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南洋行前,会中议事
作品:《回到清朝做买办》 人去政息。
练廷璜一死,守在租界外的府城官差,也撤了。
陈林早通过小刀会的渠道,知道这些人的底细。所以这些天,他一直没踏出租界半步。
如今官差撤了,他终于能到外面,呼吸口自由的空气。
洋泾镇,刘家客栈。
陈林刚进门,一个小小的身影就扑了过来。
是妹妹陈苗。
他飞速弯腰,一把抱起妹妹,手臂微微一沉——几天不见,苗苗好像又长高了点。
“阿哥!”苗苗搂着他的脖子,声音脆生生的,满是兴奋,“我现在会做衣裳了!下次,我帮你做一件!”
“苗苗真棒!”陈林笑着,用手指轻轻点了点她的小鼻子,语气里满是宠溺。
刘丽华站在旁边,穿一件素色布裙,看着兄妹俩,脸上露出温婉的笑,眼底的温柔藏都藏不住。
“谢谢你啊,丽华。”陈林突然转头,看向她,语气诚恳。
“谢什么。”刘丽华垂下眼,手指轻轻绞着衣角,“苗苗也是我的妹妹。”
“是吗?”陈林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在她耳边笑道,“那咱们俩,算是什么关系?”
“你……”刘丽华的耳根瞬间红透,抬手轻轻推了他一下,嗔道,“不理你了!”
“哥!你又欺负丽华姐!”苗苗在陈林怀里,小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帮刘丽华打抱不平。
就在这时,正厅传来刘丽川的声音,带着几分严肃:“陈林。”
陈林赶紧放下苗苗,冲刘丽华挤了挤眼睛,快步走进正厅。
今天他来,是参加小刀会高层的例会。
这样的聚会,几乎每月一次。
每个人都要汇报自己的工作进展,倒跟后世的组织流程有些像。
单从这一点看,刘丽川确实有几分本事。
“陈林,坐这里。”刘丽川指着末尾的一把交椅,语气平淡。
陈林没觉得被轻视,径直走过去坐下。
厅里一共七个人。刘丽川、翟五六、周立春,他都熟。剩下几人,只打过照面,没怎么聊过。
让他意外的是,连潘起亮,都没资格参加这场会议,所以他能够坐末把交椅,已经高配了。
“立春,船队组建得怎么样了?”刘丽川率先开口,目光落在周立春身上。
周立春坐直身体,语气恭敬:“会首,我们已经联系了太湖船厂,准备订五十艘大舢板,每艘能载货五十担。第一批船,大概三个月后能交付。”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船帮现在还有几十艘小舢板,能先把架子搭起来。只是……目前航道上的货源基本都固定了,我们没地方接活儿啊。”
这年头,大商人都有自己的船队,很少雇外人运货。
周立春他们以前,只能接些散活,偶尔打打鱼补贴生计。
要不然,也不会过得那么拮据。
刘丽川没说话,转头看向陈林。
“陈林,船队是你提议组织的。”他语气平静,“周把头说的问题,你有办法解决吗?”
陈林点头,声音清晰:“船队那边,只要有空余运力,全部用来运木材、煤炭和陶土到陈家湾。陈家湾工业区,给船队的空余运力兜底。”
在座的人都知道,陈家湾工业区是陈林自己搞起来的地盘。
“这么多东西,你用得完?”周立春皱了皱眉,有些不相信。
“有多少货,我都吃得下。”陈林笑了笑,语气里满是自信。
他话锋一转,看向刘丽川:“会上有没有门路,能到江西开矿?”
“开矿?”刘丽川愣了愣,语气带着疑惑,“为什么不直接买现成的矿产品?”
“会首,诸位前辈。”陈林坐直身体,语速慢了些,“不知道大家可知道戚家军?”
小刀会本就脱胎于天地会,对大明朝的旧事,自然熟悉。
陈林一提起戚家军,刘丽川立刻反应过来,眼神亮了亮:“你的意思是,要笼络矿工?”
“会首英明!”陈林抱拳,语气诚恳。
他接着解释:“抛开利润不说,开矿需要大量人力。这些人由咱们矿上养着,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组织他们学点东西。时间久了,他们自然会成咱们的人。”
“而且,矿山偏僻,方便藏武器。真到了那一天,咱们也有底气干大事。”
陈林的话一说完,厅里瞬间安静下来。在座的几人,脸上都露出震惊的神色。
翟五六最先反应过来,拍了拍桌子,笑道:“你小子啊,还真是个造反的料!我之前就说过,该直接让你做紫把头!”
