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大纛压阵:小霸王喋血突围路!

作品:《开局截胡诸葛亮,皇叔对不住了!

    “主公,此人乃江东将领,百余招才被属下擒住,倒是个硬茬!”魏延拱手道,语气里带着几分对徐盛的认可。


    刘琦眼前一亮——能在魏延手下撑百余招,绝非寻常士卒。


    于是刘琦上前两步,目光落在徐盛身上,温声道:“这位将军,不知高姓大名?”


    徐盛斜睨了刘琦一眼,撇过头去,一声不吭。


    魏延见状,顿时火了,一脚踹在徐盛脚腕上,怒声道:“败军之将,还敢摆架子!”


    “我留你性命,是惜你勇武;主公亲自问你姓名,是给你脸面,你倒敢不答?”


    徐盛踉跄了一下,却依旧不回头,嘴里哼了一声:“我乃江东将士,岂会向荆州小儿屈膝!”


    “你!”


    闻言魏延气得就要拔刀,但却被刘琦一把拦住。


    刘琦摇摇头,示意魏延稍安勿躁,然后亲自上前,伸手解开了徐盛领口的绳索——虽没全解开,却让徐盛呼吸顺畅了些。


    “将军忠义,我敬佩!”


    刘琦的声音依旧温和:“但乱世之中,良禽择木而栖。”


    “你主孙策虽勇,然如今却成困兽之斗,不日将会成阶下囚,而我乃荆州长公子,日后坐拥荆襄九郡,若能得将军相助,日后匡扶汉室,将军亦能名留青史,何乐而不为?”


    徐盛愣住了。


    他本以为会被严刑拷打,却没想到刘琦竟如此礼遇。


    徐盛抬头看向刘琦,见对方眼中并无恶意,只有真诚,心里的倔强竟松动了几分。


    沉默片刻,徐盛终于开口,声音有些沙哑:“柴桑徐盛,字文向。”


    “徐盛?!”


    刘琦心里猛地咯噔一下,差点喊出“卧槽大宝!”


    这不就是三国中后期那个能守能攻、后期撑起东吴半边天的徐盛吗?


    难怪能跟魏延打百余招!


    刘琦脑子里瞬间闪过徐盛的生平但随即又被刘琦强行压下——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刘琦脸上露出笑意:“原来是文向将军!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随即刘琦拍了拍徐盛的肩膀,“文向将军暂且安心,我不会亏待你。”


    “来人,先将徐将军带下去,好生照料,待战后再议。”


    亲兵应声上前,押着徐盛往后方营帐走。


    徐盛回头看了刘琦一眼,眼神里多了几分复杂,却没再说话。


    待徐盛走后,魏延有些不解:“主公,此人身为敌将,为何对他如此客气?”


    刘琦笑了笑:“文长可知‘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乱世争雄,拼的从来不是一时胜负,而是身边能聚多少人才。”


    “那徐盛能在你手下撑过百招,武艺胆识皆非寻常,若能收服,便是我军利刃,即便此刻不降,也该留份礼遇——有志之士终会择明主,我若想守荆州、图长远,自当为贤才留条路。”


    话音刚落,刘琦的目光突然一沉。


    只见包围圈里的孙策正挥枪狂刺,古锭刀扫过,己方两名士兵应声倒地,血染的身影竟还在往江边方向冲,眼看就要撕开一道小口。


    刘琦当即脸色一正,对魏延道:“文长,速带部曲去左翼!既要缠住孙策,更要堵死他往江边的退路,绝不能让这头猛虎逃了!”


    “诺!”


    魏延迅速领命道。


    而望楼上的徐庶看着这一幕,缓缓松了口气,指尖却仍在微微发抖。


    徐庶从北到南见识过不少诸侯军阀,却从未见过哪个主帅会亲自扛着帅旗压阵。


    刘琦这一手,看似冒险,却精准地掐住了军心的要害。


    而此刻荆州兵的士气,已不是“高昂”二字能形容,而是带着一股子“跟主帅同生共死”的决绝。


    待魏延领命带着部曲往左翼冲去,刘琦的目光刚落回孙策的包围圈,望楼上突然传来徐庶沉稳的声音:“主公!孙策残部主力已乱,可乘势清剿!”


