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老狐狸
作品:《饥荒年:我带娇妻屯粮,你让我争霸天下》 “李大人,领军之将对战不利,损失大量国土,该当何罪啊?”
太后将目光看向宰相,带着答案问道。
大秦开国以来,败军之将不是没有过,但像吴凌涛这样,一败涂地的还真没有。
按照惯例,哪怕丢了三无座城池,基本就可以问罪了。
弄不好杀头抄家,也不是没可能。
像吴将军这样的,最轻也应该是个死罪。
吴清商当然知道量刑规矩,但她偏偏要让宰相说出来,也正是希望他在这件事上表态。
李纲眼看拖是拖不过去了,心底一盘算,当即出班奏道:
“启禀太后,按照大秦例律,主帅作战不力者,理应问罪。”
“似这种重大失败的话,只能问斩抄家。”
“但是……”
当宰相说出这句“但是”时,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大家都知道,吴凌涛即使死,也不能现在就治罪,更不能从宰相的嘴里给他定罪。
作为在官场上纵横了一辈子的老江湖,说话滴水不漏,八面玲珑,正是宰相的一贯作风。
“但是,”李纲继续道:
“临阵战将,恐怕不祥,即使现在更换主帅,我军初败,一时也不一定能够力挽狂澜。”
说着,他偷瞄了太师一眼,两人的眼神一触,似乎瞬间达成了某种协定。
“既然是因为我军的军械不力,此事倒也好办。”
“恰好微臣手下的工匠,临时赶造出一批新式铠甲。”
“也是天佑我大秦,偏偏这个时候,铠甲问世,正好供前线所需。”
“不如,现在就将这批铠甲运往前线,以抵抗外敌。”
李纲话音刚落,一旁听了半天的太师也接着道:
“宰相大人所言甚是,可谓对症下药。”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我军铠甲不坚的问题,也可以让前线士兵的士气有所提升。”
“让他们明白,朝廷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是前线将士最坚强的后盾。”
两个老狐狸,一个逗哏,一个捧哏,把跳过选拔,直接将手下的兵器直接塞入军中,说的大义凛然。
让下面听着的官员们,不禁心中案子佩服:
“若论没底线,还得是这班朝廷里的老大人。”
李纲微微一笑道:
“忘了禀报太后娘娘,老臣手下的工匠除了生产出一批铠甲外,还造出了冠绝于世的破阵刀。”
“虽然花费甚多,但既然前线需要,老臣愿意一并送入军中,抵抗楼兰的蛮兵。”
图穷匕见。
显然宰相大人除了盔甲,就连兵器也想提前把位置占上。
这样一来,原定过一阵举行的新兵器选拔,基本就没有进行的必要了。
军中都已经用上了宰相提供的兵器,其他人还争什么?
太后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她看着宰相和太师这两个老奸巨猾的家伙一唱一和,心中烦闷异常。
忽然想到石文远似乎提过,也要参加新兵器选拔,可是如今他却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连表情都没有变化。
太后觉得很奇怪,故意点名问道:
“石大人,对于宰相大人所说的兵器选择问题,你有什么意见?”
……
有钱好办事。
资金到位后,靳安拉着南河村林家的百来号乡勇,加上江大人派去的厢兵,拉着必要的材料,浩浩荡荡的直奔天莽山。
等到他来到山上的时候,发现兵工厂的建设早已经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在拿出瀑布的附近,山上的喽啰们正在夯实地面,准备建造地基。
靳安的手下人加入进去,由于有了之前在狼尾山的经验,这次的建筑速度快了不少。
而水力冲压部分的设计和建造,则由靳安亲自操刀,按照现在的速度,估计最多半个月,便可以完工。
为了加快整体的建设速度,靳安把手下的工人,分为三个班次,轮流工作,人歇进度不歇,这样一来,速度又快了一倍以上。
这一日,靳安正在指挥工人们搭建高炉,忽然听到远处有人在叫他。
他回头一看,发现正是身穿白衣,手拿折扇的陆少白。
“靳兄,靳兄!”
陆少白几步跑到靳安面前施礼:
“靳兄,你果然在这!”
“早知道我就不去江阴县的府上找你了。”
靳安笑着回礼道:
“陆兄,可是答应我的条件有了结果?”
“会不会有些难办呢?”
陆少白赞同的点点头道:
“唉,实话实说,靳兄的要求确实难办,便是陆家的靠山,同样感觉棘手。”
靳安笑着摆手道:
“没办成也没关系,陆兄我们以后再合作。”
陆少白急忙道:
“别啊,靳兄谁说事情没有办成?”
“你来看这是什么?”
说着,他从袖中小心翼翼的抽出一张纸,上有金银点缀,显得十分华贵。
靳安惊讶的接过,只看了一眼就惊住了:
“这是……招兵令?”
陆少白笑道:
“靳兄可看清楚了。”
“这上面有陛下手书的龙凤篆文,又有玉玺盖章。”
“可是货真价实的招兵令!”
靳安睁大眼睛,只见上面清晰的写着自己的名字,还有可以招兵的数量——
“一万人!”
在人们口中如此神秘难得的招兵令,居然真的被陆家搞到了?
看着陆少白那得意的神情,靳安不禁对于陆家背后那人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能搞定这种难度事情的贵人,恐怕除了太后,就只有太师等少数几人了。”
“我怀疑,就连宰相都不一定能够做到。”
“对了,还要再加一个,凭借石大人和太后,皇上的关系,说不定他也可以。”
想到这里,靳安笑道:
“既然陆家已经表现出足够的诚意,那我们的字据就可以签了。”
“不知陆公子是否带来纸笔?”
陆少白哈哈一笑,从另一只袖子里,掏出一张文书,原来早就把字据准备好了。
靳安将字据打开,从头到尾检查一遍,发现没有问题后,便在上面签下了名字。
随着双方签字画押,这张字据便算生效了。
一式两份,各取一张,陆少白笑盈盈的收起字据,忙不迭的把五万两银票塞到靳安手中:
“靳兄,先把钱手下,你若是不拿这钱,我心里总是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