流速。”林舟继续指挥。
当频谱多普勒的光标精准地放置在那团马赛克上时,机器发出了刺耳的蜂鸣,屏幕上显示出一个惊人的数字。
“搏动指数……低阻高速血流……这是典型的动静脉瘘信号!”超声医生惊叫起来。
证据。
这就是林舟需要的,现代医学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据。
整个病房里,再也没有人说话。孙丽和她的团队,死死盯着屏幕上那片致命的“马赛克”,脸上全是震惊和后怕。
他们差一点,就把一个患有致命脑血管畸形的孩子,当成“不明原因哭闹”给耽误了。如果不是林舟,这个孩子最终的结局,可能是颅内出血,或者心力衰竭。
孙丽转过身,对着林舟,深深地鞠了一躬。“林主任,谢谢你。你救了我们整个儿科,也救了这个孩子。”
林舟接受了她的感谢。
他看向那对已经喜极而泣的父母,然后下达了最后的指令。“立即联系神经外科和介入科,安排急诊会诊。准备血管造影,必要时进行栓塞术。孩子的时间不多了。”
随着他话音落下,整个儿科团队如同上了发条的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
“林主任,求求您,救救我儿子……”
林舟的办公室里,一个妇人跪在地上,重复着这句话,她的哭声已经沙哑。旁边的男人扶着墙壁,整个人呈现一种被抽空了的灰色,一言不发。
高源和张岚站在一旁,不知如何是好。
“您先起来。”林舟绕过办公桌,试图扶起妇人。
“我们去了三家医院,都说有药,但是我们付不起。”妇人死死抓着林舟的裤腿,“一年两百万,我们就是把房子卖了,把自己卖了也凑不齐啊!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肌肉一点点萎缩,最后呼吸都不能了吗?”
男人终于开口,每个字都无比沉重:“他才十二岁。病名叫庞贝病,一种罕见的遗传病。特效药是唯一的希望。”
这是一种残酷的现实,希望就在那里,被标上了无法企及的价格。
林舟没有再劝说,他回到座位,拿起电话。
“周律师吗?是我,林舟。”
“林主任,有什么吩咐?”电话那头的声音干脆利落。
“林舟医疗基金会,第一笔救助款,现在启动审批流程。患者,陈阳,十二岁,诊断为庞贝病,需要特效药‘美而赞’进行酶替代疗法,年费用约两百万。所有费用,由基金会全额承担。我需要你立刻处理所有法律和财务文件,确保药品能在二十四小时内进入第一医院的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