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少年张扬,闪亮登场
作品:《回到清朝做买办》 租界警长亨利·克莱尔赶到现场的时候,空气中只剩下一些血腥味儿,混着潮湿的泥土气。
他蹲下身,指尖划过地面。
泥土中还混着血迹。
但地上空空的,没有尸体。
克莱尔皱了皱眉。
他刚上任没几天,警察局办公楼还在修建,承建的就是陈林的沪上一建。
这会儿连块像样的牌子都没挂。
因此,他不想多管闲事。
没人报警,而且这里已经是华界,不是租界。
要不是昨晚的枪声太响,吵得他没法睡,他根本不会来。
只要租界里的洋人没出事,就好。
“走。”克莱尔站起身,声音低沉,不带一丝犹豫。
几个裹着头巾的阿三警员立马跟上,脚步都放轻了些。
一夜过去,租界外的这场枪战像被风吹走了。
没人提,没人问。
颠地洋行自然不会报案。
甚至洋行的人都不知道尼古拉斯遇袭。
所以也就没人再去查。
华界那边,上海县衙也没收到报案。
铁良上次遇袭后,就缩在县城里,连大门都不出,更别说管这种事。
他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对付那些拐子。
颠地先生还没醒。
詹姆斯找了中医,抓了几副黑乎乎的药,熬成汤灌下去,不过也就只能吊着他的命。
洋行二楼的会议厅里,江风从窗户缝钻进来,带着点腥味儿。
珍妮小姐换了身庄重的黑色长裙,头上戴了顶小圆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着利落又大方。
长桌两边,洋行的主管们都坐得笔直,脸上没一点笑意,个个神情庄重,像是在等什么重大的时刻。
詹姆斯今天也不一样。
他穿了件深灰色西装,领结打得整整齐齐,跟平时那副随意的样子比,简直像换了个人。
“诸位。”詹姆斯先开口,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颠地先生身体不适,没法履行大班的职责。我跟几位主管商量过,临时由珍妮小姐主持洋行的日常运作。”
说完,他抬眼扫过众人,眼神犀利得像刀子。
“有人有异议吗?”语气里的威胁,谁都听得出来。
这谁敢反对?主管们都低着头,没人吭声。
过了几秒,一个声音怯生生地冒出来。
“詹姆斯先生,要不要喊一下尼古拉斯先生?”
说话的是负责烟土销售的管事,平时跟尼古拉斯走得近,自然要帮他说句话。
詹姆斯斜了他一眼,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尼古拉斯先生有重要的事要做,已经连夜跟着‘女妖号’南下了。”
他心里有数,这个节骨眼上,不能让尼古拉斯的事情传开。
昨天晚上,他就重新找了个船长,让“女妖号”连夜开船。
现在没后世的通讯手段,谁也不知道尼古拉斯到底在不在船上。
等有人发现不对劲,至少也是几个月后的事了。
这么长时间,足够珍妮把洋行的人心收拢过来。
会议本该到这儿就结束了,主管们都准备起身离开。
詹姆斯却突然开口,声音提高了些:“珍妮小姐有个重要的决定,要跟大家宣布。”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都落到珍妮身上。
她翘着下巴,脸颊像白玉一样,没一点瑕疵。
眼神扫过众人时,带着十足的自信,那股气势,让人没法反驳。
“杰克,你进来。”珍妮冲着会议室门外喊,声音清亮,带着点命令的口吻。
所有人又转头看向门外。
门被推开,陈林走了进来。
他穿了身黑色西装,戴了顶礼帽,头发梳得整齐。
进门后,他先朝着众人微微鞠了一躬,动作标准,不慌不忙。
接着,他走到长桌旁的空座前,坐下。
等他坐好,珍妮才开口,语气坚定:“杰克帮办进洋行的时间不长,但他为洋行献了促凝剂的专利,把办公大楼的项目做得很出色,还解决了生丝危机。所以我决定,让杰克担任咱们洋行的华买办。”
这话一出口,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
下一秒,就炸了锅。
让一个未成年的男孩当买办?这也太草率了!底下的高管们都凑在一起,窃窃私语。
有的皱眉,有的摇头,眼神里全是不屑。
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男孩嗓音响了起来,打破了混乱。
“我知道诸位对我的能力还有疑虑。”陈林站起身,转过身看向众人,表情大方,不卑不亢。
“大家都是颠地洋行的高管,手里都有股份,肯定是想让洋行越来越好。”
他顿了顿,眼神扫过众人,语气里多了几分自信:“这样,给我半年时间。要是半年后,洋行的收益没有增加,不用各位开口,我自己辞职,怎么样?”
