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谋新盟友,建火枪队
作品:《回到清朝做买办》 基布和陈林谈话时,杨坊一直站在旁边。
他穿一件半旧的长衫,袖口磨出了毛边,双手交握在身前,腰微微躬着,像根绷紧的弦。
年轻时,他在宁波的绸缎铺当伙计。
天不亮就起身扫店,半夜才歇工,挣的铜板只够糊口。
他看着铺子里来来往往的富人,心里清楚——这么熬下去,一辈子都翻不了身。
后来,他咬着牙进了教会学校学英文。
他听说,跟洋人打交道,能赚大钱。
起初确实顺了些,手里攒了点银子。可他急着暴富,一头扎进了赌馆。
没几天,银子输光了,还差点把老婆孩子抵出去。
为了躲债,他连夜逃到沪上租界,才算捡了条命。
如今他四十好几,头发鬓角已经泛白,心性总算沉了下来。可看着别人风生水起,他心里还是痒——也想干出点像样的事。
这会儿,他盯着陈林。
少年人坐在椅子上,跟基布说话时不慌不忙,眼神亮得很,连基布都得认真听着。
杨坊心里满是羡慕。
为什么自己做不到?
答案很清楚——没人家的本事。
洋人只看利益。你没能力,人家根本不会正眼瞧你。
陈林能拿出基布想要的东西,哪怕他只是个半大孩子,也能得尊重。
可自己呢?只会做翻译,随便找个人就能替代。基布从来没把他放在心上。
最后,基布一口给出六万银元,买下陈林的干燥剂配方。
他甚至没让人验证配方行不行,连犹豫都没犹豫。
倒不是基布人傻钱多。实在是这东西能够给他带来的利益远超于此。
他回头去伦敦注册专利,以后远洋的商船不管运送茶叶还是丝绸,只要是怕潮的东西,都离不开这种干燥剂。
这是一门可以快速回本的生意。
陈林也痛快,没提价。
这东西对他来说,算不得什么。
再过些年,英国化学家史密斯就会发现硅胶干燥剂,可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得等到 20世纪。他不过是提前把这东西拿了出来。
比起生石灰,硅胶干燥剂化学性质稳,不溶于水,还不放热,用来保存茶叶再合适不过。
他愿意卖给基布,一来是仁记洋行最需要这东西;二来,这东西生产不难,很容易被仿制——就像之前的促凝剂,他根本保不住专利。
陈林拿到了急需的钱,基布得到了想要的东西。
宾主尽欢。
谈完后,基布让杨坊送陈林出去。
两人走在租界的石板路上,风卷着落叶滚过脚边。
“杨帮办,你在仁记洋行待了多久?”陈林突然开口,语气平淡,却带着点试探。
杨坊心里猛地一动。他是个聪明人,听出了陈林话里的意思。
他停下脚步,苦笑一声,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差不多两年了。杨某惭愧,待了两年,挣的钱还不如小陈先生一个多月的多。”
话里有自嘲,更有藏不住的不甘。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跟着洋人干,终究不是长久之计。”陈林转头看向他,眼神很亮,“要是有机会,杨先生愿意出来吗?”
杨坊没躲闪,迎上陈林的目光,重重点头:“小陈先生说得对,洋人处处防着咱们。只是……杨某能力有限,怕帮不上什么忙。”
“哈哈……”陈林笑了,拍了拍他的胳膊,“杨帮办太谦虚了,我很看好你。”
这话听着有些奇怪——杨坊比陈林大了整整一倍,连他闺女都比陈林大。
可杨坊心里却像开了花。
这些年他摸爬滚打,总结出一个道理:跟对人,就成功了一半。
眼前这个少年,一个月就从洋人手里怒赚了十几万银元,绝对值得追随。
陈林按原路回自家宅基地,刚走到路口,就撞见了从府城回来的潘起亮。
潘起亮穿着短打,裤脚沾着泥,一看见陈林,眼睛立刻亮了,三步并作两步冲过来:“陈林,你真是神了!说好了七天,还真就七天办成了!”
