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凯旋归北境,白骨筑长城!
作品:《一箭一功,我用匈奴人头铺路》 当李逵率领的大军,押解着望不到尽头的车队,和浩浩荡荡的迁徙民众,回到五原城时,已经是半个月后。
王战亲自出城三十里相迎。
没有盛大的仪式,没有繁琐的礼节。
当王战看到那三万虽然满身疲惫,但煞气却凝练如实质的龙骧军将士时,他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辛苦了。”
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让李逵这个铁塔般的汉子,眼眶瞬间红了。
他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声音因为激动而嘶哑。
“陛下,末将幸不辱命!”
“凡江南敢于资敌者,一百三十七家,尽数伏诛!”
“缴获黄金三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粮食布匹药材,各类物资,足以装满三千辆大车!”
“另带回江南能工巧匠一万三千户,愿入我武安国籍者,共计七万余人!”
“安王逆贼,已如死狗,悬于苏州城楼,江南再无掣肘!”
李逵的声音,铿锵有力,充满了自豪。
他身后的三万将士,齐齐挺起了胸膛。
他们用一场千里奔袭,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向他们的陛下,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好!”
王战扶起李逵,目光扫过每一位归来的将士。
“孤军深入,纵横江南,扬我武安国威,尔等,皆为我武安国之栋梁!”
“传朕旨意!”王战的声音,传遍全军。
“所有参战将士,官升一级,赏金万两!”
“阵亡者追封烈士,其名刻于英灵碑上,抚恤金,十倍发放,其家人,由国库奉养终身!”
“轰!”整个军阵,瞬间爆发出山崩海啸般的欢呼。
“陛下万岁,武安万岁!”
他们用生命去拼杀,而他们的陛下,则给予他们最丰厚,最实在的回报!
这种君臣之间的信任与默契,足以让任何敌人为之战栗。
王战没有在城外停留太久。
安顿好归来的大军和迁徙的民众后,他便带着李逵和周平,登上了五原城北面,那座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延伸的新长城。
长城之上,寒风凛冽。
放眼望去,数十万衣衫褴褛的身影,如同蝼蚁一般,在工地上忙碌着。
他们喊着沙哑的号子,搬运着沉重的石块,修筑着坚固的城墙。
这些人,正是那些被俘虏的匈-奴王奴。
他们的脸上,都刺着王奴二字,眼神麻木,动作机械。
在他们身后,是一队队手持长鞭的虎卫军士兵,冰冷地监视着他们。
稍有怠工,或者体力不支倒下,迎来的不是救治,而是毫不留情的一鞭。
然后,尸体会被拖到一边,直接扔进搅拌石灰的坑里,成为筑墙材料的一部分。
这,是另一座炼狱。
一座用仇敌的血肉和白骨,浇筑帝国屏障的炼狱。
王战曾发过誓,要杀光所有踏入大夏土地的匈奴人。
他正在用这种方式,兑现他的誓言。
这比单纯的屠杀,更能体现他的意志,也更能榨干这些仇敌最后的价值。
“陛下,这些匈奴奴隶,消耗得太快了。”
丞相张维跟在身后,看着这惨烈的一幕,虽然心中并无不忍,但还是从实际角度出发,提出了担忧。
“按照这个速度,不出半年,这十几万奴隶,就要消耗殆尽了。而草原上,被我们清洗过后,已经很难再抓到成规模的匈奴人了。”
“半年?”王战看着那连绵不绝的城墙,嘴角勾起一抹冷酷的弧度。
“足够了。”
“半年之后,这座长城,将彻底完工。它将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将北境,与那片贫瘠的草原,彻底隔绝。”
他转过身,看向张维和李逵。
“匈奴已成历史。”
“我们的目光,是时,该完全转向南方了。”
周平适时地递上了一份来自京城的密报。
“陛下,安王被擒,吊于苏州城楼的消息,已经传回京城。”
“那位皇帝,当场气得吐血三升,昏死过去。醒来之后,连下三道圣旨。”
王战接过密报,展开扫了一眼,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神色。
“第一道,斥朕为万古第一叛逆,号召天下兵马,共讨之。”
“第二道,罢免了安王的一切职务与封号,将其贬为庶人,并派人去苏州,要将他押解回京,凌迟处死,以正国法。”
“第三道,就有意思了。”
王战将密报递给张维和李逵。
“他启用了镇守南疆,数十年未曾挪动过的,南疆大都督,忠勇侯,赵括。”
“封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全国兵马,整合京畿大营,以及江南残部,准备对我们进行北伐。”
李逵看完,不屑地冷哼一声。
“忠勇侯赵括?末将听过此人,据说用兵老成,擅长防守,在南疆跟那些蛮人打了半辈子仗,未尝一败,但也未尝大胜。不过是个守户之犬罢了,陛下何须在意?”
“守户之犬咬起人来才最疼。”
王战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赵括和安王那种疯狗不一样。”
“他用兵讲究的是堂堂正正,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这种人,最是难缠。”
“他不会给我们任何行险侥幸的机会。”
“更重要的是……”
王战的手指,在密报上忠勇侯三个字上,轻轻敲了敲。
“赵家满门忠烈,三代人都死在了与匈奴的战场上。赵括与匈奴,有不共戴天之仇。”
“我们灭了匈奴,按理说,他是最该感谢我们的人。”
“可皇帝偏偏在这个时候启用了他。”
张维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倒吸一口凉气。
“陛下是说皇帝这是在用大义和孝道,来绑架赵括!”
“没错。”王战的眼神,变得深邃。
“赵括可以不忠于那个皇帝,但他不能不忠于大夏,不能不为他惨死的父兄报不忠之仇。”
“在天下人看来,我们裂土封王,是为不忠。赵括若是不奉诏,就是陷其满门忠烈于不义。”
“这是一步阳谋。”
“一步逼着一头猛虎,来跟我们这头巨龙死磕的阳谋。”
“那位皇帝,虽然昏聩,但身边还是有高人啊。”
王战的目光,望向南方天际,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终于燃起了真正的,名为战意的火焰。
安王只是开胃小菜。
这位一生都未尝败绩的南疆宿将,或许,才是一个值得他真正重视的对手。
“传令下去。”
王战的声音,在凛冽的寒风中,变得无比清晰。
“龙骧军,虎卫军,全军休整一月。”
“一月之后,全军南下!”
“朕要在那长江岸边,亲自会一会这位,大夏最后的忠勇侯。”
“朕也想看看,是他赵家的三代忠魂更硬,还是我武安国的二十万铁骑更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