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阴山献祭,饿狼悲歌
作品:《一箭一功,我用匈奴人头铺路》 自西向东,一条长达数十里的队伍,如同一条巨大的、缓慢蠕动的伤疤,刻在广袤的草原上。
二十余万的人口,几乎是草原上最后一点元气。
他们汇聚在杨秋的旗下,眼中闪烁着对南方温暖土地的憧憬。
他们相信这位战无不胜的将军,能带领他们走出这片被诅咒的土地,去往那个传说中遍地流淌着奶与蜜的富庶中原。
队伍中,有蹒跚学步的孩童,抓着母亲的衣角,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坐在勒勒车上,眯着眼睛,仿佛在回忆着草原昔日的荣光。
更多的是青壮的男女,他们赶着牛羊,脸上洋溢着对新生活的质朴向往。
一名七八岁的匈奴小女孩,头上扎着五颜六色的小辫子,从队伍里跑了出来,她手里攥着一朵不知从哪里采来的,已经有些蔫了的草原野花。
她跑到杨秋的马前,仰起那张被风吹得有些皴裂的小脸,将花朵高高举起。
“将军,送给你。”她的声音清脆,像草原上的百灵鸟。
杨秋的身体猛地一僵。
他低头看着那双清澈得不含一丝杂质的眼睛,看着那朵在他眼中仿佛燃烧着火焰的野花,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痛得他几乎无法呼吸。
他想伸出手去接,可他的手却重若千钧,怎么也抬不起来。
他身后的亲卫,见状连忙策马上前,想要呵斥那名小女孩。
“滚开。”杨秋的声音,沙哑得如同被砂纸打磨过。
亲卫愣住了。
杨秋没有再看那名亲卫,他的目光,依旧落在那小女孩的身上。
他缓缓地,缓缓地伸出手,从那只小小的手中,接过了那朵卑微的野花。
“谢谢。”他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字。
小女孩得到了将军的回应,开心地笑了起来,转身跑回了母亲的怀抱。
杨秋将那朵花,紧紧地攥在手心,花瓣脆弱的汁液,染湿了他的掌纹。
他猛地一夹马腹,头也不回地向前驰去,仿佛要逃离身后那二十万双信赖的目光。
他不敢回头。
他怕一回头,就会彻底崩溃。
队伍的尽头,是连绵起伏的阴山山脉。当那座巨大而狰狞的京观,出现在地平线上时,队伍行进的速度,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所有人都停下了脚步,惊愕地望着那座用无数颗头颅堆砌而成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山。
那不是山。
那是草原民族的墓碑。
图利和他十万金狼部落的勇士,正从那座京观的每一个缝隙里,无声地注视着他们。
队伍中那股欢快的气氛,瞬间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
“将军,那是什么?”一名部落首领,策马来到杨秋身边,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杨秋没有回答。他的目光,越过那座京观,投向了京观之后,那片黑压压的,如同乌云般密布的军阵。
黑色的斧头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李逵就站在京观的最顶端。
他光着膀子,古铜色的皮肤上,纹着狰狞的恶兽。
他扛着那柄比人还高的巨斧,像一尊从地狱里爬出来的魔神,俯瞰着这群自投罗网的羔羊。
“嘿嘿,来了,都来了。”李逵咧开嘴,露出一口森白的牙齿,他伸出舌头,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对鲜血的渴望。
他身后的三万北府军,也全都握紧了手中的兵器。
他们的眼神,和他们的主将一样,充满了嗜血的疯狂。
这一个月来,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将图利部落的尸体,分割,处理,然后堆砌成这座京观。
他们的耐心,早已被这单调而血腥的工作,消磨殆尽。
他们需要新的杀戮,来宣泄心中那股快要溢出的暴戾。
恐慌,如同瘟疫,在二十万人的队伍中,迅速蔓延开来。
“将军,情况不对,我们中计了!”
“是李逵,是那个屠夫!”
“快跑啊!”