“话不能这么说。”一个声音突然响起,带着几分冷淡。
说话的是徐耀,罗汉堂的紫把头,生一张国字脸,眼神锐利。
他给众人泼了盆冷水:“不管是煤矿还是陶土矿,基本都被官府和地方大族控制。咱们的根基在沪上,跑到江西、浙北去开矿,不现实。”
刘丽川也点了点头,语气带着歉意:“陈林,恐怕要让你失望了。我们小刀会在浙北和江西,没什么门路。”
“是啊,陈林。”翟五六也收起笑容,语气认真,“摊子铺太大,不一定是好事。要是有资源,不如先投在沪上。”
陈林心里有些失望。
看来小刀会的高层,还没意识到未来的大变局。他们的格局,自然比不上他这个来自后世的穿越者。
另外,这些人都有自己的地盘。他们都想陈林将钱投到自己的地盘上,就跟周立春的船队一般。
于是,他只能退而求其次,看向周立春:“周把头接下来要去那边买煤炭、陶土,不妨多跟当地矿主接触接触,收集点情报。这总没问题吧?”
周立春现在对陈林几乎言听计从——毕竟陈林是他的“金主”。
他立刻点头:“没问题,我记下来了。”
“陈林,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刘丽川跳过开矿的话题,把目光重新落回陈林身上。
在座的人都有自己的主业,陈林的主业是经商赚钱。现在其他人都汇报了工作计划,该轮到他了。
“颠地先生派我去一趟南洋。”陈林语气平静,“我也想出去看看。听说南洋很多地方都有天地会的组织,咱们小刀会跟天地会渊源深,理应去拜访一下。”
“什么?你要去南洋?”刘丽川猛地抬头,脸上满是惊讶。
“嗯。”陈林点头,“应该很快就回来。我的主要计划,还是把陈家湾建好。到时候,我的工厂里能收大量流民。真要是会中起事,他们也能随时组织起来。”
“好。”刘丽川没再多问,语气诚恳,“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
……
参加这场高层会议,让陈林对小刀会的势力,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他加入小刀会,不只是想利用这个组织的势力。
他其实很同情这个组织——历史上,小刀会像昙花一现,却敢公然跟洋人斗,开了反帝的先河。
在他心里,自己和小刀会更像是合作关系。
比如周立春的船队,他以出资人的身份占三成股份;剩下的七成,由小刀会以人力和船只出资,其中两成还要分给周立春和一众船工。
这个提议是陈林提的,因为他是出资人,刘丽川完全采纳了他的意见。
后来,这种模式也被他手下的庞大工业帝国延续了下去。
等其他人都走了,刘丽川领着陈林,坐到院子里的小桌旁。
院子里的白玉兰,叶子大而坚硬,风一吹沙沙响。
“陈林,让小镜子跟你一起去吧。”刘丽川语气带着关切,“南洋路途远,难免有凶险。”
“我跟洋行的船走,应该没什么危险。”陈林笑了笑。
其实他对下南洋,有几分期待。
据说这时候的南洋华人,大多是明末逃出去的,都是反清势力。而且,他也好奇——那片土地上,藏着多少危险与机遇。
两人的谈话,被刚走进院子的刘丽华听了去。
“陈林,你要出远门?”她快步走过来,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嘘……”陈林赶紧竖起手指,放在嘴边,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别让苗苗听见。”
他压低声音:“这次去南洋会经过广州,我准备去找一下二弟。另外,也想趁机看看南洋的情况。”
“我跟你一起去。”刘丽华看着他,眼神坚定,语气不容置疑。
“你去干嘛?”没等陈林开口,刘丽川就皱起眉,呵斥道。
“要你管!”刘丽华毫不示弱,瞪了回去。
“哥,我已经长大了,别什么事都替我做主!”
眼看着两人就要吵起来,到时候肯定会吵醒屋里的苗苗。
陈林赶紧插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丽华,我这次是去公干,不能带家属的。”
刘丽华的俏脸瞬间红透,像染上了胭脂。她轻轻跺脚:“谁是你家属!”
陈林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话有歧义,赶紧解释:“总之,这次只能我自己去。”
他的语气很坚定,没半点商量的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