    原来孙策带千余精锐突前被围后,其余数千江东步卒没了核心指挥,早已军心动摇,刚才还在勉强抵抗,此刻见主帅陷入重围,更是乱作一团,有不少人已开始往后退。


    刘琦闻言,看了眼已经陷入混乱中的江东步卒道:“元直大才!追击残卒之事,便全托给你!”


    说着刘琦目光扫过下方围圈中浴血的孙策身上,眼底闪过一丝锐光,“这江东小霸王,搅得我军连日不得安宁,今日我要亲自盯着,绝不能让他再逃了——擒杀孙策的功劳,我得亲眼看着到手!”


    得令后,徐庶目光扫过全局,迅速对传令兵下达一连串指令:


    “传令汉升将军,不必再强攻孙策本阵侧翼!”


    “命他即刻率领所部长,向左翼纵深突击,那里有大量江东溃兵正试图向江边其他码头逃窜或观望,务必将其彻底击溃、驱散,不使其重新成建制抵抗!”


    “再令各营司马,肃清残敌,凡持械不降者,格杀勿论!降者集中看管!”


    徐庶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


    黄忠刚刚率部完成了对孙策本阵的侧翼切割,正待继续挤压,接到徐庶将令后,毫不犹豫,立即执行。


    黄忠长刀一指,声若洪钟:“长沙儿郎,随我来!剿灭残敌,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说罢,黄忠一马当先,引着自己那一千士气如虹部下,如同猛虎下山般扑向那些已经失去统一指挥、惊慌失措的江东溃兵。


    这些江东兵原本见主公被围,就已军心大乱,有的想上前救援却被襄阳营挡住,有的犹豫不决,有的则已经开始向江边其他可能的方向逃窜,建制完全混乱,军官找不到士卒,士卒找不到长官。


    此刻面对黄忠这支养精蓄锐、士气正盛的生力军有组织的猛烈冲击,根本组织不起任何有效的抵抗。


    “逃啊!”


    “快跑!黄忠杀来了!”恐慌如同瘟疫般在江东军士卒中蔓延。


    一时间黄忠所部如入无人之境,刀锋所向,江东溃兵成片倒地,更多的是直接丢下兵器,跪地乞降。


    偶有一些低级军官试图收拢部队结阵自保,却被黄忠发现,要么被其一箭射杀,要么被其率亲兵直接冲垮阵型。


    而这一切,也隐隐传到了核心战圈。


    孙策能听到远处传来的不再是整齐的江东战号,而是更加混乱的惨叫和“投降不杀”的呼喊,孙策心中愈发焦急和冰凉,知道其他部队恐怕已经凶多吉少,自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于是孙策便打算往江边突去,打算乘坐水师战舰突围。


    而孙策刚劈开一个襄阳兵的头颅,想往江边突围,却被突然顶上来的魏延逼得连连后退。


    长时间高强度的战场厮杀终于让孙策感到几分疲惫,以至于在与魏延交手时一时间没察觉到从侧方突然刺来一杆长枪刺中了他的右腿甲胄,虽没穿透,却震得孙策膝盖发麻。


    孙策被自己亲兵拥戴回自己军阵后抬头望去,正好看见不远处的土坡上站在帅旗下的刘琦,目光冷冷地盯着他,像在看一头困兽。


    “刘琦!你敢与我一战?”孙策嘶吼着,举起长枪指向刘琦,试图激怒刘琦上前。


    刘琦闻言,嘴角勾起一抹毫不掩饰的冷笑,缓缓举起右手,往下一压。


    瞬间早已准备好的弓弩手放箭,密集的箭矢如乌云般笼罩下来。


    孙策的怒吼被迎面而来的箭雨硬生生打断!


    孙策挥舞长枪格挡,精铁枪杆与箭簇碰撞发出密集的“叮当”之声,而身边却不断传来亲兵的闷哼与惨叫。


    “举盾!快举盾护住主公!”亲兵统领周泰身上插着几个箭矢声嘶力竭地大喊,残存的江东士卒拼命将盾牌聚拢在孙策周围,组成一个脆弱的盾阵,但依旧不断有人中箭倒地。


    孙策透过盾牌的缝隙,死死盯着土坡上那道身影。


    刘琦依旧稳稳地站在帅旗下,面无表情,那双眼睛冷静得可怕,没有丝毫少年人的冲动,只有统率全局的冰冷算计。


    孙策刚才那声挑衅,试图激怒刘琦的话语如同石沉大海,只换来了更无情、更高效的杀戮。


    一股难以言喻的愤怒和罕见的无力感涌上孙策心头。


    孙策勇冠三军,平生最恨这种缩于后方、只凭弓矢兵势压人的对手!