人群开始骚动,有人想要掉头逃跑。
然而,已经晚了。
在他们队伍的后方和两侧,不知何时,也出现了黑色的军阵。
那是杨秋麾下的六万西凉铁骑。
他们沉默地组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铁壁,堵住了所有的退路。
绝望笼罩了每一个人。
他们看向队伍最前方的杨秋,眼神从最初的信赖,变成了疑惑,然后是震惊,最后,是无尽的怨毒与憎恨。
“杨秋,你出卖我们!”一名部落首领,目眦欲裂,他拔出弯刀,指着杨秋,发出凄厉的咆哮。
杨秋缓缓地转过头,他那张曾经让无数敌人闻风丧胆的脸上,此刻只剩下麻木与死灰。
他没有去看那名首领,他的目光,穿过人群,落在了那个曾经送给他野花的小女孩身上。
小女孩正被她的母亲,死死地抱在怀里。她那双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恐惧和不解。
她不明白,为什么前方的将军,会变成吃人的恶魔。
杨秋的心彻底碎了。
他缓缓地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这是最后的信号。
京观之上,李逵看到杨秋的动作,发出一声震天的狂笑。
“小的们,开饭了!”
他从京观上一跃而下,那沉重的身躯,落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他像一头出闸的猛虎,第一个冲向了那片早已乱成一团的,惊恐的人群。
“杀!”
三万北府军,如同三万头从地狱中挣脱的饿鬼,咆哮着呐喊着,从正面发起了冲锋。
一场惨绝人寰的,毫无悬念的屠杀,开始了。
北府军的士兵,根本不像是军队,他们更像是一群高效的屠夫。
他们手中的兵器,不是为了格挡,不是为了拼杀,只是为了用最快的速度,收割生命。
手弩齐射,箭如飞蝗,瞬间便在密集的人群中,清出了一片片血肉模糊的空地。
紧随其后的,是手持环首刀和长矛的步兵。
他们组成密不透风的阵型,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任何挡在他们面前的,无论是拿起武器反抗的青壮,还是跪地求饶的老弱,都被毫不留情地砍倒刺穿。
李逵更是如入无人之境。
他那柄巨大的板斧,每一次挥动,都会带起一片血雨腥风。
人头,残肢,断臂,在他周围四处横飞。
他沐浴在温热的鲜血之中,发出一阵阵畅快淋漓的咆哮。他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太久太久。
杨秋和他那六万西凉铁骑,就那样静静地站在远处,像一群没有灵魂的看客,冷漠地注视着眼前这人间炼狱。
杨秋的亲卫,看着那些曾经与他们并肩作战的草原同袍,被如此残忍地屠戮,眼中都流露出不忍与挣扎。
“将军……”一名副将,艰难地开口。
杨秋没有说话。
他只是缓缓地松开了紧攥着那朵野花的右手。
那朵早已被捏得不成样子的花,从他的掌心滑落,飘落在被鲜血染红的草地上。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杨秋已经死了。
活着的,只是一具名为镇北将军的,行尸走肉。
屠杀,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
当最后一丝残阳,消失在地平线下时,阴山脚下,已经变成了一片寂静的,血色的海洋。
二十万生灵,无一幸免。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浓郁的血腥味。
李逵站在尸山血海的中央,他那魁梧的身躯,已经被鲜血彻底染成了红色。
他看着自己的杰作,脸上露出了一个孩子般满足的笑容。
他转过头望向远处那支始终未动的西凉铁骑,望向那个如同雕像般,一动不动的身影。
他咧嘴一笑,高高举起了手中的巨斧,对着杨秋的方向遥遥地做了一个砍头的动作。
杨秋的身体微不可查地颤抖了一下。
他知道,李逵在告诉他,下一个,轮到你了。
他缓缓地调转马头,没有再看那片炼狱一眼。
“我们回家。”
他的声音,轻得只有风能听见。
六万西凉铁骑,沉默地,跟在他的身后,向着南方的雁门关,缓缓行去。
他们的身后,是草原最后的悲歌。
他们的前方,是前途未卜的回家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