这话听着有点自大,但他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反倒不好继续反对。
毕竟,没人敢像他这样,把话放得这么满。
陈林为什么一定要当买办?
因为在现在的租界,买办和洋行是商业代理与合作的关系。
买办之下都是打工仔,一旦成了买办,他就可以上桌子了。
打工是不可能再打工的,上一世,他身为大厂的技术高管,年薪百万,不过高级牛马而已,随时都可能被抛弃。
这一世,他必然要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洋人、满清、士绅,谁都别想掌控他。
洋行是外资在华的贸易主体,主要做鸦片、丝茶、工业品的进出口生意。
买办是洋行的“中国代理人”,要对接中国商人和市场,翻译、议价、收货、垫资、报关——这些关键环节,都得靠买办。
可以说,买办是洋行进入大清市场的“桥梁”。
买办能靠为洋行服务赚佣金,通常按交易额抽成。
还能借着洋行的庇护,比如租界的治外法权,躲开清廷的苛捐杂税,甚至自己做贸易。
洋行也离不开买办。
他们需要买办的本土人脉、商情信息和信用网络,这样才能降低在华经营的风险和成本。
两者的利益,早就绑在了一起。
洋行对买办有控制权,会签合同,限制经营范围。
但要是买办掌握了核心资源,比如稳定的货源或者销售渠道,也有议价的能力。
有些资深买办,甚至能影响洋行的经营决策,不是完全被动的。
所以,陈林要是能当上买办,对他在满清糟糕的商业环境里建自己的工业帝国,太重要了。
别以为带着脑子、有金手指,穿越到满清就能干大事。
满清的商业环境有多差?对本土商人的欺压,能分分钟让你家破人亡。
除非你有庞大的家族背景,不然一旦有钱,在满清官员眼里,你就是猪圈里的肥猪,想杀就杀。
但陈林要是成了买办,就能扯着洋人的大旗当虎皮。
满清向来欺软怕硬,对洋人卑躬屈膝,对自己人却高高在上。
有洋行撑腰,情况就不一样了。
半年时间,对陈林来说足够了。
再过几个月,他的炼焦厂和制药厂就能投产。
到时候推出几件抢手的商品,让颠地洋行独家代理,效益马上就能提上来。
等高管们都走了,会议室里就剩下珍妮、詹姆斯和陈林三个人。
这时候,真正的会议才开始。
詹姆斯先松了口气,靠在椅背上,双手揉了揉太阳穴。
“终于结束了。杰克,你为什么要给自己设个六个月的试用期?”
他皱着眉,语气里带着点不解:“我跟你说过,接下来怡和洋行肯定会针对咱们,能维持颠地洋行的运行就不错了,你还想提升效益?”
“是啊,杰克。”珍妮也开口,语气带着点护短的意思。
“洋行是我们家的,我说了算,哪里容得下他们说三道四?谁要反对,我直接开掉他!”
她现在完全站在陈林这边。
要是没有陈林,她还不知道要等多久,才能取代颠地先生。
陈林摇了摇头,语气平静却坚定:“珍妮小姐,詹姆斯先生,洋行是一个整体。它可以属于某个人,但要想健康运行,得靠所有人的努力。”
他顿了顿,继续说:“六个月后保持增长,不难。怡和洋行想卡咱们,只能在茶叶、丝绸、鸦片这些传统领域。这些领域,咱们本来就不如他们,但咱们可以开拓新的贸易产品。到时候,他们就没辙了。”
说到这儿,陈林的眼神突然变得犀利,声音也冷了下来:“更何况,他们想搞咱们,咱们难道不会还手?这里是租界,他们比咱们强势,但他们的生意,还是要在大清的地盘上做。”
詹姆斯心里猛地一跳,想起了尼古拉斯的事。
十几个人,短短一刻钟,就全消失了。
只要他不说,没人会知道这些人去哪儿了。
而做到这一切的,就是眼前这个看起来还没成年的大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