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伤心欲绝
作品:《古代狩猎,养活绝美姐妹花!》 苏婉卿整个人都僵住了。
巷口的王婆婆……在她离家前两年就过世了。
还有额角,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额角,那里曾有一道浅浅的疤。
是她的疤。
“我……”
夏楚站直了身子,又恢复了那副闲散模样。
“去试试就知道了。看看你那个好‘弟弟’,怎么给你圆这个梦。”
没等苏婉卿去赵王府,赵王府的人却先找上了她。
来人把她堵在回廊下,皮笑肉不笑。
“小姐,您这差事办得,王爷很不痛快。”
那人慢条斯理地掸着袖子上并不存在的灰尘。
“再交不出像样的东西,您弟弟那碗吊着命的药,怕是说断就断了。”
苏婉卿攥在袖中的手,指甲嵌进肉里。
来人又往前凑了半步,声音压得更低。
“哦对了,王爷还让小的给您带句话。您弟弟,最近总念叨着想见您一面呢。”
那人走了,苏婉卿却还站在原地,周遭的一切都消失了。
当晚,夏府书房的门被悄无声息地推开。
苏婉卿闪身进去,背靠着门板,连呼吸都停了半拍。
清冷的月光斜斜地打进来,刚好照亮了书桌一角。
桌子上的图纸摊着,上面朱笔批注,勾画的线路与城防标识清晰可见。
是京畿布防图。
苏婉卿立刻扑了过去,刚碰到那图纸粗糙的边缘——
“在找什么?”
门边响起一道人声,却吓得她一哆嗦。
震惊之下,那卷图纸从她发软的手里滑落,掉回桌面。
夏楚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盏灯笼。
昏黄的光晕在他脚下铺开,把他的影子在地上拉得又长又淡。
“我……我路过,见大人书房的灯……”
她后面的话都卡在喉咙里,这借口烂得她自己都不相信。
夏楚走进来,把灯笼搁在窗台上。
他拿起那张图纸,看都懒得看一眼,随手就扔进了墙角的火盆。
“哦?”
火苗“呼”地一下窜起老高,瞬间便吞没了那卷图纸。
“我还当是前天那份螃蟹宴的菜单,落在这儿了。”
夏楚的声音平平淡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苏婉卿盯着那跳动的火焰,再也待不下去,转身就往外跑。
路过门框的时候,踉跄了一下,她还是头也不回地逃进了夜色里。
也不知在外面游荡了多久。
等她回过神,人已经又回到了夏府的书房门口,身上满是夜露的寒气。
这偌大的京城,除了这个刚刚让她无地自容的地方,竟没她能去的地儿。
夏楚就坐在里面,换了身常服,正慢条斯理地烹着茶,好像根本没挪过窝。
茶香袅袅,衬得她一身狼狈。
他抬了抬手,将一杯茶推到对面的空位上。
“回来了?”
“我还以为你打算在外面待一晚上呢。”
苏婉卿嘴唇动了动,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坐。”
她被抽了线的木偶一般,僵硬地坐了下来。
夏楚从手边一叠文书中抽出一张纸,不轻不重地搁在她面前。
“苏文远,是你弟弟,对吧?”
苏婉卿愣在原地。
“景安二十三年,冬月初七,殁于风寒。”
“没钱下葬,邻里凑了钱,裹了张草席,埋在城西乱葬岗。”
那张纸上,是她弟弟的户籍注销记录,朱红的官印盖在名字上,像一滩干涸的血。
“赵王的人,是在他死后第三天才找到那里的。
“给了村里二两银子封口,又随便找了个荒坡,立了块无名碑。”
“假的……”苏婉卿的声音有些哽咽,逞强地辩解,“你伪造的……”
夏楚嗤地笑了一声,慢悠悠地吹着杯里的热气。
“伪造?”
“我的人在你老家,待了足足半个月。从给你弟弟看过病的老大夫,到收了二两封口费的里正,再到亲手把他抬上板车的两个乡邻,问得一清二楚。”
他顿了顿,将茶杯搁下。
“哦,对了,他们说,那孩子走的时候,手里还死死攥着半块麦芽糖,没舍得吃完。”
苏婉卿脸色瞬间煞白,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赵王的人,倒也真‘费心’。”
夏楚像是没瞧见她那副样子,继续往下说。
“每隔一月,就找个会模仿字迹的人,学着你弟弟的笔迹给你写信。信里说身子大好,蒙王爷恩典,吃穿不愁?这些话,听着是不是特别熟悉?”
她的手攥得死紧,指甲深深陷进掌心肉里。
夏楚的身子微微向前倾了些。
“我让你去问槐花糕,问额角的伤,你不敢。你怕,你怕一问出口,连那个假的‘弟弟’都保不住。”
“现在,那个假的也没了。你打算怎么办?继续给赵王卖命,为一个死人,换一碗永远也喂不到嘴里的‘续命汤’?”
苏婉卿像是被这句话抽走了浑身的力气,整个人都软了下去,重重地趴在桌上。
肩膀剧烈地抖动,喉咙里发出痛苦的呜咽声。
她的弟弟,早就带着那半块舍不得吃的糖,去了另一个地方。
而她,活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为了为了一个骗子画出来的饼,一头扎进了这个吃人的泥潭。
“呵……”
她忽然低低地笑出了声。
笑着笑着,眼泪再也兜不住,大颗大颗地往下落。
“麦芽糖,他最喜欢吃那个了。咳咳……”
她笑得呛咳起来,眼泪鼻涕糊了满脸,再没有半分平日里清冷的模样。
“赵王……那个畜生!他怎么敢!他怎么敢用一个死人来骗我!”
她猛地抬起头,一双眼睛通红,里面满是怒火。
“他第一次见我,是三个月前,城南的普济寺。”
“看来他早就查清了我的底细,算准我每个月初一都会去为我弟弟祈福。”
“他告诉我,我弟弟只是得了重病,需要一味极其珍贵的药材吊着命。”
“还说只要我能进你的府,拿到你通敌的证据,他就把药给我弟弟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