    若是平日,孙策早已匹马冲阵,取其首级如探囊取物。


    可如今,自己身陷重围,兵力捉襟见肘,浑身浴血,体力也在飞速消耗,那短短的几十步距离,却如同天堑。


    “刘琦小儿!无胆鼠辈!”


    孙策不甘地再次咆哮,声音却带上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沙哑和疲惫。


    而回应他的,又是另一波呼啸而至的箭雨!


    “主公!这样下去不行!弟兄们撑不了多久了!”


    周泰焦急地喊道,盾牌上已经插满了箭矢,如同刺猬一般。


    孙策猛地回过神来,他是主帅,不能因个人怒火葬送最后的机会!


    于是孙策强压下沸腾的战意,目光如电般快速扫过战场。


    此刻围绕在他身边的,仅剩五百余伤痕累累的士卒,但皆是百战余生的精锐。


    而远处江边,透过纷乱的人群和硝烟,依稀可见江东的战船已经突破了长沙水师的拦截,正在试图靠近一处尚在控制中的小码头,船上的旗帜正是程普所部!


    希望还在!


    孙策脑中瞬间闪过一个念头,他厉声下令:“所有人听令!”


    “收起盾阵!向前冲!不要理会两翼,全力向江边码头突进!贴上去,与荆州兵混在一起!”


    这是一个极为冒险的命令!


    收起盾阵意味着要硬扛着箭雨冲锋,但同时也是唯一生机!


    只有与追击堵截的刘琦军短兵相接、纠缠混战,才能让敌方投鼠忌器,不敢再肆意进行覆盖性的箭矢攻击!


    “冲啊!为了主公!回江东!”


    周泰嘶哑着喉咙大吼一声试图鼓舞其士气,随后率先持刀向前猛冲。


    剩余的五百江东子弟兵也明白了孙策的意图,爆发出最后的血勇,如同受伤的猛虎,不再格挡闪避,而是红着眼睛,全然不顾自身安危,疯狂地扑向正面的魏延部以及从侧翼压上来的襄阳兵!


    果然,这亡命一搏瞬间搅乱了战局。


    江东兵顶着被箭雨。被射杀百余人后,成功地冲入荆州兵军阵,双方士卒顿时犬牙交错地缠斗在一起。


    弓弩手们纷纷停下了射击,生怕误伤己方同袍。


    战场的形式瞬间从远程压制变成了残酷的贴身肉搏!


    喊杀声、兵刃碰撞声、惨叫声再次成为主旋律。


    孙策趁机深吸一口气,大喝道:“随我杀出去!”


    孙策所部的亡命冲锋进入荆州兵中,虽暂时避免了被箭雨覆盖的命运,却也让孙策这最后的数百精锐彻底陷入了襄阳兵与魏延部的重重围困之中。


    每向前一步,都要付出数条性命为代价。古锭刀已然砍卷了刃,孙策本人的呼吸也变得粗重起来,体力正在飞速流逝。


    就在刘琦站在土坡上看着孙策如何做困兽之斗时,一阵马蹄声自外围传来,只见老将黄忠提刀策马而来。


    黄忠径直来到望楼之下,对着楼上的刘琦拱手复命,声若洪钟:“启禀主公,末将奉命清剿江东残敌,斩首数百,俘获千余,其余皆已四散溃逃,已无成建制的江东敌军!”


    “程普水师虽有小股试图靠岸,皆已被我军击退!”


    此言一出,不仅刘琦和徐庶心中大定,连周围拼死奋战的荆州士卒也听得真切,顿时士气再振——后顾之忧已除,可以全力围歼眼前孙策这头最大的猎物了!


    刘琦的目光再次投向战场核心。


    那里,孙策依旧在死战,身影踉跄却凶猛不减,每一次挥刀依然能带起血花,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孙策已是强弩之末,突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然而,每多耽搁一刻,围剿孙策的荆州军士卒就要付出更多的伤亡。


    刘琦深吸一口气,运足中气,向着战场高声喊道:“孙伯符!你大势已去,何不早降!我刘琦以荆州长公子之名起誓,必不辱没于你!”


    回答刘琦的,是孙策奋力投掷过来的一截断矛,以及一声嘶哑的怒吼:“江东孙策,宁死不降!”


    见此刘琦知道劝降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