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荒滩试枪,心意暗藏

作品:《回到清朝做买办

    陈林离开刘家客栈,准备返回租界时,刘丽华送他到了河边。


    河边风软,吹得光秃秃的柳枝轻轻晃。


    少女特意换了身淡绿色夹袄,下身是素色百褶裙,裙前吊着个绣荷花的香囊,走路时香囊轻轻摆,透着股灵气。


    让这荒凉的冬日多了几分生机。


    刘丽华的穿着向来朴素,可搭配总恰到好处,衬得她眉眼愈发清秀。


    她没说话,垂着眼,手指轻轻捻着香囊带子,情绪看着不高。


    陈林见状,笑着打趣:“放心吧,我就是出趟公差,很快就回来。回来给你带榴梿吃——你肯定没吃过,那东西可香了。”


    “什么榴梿?又给我画饼。”刘丽华被逗笑,嘴角扬起,露出浅浅的酒窝,眼里的低落散了些。


    她在心里默念“榴莲”两个字,眼神里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陈林踏上船,挥手告别。


    船慢慢驶离岸边,他看着刘丽华的身影越来越小,才收回目光。


    第二天一早,陈林带着潘起亮、韩忠信,去了陈家湾。


    从河面上远远望过去,陈家湾还是老样子,茅草窝棚歪歪扭扭,看着破败。


    但岸上的流民,跟之前比,完全变了模样。


    妇人们在河边淘米、洗衣,手里忙着活,嘴里哼着欢快的小调;孩子们追着跑着,笑声能传出去老远。


    汉子们却不见踪影,只听得远处传来整齐的号子声,“嘿哟、嘿哟”,透着股干劲。


    等陈林带着人上岸,陈长河已经领着几个族长,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


    老人头发花白,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长衫,老远就拱着手:“大东家,您怎么来了?老朽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这位本家读过几天书,说话总带着点文绉绉的调调。


    “陈伯,不用这么客气,我就是过来看看。”陈林摆了摆手,问道,“你们这是在忙什么?怎么没见其他人?”


    “除了孩子和几个洗衣做饭的妇人,大伙都去挖沟渠了!”陈长河直起腰,语气带着点自豪,“咱吃着东家的饭,哪能闲着?不干活,心里不踏实。”


    陈林心里一阵暖,喉咙有点发紧,都不知道该说什么。


    看来他没选错——这些流民,确实值得拉拢。


    “我本来想让大家先吃几天饱饭,养养身体再干活的。”陈林的语气很诚恳。


    “哎,东家,这可使不得!”陈长河立刻摆手,语气坚决,“那不是养懒汉吗?东家没来之前,咱没饭吃,照样得干活谋生。这人啊,就怕闲着,一闲就散了。”


    陈林点点头,不再坚持:“行,听你们的。接下来我可能要出去些日子,陈家湾的建设,你们都听韩掌柜的安排就行。”


    “哎!全听东家的!”陈长河连连点头,又转头看向韩忠信,眼神里满是信任。


    陈林看向韩忠信,叮嘱道:“老韩,回头先把窑厂建起来。过几天会有人送煤来,到时候先取土烧砖,给大家伙把房子修一修。”


    “啊?这怎么使得?”陈长河一听,眼睛都瞪圆了,满是惊讶,心里却暖得发烫。


    他原本以为,得先帮主家把工厂建好,才能轮到修自己的房子。没成想,东家竟先想着他们的住处。


    陈林接过旁边妇人递来的热茶,茶碗是粗瓷的,里面飘着不少茶渣。他抿了一口,苦涩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可这已经是流民能拿出来的最好东西了。


    “先安居方可乐业嘛。”陈林放下茶碗,语气亲和。


    他话锋一转,又提起孩子们的事:“村里的孩子,接下来别让他们干活了。我马上派两个先生过来,带着他们读书。”


    利宾的书局还没正式开起来,但他已经通过关系,招了十几个科举失利的读书人。


    这些人都是利宾的朋友,兴趣相投,现在在租界,住在陈林临时搭的房子里,帮利宾翻译书籍。


    他是书局的金主,让这些人轮流来给孩子们教书,自然没问题。


    “东家,还真要让孩子们读书啊?”陈长河愣了愣,他之前还以为陈林只是随口说说。


    “当然是真的。”陈林的表情严肃起来,“不只是孩子,青壮年每天晚饭后,也要抽半个时辰识字。”


    “啊……这……”几个老族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鸭蛋,满脸都是不可置信。


    “这是我的命令。”陈林的语气没商量的余地,“以后他们要在陈家湾的工厂干活,大字不识一个,肯定不行。”


