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寒门
作品:《寒门科举:举族供我踏青云!》 爹娘像得胜归来的将军一样,带着余澈,兴高采烈的回家。
余澈第一次看到自家小院。
屋顶铺的是茅草,土墙撑不起屋顶,前后用几根木头撑着,格子窗开向院子。
竹子做的院墙很矮,拦一下土鸡什么的。
难怪会被余坚欺负。
真是穷得叮当响。
余澈前世察言观色的能力,并没有随着穿越而消失。
他屁颠屁颠的跟着爹娘,进了房子。
里面就三间屋,一间堂屋,他和爹娘各一间睡房。
屋里很暗,余壮烧柴,火光把屋子照亮。
“我上山挑根木头,给儿子做个书箱。”
余澈想起来,在这个时代,书生用的都是木制或竹制的便携式小箱子。
自己才七岁半,哪背得动那玩意儿啊。
于是,余澈边比划边道:“木箱太沉了,我要用布的,随便什么布都成。缝成一个口袋,两边再缝上带子,我能挂在脖子上。”
慕氏做惯了针线活,看余澈那么一比划下就懂了。
“你这小子,刚有点出息就指使老娘。”慕氏嘴里嗔骂着,脸上却是带着笑,回睡房翻出一块麻布,借着火光,飞针走线。
很快,一个书包就在慕氏手中成形了。
余澈看着书包,仿佛回到自己前世的童年,眼泪差点出来了。
没想到,自己还有再读书的机会。
当慕氏把书包递来,余澈兴奋的挂在脖子上,试了一试。
哎,刚刚好。
“谢谢娘。”余澈美滋滋的。
慕氏摸了摸儿子的头,语重心长:“好好读书,给娘争口气!”
看着慕氏十分粗糙的双手,余澈认真的点头。
在一旁的余壮也很高兴,上下打量着自己儿子,猛然发现,儿子脚上穿的还是草鞋。
“唉呀,”余壮一拍大腿,“我明天扯一点布,给儿子做一双布鞋。”
“不用了。”余澈笑道,“走山路,穿布鞋不方便。”
余壮摆了摆手道:“那就放在书包里,到村塾再换,读书人哪能穿草鞋。”
余澈感到爹娘愧疚的心态,便开玩笑:“爹,现在用不上,将来我中了秀才,要穿生员服,再扯布不迟。”
“我的儿子长大了,懂事了。”余壮高兴的差点哭了。
慕氏却已经流出泪来。
望着这一世爹娘,余澈感慨万千。
常言道: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余澈没料到,自己竟重新从稚童开始成长,还体会到家的温暖。
这种感觉,真好。
次日。
余澈早早起床,吃难吃的早食,挂上书包。
走出院子,跟着余坚、余浚父子,到村塾读书。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
凡是有点家底的宗族,往往会由族里一个或几个人凑在一起开办私塾。
是以,余家开办了村塾。
村塾的位置,便在路上村的最西面,背靠一条小河,被一片青翠的竹林环抱。
竹林外,小河畔,则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柳树。
余澈一边走路,一边欣赏景色,全然不理会余坚父子投来的异样眼光。
——第一次看到,读书人穿着草鞋进学的!
到了村塾,余浚先去了学堂。
余坚则带着余澈,到后院拜访夫子。
一个模样在四十岁左右,身穿儒士长衫的中年男子,刚好从屋里出来。
瞧见余坚,那男子作揖道:“余兄,怎么亲自来村塾?”
提起这件事,余坚既心酸又无奈:“计兄,我是奉族长之命,送一个童子到村塾蒙学。”
“哦?”男子看向余澈,上下一打量,以貌取人的毛病犯了。
虽说长得干干净净,前来蒙学,一没带书箱,二没穿戴整齐,有辱斯文!
余坚看在眼里,又故意来了一句:“族长特许,他不用开蒙,而是从四书五经开始学起。”
古板男子一听,就更生气了。
自己蒙学三年才把千字文、韵府群玉掌握,眼前男孩凭什么一进学就读四书五经。
偏偏余坚在一旁,又煽风点火:“族长是看他有才,千字文只看一遍就全部记住。”
余澈静静地看他表演。
在他眼中,余坚此时就是挑唆林冲火并王伦的吴用。
而余澈之所以任余坚挑唆,则是为了利用这个机会,继续强化自己的‘天才’人设。
所以,余澈假装不明就里,傻乎乎的‘嗯’了一声:“夫子,是有这么回事。”
这话声音不小。
不仅夫子听到了,坐在学堂的学子们,也都听到了。
众人闻声望来,随后面面相觑。
过目不忘,谁?这小子么?
荒谬!
“哈哈哈哈……”
学子们互相对视,都笑了起来。
就连男子都在错愕后,跟看傻子似的看向余澈,摇了摇头:“小小年纪就学会撒谎。”
余澈假装很急很急,“我说的都是真话,不信的话,夫子可以问余老爷。”
“是,是这样的。”余坚笑道,“祠堂里,族人都看见,只是不知道他是不是之前就学过。”
“我没学过。”余澈把头一昂。
有那么一瞬间,他甚至快要‘哭’了。
当然这只是做个样子,目的很简单,让夫子来考他。
不考,怎么知道他的优秀呢!
夫子果然上当,“好啊,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就考一考,如果你通过,就可以学四书五经。”
“请夫子出题。”余澈一抹‘眼泪’,倔强的作揖。
夫子随手拿起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写了一个字,“你既然看过千字文,告诉我,这个字念什么。”
“念‘墨’,墨悲丝染,诗赞羔羊。”
夫子还故意给了提示,余澈自然来了一招顺杆爬。
夫子眼前一亮,又写了这个字:“这个呢?”
“念‘乐’,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余澈没有半点停顿。
这让夫子更是喜欢,不会吧,这个小地方竟有凤凰?
他赶忙写了一个字,“这个!”
“弦,弦歌酒宴,接杯举觞。”余澈回答的很利索。
此后,夫子每写一个字,余澈都能答上来。
余坚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早知道,就不来这一出了。
最后,夫子笑呵呵的扔掉树枝,“好,很好。千字文都掌握,接下来要学《幼学琼林》和《龙文鞭影》,都学会了,我就准许你学四书五经。”
“是,夫子。”余澈恭敬的作揖。
虽然没能接触到四书五经,但有那两本蒙学读物,说明大雍有完备的科举制度。
这对于余澈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他相信,凭借一身的才华,一定能够在这陌生的王朝——
混出个名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