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举报
作品:《SSSSSS神医》 说完,他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护士站安静了几秒钟,然后,几个年轻护士的眼睛里,开始冒出光来。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一间昏暗的公寓里,陈国强挂断了电话。电话是赵副院长的一个亲信打来的。
他慢慢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车水马龙。被开除后的这段时间,他老了十几岁。
“林舟……叙事诊断学……”他咀嚼着这几个字,脸上浮现出一种扭曲的嫉妒和怨毒。“数据提升百分之二十……刘伟力保他……”
他拿起手机,拨通了一个许久未曾联系的号码。
“喂,老同学,我是陈国强。对,第一医院那个……帮我个忙,我想见见卫生系统的纪检组长,就说,我要实名举报第一医院急诊科存在重大医疗安全隐患。”
第一医院最大的会议室,座无虚席。
气氛庄重而压抑。
这是一场全院级别的多学科会诊,MDT。主持会议的是医务处主任,参会的则是来自心内科,神经内科,消化科,肾内科,乃至风湿免疫科的各位主任和副主任医师。
急诊科的席位上,林舟,张岚,高源正襟危坐。
他们面前的电子屏上,显示着一个62岁男性的基本资料和长达五年的病史摘要。
反复低热,游走性关节痛,间断腹痛,乏力,体重下降。患者在第一医院的各个科室间兜兜转转换了五年,做了能做的所有检查,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每个科室都能找到一点支持自己专科疾病的证据,但又无法解释其他的全部症状。
心内科主任刚介绍完情况,会议室厚重的木门被推开。
院长刘伟陪着赵副院长走了进来。
所有人的动作都停滞了一下。这种级别的会诊,通常副院长不会亲自到场。
但更让人群骚动的是跟在赵副院长身后的那个人。
陈国强。
他穿着一身熨帖的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虽然面容憔悴了一些,但整个人透着一股沉淀后的平静。
他不是被开除了吗?
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王建也在场,他作为急诊科副主任,坐在另一侧,他的脸上先是惊愕,随即转为狂喜。
赵副院长走到主位坐下,清了清嗓子。
“同志们,今天的这个病例,院里非常重视。一个病人在我们医院看了五年,都搞不清楚是什么病,这说出去,是我们整个第一医院的耻辱。”
他的铺垫很长,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陈国强身上。
“为了攻克这个难关,我特地请回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来给我们指导指导。”赵副院长伸手,引向陈国强。“陈国强同志,虽然已经不在一线岗位了,但他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是我们医院宝贵的财富。今天,就以特邀专家的身份,参与我们的讨论。”
会议室里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更多的是窃窃私语和交换的奇异表情。
陈国强微微欠身,算是致意,然后坦然地在赵副院长旁边坐下,那个位置,比在场任何一个科室主任的位置都要尊贵。
一场纯粹的学术讨论,瞬间变了味道。
“好了,我们继续。”赵副院长发话。
消化科主任开始补充病人的消化系统症状,言辞间充满了不确定性。
等他说完,陈国强开口了。他没有看面前的病历资料,而是环视全场。
“我听了半天,感觉很痛心。”
他一开口,就奠定了批判的基调。
“心内科只关心他的心包有没有积液,神经内科只检查他的神经反射,消化科盯着他的肠镜报告。你们把病人切成了一块一块,心,肝,肺,脑……但,人呢?那个完整的,活生生的人,在哪里?”
这番话让几个科室主任的脸有些挂不住。
陈国强继续说,他的音量不高,却带着一种久居上位的压迫感。
“我听说,现在急诊科很时髦,在搞什么‘叙事诊断学’。”
他终于把矛头对准了林舟。
“讲故事,听病人讲故事。很新潮,很有人文关怀。但是,同志们,医学是科学,不是文学!我们不能靠病人的家庭关系,靠他儿子昨天有没有皱眉头来下诊断。这是对病人的不负责任!”
高源的身体瞬间绷紧,他想站起来反驳。
林舟的手在桌下轻轻按住了他。
林舟没有抬头,他仿佛没听到陈国强的指控,只是专注地,一页一页翻动着面前厚达半尺的纸质病历。这些是过去五年,这个病人在医院留下的所有记录。
王建的脸上全是幸灾乐祸的表情。他盼着这一天,盼了太久。
陈国强看到林舟没有反应,攻势更盛。
“林主任。”
他直接点了名。
“你是现在的急诊科代理主任,对于这个病例,你有什么‘故事’要分享吗?或者,你‘感觉’他得了什么病?”
“感觉”两个字,他咬得特别重。
整个会议室的空气都凝固了,所有人的焦点都落在了那个埋头看资料的年轻人身上。
这是新旧两代急诊科主任的第一次公开对决。
林舟终于停下了翻阅的动作。
他抬起头,却没看陈国强,而是看向主屏幕上的病人信息。
他闭上了双眼。
整个喧嚣的世界瞬间远去,他的感知沉入一片深海。他“听”到了。不是某个器官的哀鸣,而是一种遍布全身的,细微的,持续不断的“摩擦声”。
那声音来自关节的滑膜,来自腹腔的腹膜,来自心脏的心包……所有这些地方,都在发出一种“干涩”的,被慢性炎症反复灼烧后的“沙沙”声。
这是一种系统性的问题。
林舟睁开眼,重新回到现实。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将刚才感知到的信息与他刚刚看完的五年病历进行匹配。
一个个被忽略的细节,被他从浩如烟海的信息中抽取出来。
陈国强见他不说话,以为他被问住了,脸上浮现出一抹得意的表情。
“看来林主任也没什么头绪。也难怪,毕竟年轻。处理这种复杂病例,看的不是一两次的灵光一闪,而是几十年的经验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