    他心里清楚,不识字的工人,永远只能卖体力。让他们读书,不是施舍,是投资——他的工厂以后肯定要用机器,需要的是能学会技术的人。


    接着,陈林又跟韩忠信交代了工业区的建设顺序:先建窑厂,再修住宿区,然后是炼焦厂、药厂……


    租界的钢铁厂和促凝剂厂也会同时动工,等那边建好,陈家湾的工厂必须先投产,才能跟上节奏。


    陈长河这时递过来一本名册,纸张是粗糙的草纸,上面的字却写得工工整整:“东家,这是陈家湾的流民名册。一共十大家族,364户,1450人。其中青壮男女有 823人。”


    陈林翻了翻,眉头轻轻皱起——人还是不够用。


    他抬头看向几位族长,语气诚恳:“各位都是从外地流落来的,家乡要是有亲戚朋友,能劝的就劝他们也搬过来。待遇跟你们一样,不用怕抢饭碗——我这里以后有的是活干。”


    “主家仁义啊!”陈长河眼眶有点红,“这几年日子难,家乡的人也都是勉强度日。我等回去就送信,他们肯定愿意来!”


    陈林又叮嘱韩忠信,让他派人去北边的江边滩涂,收拢从江北逃难来的流民——能多聚些人,陈家湾的根基才能更稳。


    把陈家湾的事安排妥当,陈林带着潘起亮,还有他挑出来的几十名弟兄,乘船去了一处无人区。


    今天,还有件重要的事要办——试枪。


    浦东的荒滩上,枯黄的芦苇长得一人多高,风一吹,哗啦哗啦响,透着股荒凉。


    三十几名汉子穿着紧身黑衣,头上包着褐色头巾,头巾的扎带在脑后飘着,站成一排,眼神里满是期待。


    “都站好!”潘起亮大喝一声,声音在荒滩上回荡。


    汉子们立刻挺直腰板,一字排开。每个人手里都握着一把左轮手枪,金属枪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陈林走到队伍前,面色严肃,声音清晰:“兄弟们,你们手里的枪,是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每一把,都值二十两银子以上——希望你们能爱惜。”


    汉子们都愣了——他们万万没想到,这枪竟这么贵。握枪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


    陈林扫过众人的脸,把他们的反应都看在眼里。


    “把这么好的枪发给你们,是因为你们都是会里最出色的好汉。”他的语气沉了沉,“以后,你们就是小刀会的手枪队——是小刀会的一把尖刀!”


    听到这话,汉子们的胸膛不自觉地挺得更直,眼神里燃起了光,一股荣誉感从心底冒了出来。


    接下来,陈林才详细讲解左轮手枪的使用方法,从装弹到扣扳机,每个步骤都演示得清清楚楚。


    他之所以说这么多,不只是想教他们用枪。


    一方面是要增强这些人的荣誉感,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特殊;另一方面,也是要让他们记着,这枪是他陈林给的。


    这样以后,他调遣这些人,才会更顺手。


    荒滩尽头的土堆旁,陈林和潘起亮坐了下来。


    陈林嘴里叼着根干枯的狗尾巴草,眼睛看着不远处训练的手枪队队员,草叶在他嘴角轻轻晃。


    “陈林,你到底想干什么?”潘起亮突然转头,眼神里满是疑惑,“你才进小刀会几天?又是建船队,又是想投资矿山,现在还搞了个手枪队——你到底图啥?”


    他看着粗枝大叶,心里却一点不傻。


    陈林进会没多久,带来的改变,比过去五年都多。


    陈林转头看他,反问道:“你觉得这些事,对咱们小刀会不好吗?”


    潘起亮立刻点头:“当然是好事!我觉得照这样下去,再过几年,咱们说不定能成天地会下面最大的帮派!”


    “那你还有啥疑虑的?”陈林笑了笑,“有会首在前面顶着,咱们放开了干就行。”


    潘起亮想了想,重重点头:“行!以后我都听你的!”


    他话锋突然一转,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盯着陈林的眼睛:“陈林,我问你个事——你是不是真喜欢丽华?要是真喜欢,那以后就跟那个洋妞保持距离!”


    陈林愣了愣,随即笑了:“小镜子,你也太早熟了吧?咱们这年龄,离谈婚论嫁还远着呢。”


    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后世,十三四岁的年纪,男女之间的那点好感,顶多算暧昧,根本算不上恋爱。


    “我不管!”潘起亮却很固执,语气坚决,“丽华现在眼里只有你,你要是敢对不起她,我小镜子绝对饶不了你!”


    “行了行了。”陈林无奈点头,“我保证,不会辜负她,行了吧?”


    他叹了口气,收起玩笑的神色,认真叮嘱:“我出去这些天,手枪队的训练不能停。陈家湾这边地广人稀,比较隐蔽,你可以带着他们在这训练。同时也帮着照看一下工业区的建设,别让人来捣乱。”


    “放心!”潘起亮拍着胸脯,语气笃定,“有我在,肯定出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