他说得激动,手舞足蹈。
可陈林没笑。
他脸一板,眉头微微皱起:“小镜子,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潘起亮瞬间僵住,脸上的笑容一下子没了。
他反应过来——那事,打死都不能说。
“对不住,对不住!”他赶紧摆手,语气也收了,“我一时兴奋过头了。陈林,接下来咱们干什么?”
不知不觉间,他这个“紫把头”,已经把陈林这个“红把头”当成了领导。
陈林没资历,没战力,可跟着陈林做事,就一个字——爽。
不用费脑子,还能办成事。
“接下来?”陈林看着他,嘴角勾起一点笑,“接下来,咱们什么都不做,猥琐发育。”
……
基布的钱一到账,陈家湾工业区的进度就能加快了。
陈林带着潘起亮回洋行工地。他平时就住在工地的工棚里,这里现在俨然成了他的根据地。
刚走到工棚门口,就看见詹姆斯站在那儿。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手里拿着手杖,见陈林过来,挑了挑眉,语气带点打趣:“杰克,现在要见你一面,可真难。”
“怎么了?老板找我?”陈林问道,脚步没停。
“不然呢?”詹姆斯摊开手,做了个“请”的手势。
陈林只好跟着詹姆斯,往颠地的办公室走。
路上,他心里犯嘀咕——颠地这个时候找他,会是什么事?
到了办公室,颠地坐在宽大的红木书桌后,手里拿着一份文件。见陈林进来,他抬头笑了笑,语气格外温和:“杰克,过来坐。”
这温和的语气,让陈林都有些不适应。
他拉过椅子坐下,直截了当:“老板,您叫我,有什么事吗?”
“也没什么大事。”颠地把文件放在桌上,手指轻轻敲了敲,“洋行想派你去一趟狮城,钢铁厂的项目由你负责。刚好有一批设备在那边,我想让你去把把关。”
“狮城?南洋?”陈林心里咯噔一下,眉头皱了起来。
这么远?
一来一回,不得好几个月?
他还想盯着工业区的进度,还有小刀会的事,顾家的染坊……
“怎么了?你有困难吗?”颠地见他没立刻答应,追问了一句,眼神里带着点审视。
“啊,没有。”陈林赶紧回神,语气放平缓,“老板,什么时候出发?我得准备一下——办公大楼和两座工厂的基建,还得交代清楚。”
“五天后。”颠地说,“洋行有一艘快船南下,你跟着一起走。”
见陈林答应了,颠地明显松了口气,手指不再敲桌子,身体也往后靠了靠。
詹姆斯站在旁边,心里也犯嘀咕。
这个时候,陈林应该坐镇租界才对。洋行什么时候会派一个帮办去海外?
可颠地已经说了理由,他作为助手,不好质疑,只能把疑惑压在心里。
出了颠地的办公室,詹姆斯拍了拍陈林的肩膀,试图安慰:“杰克,狮城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当地华人也多,你去了肯定不会无聊。”
“詹姆斯,我可不是去玩的。”陈林笑了笑,语气认真,“老板说得对,钢铁厂对咱们很重要,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布局。”
嘴上这么说,心里的疑虑却没消。
颠地突然派他去这么远的地方,总觉得不对劲。
“对了,陈林。”詹姆斯突然想起什么,压低声音,“你要的东西,我放工棚了。最近租界和华界的卡口检查越来越严,你自己小心点。”
陈林点点头。
想来是江海关要运营了,洋人派了士兵,上海县衙也派了官差,检查比之前严了不少。
不过他不担心——小刀会的门路多,总能想办法。
他只是觉得,五天时间太少了。还有好多事没做……
回到工棚,陈林把潘起亮叫到自己住的小房间。
房间里,摆着两个大木箱子,盖得严严实实。
“打开看看。”陈林指了指箱子,语气平静。
潘起亮赶紧上前,伸手掀开箱盖。
下一秒,他整个人僵在原地,眼睛瞪得溜圆,声音都有些发颤:“这……这么多枪!”
箱子里,一排排左轮手枪摆得整整齐齐,金属枪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光。
“怎么样?”陈林问道,看着他的反应,嘴角带了点笑。
“这是……给我们的?”潘起亮猛地回头,语气里满是兴奋,手都忍不住想去摸。
“当然是给会里的。”陈林说。
“别啊!”潘起亮立刻摆手,脸上露出点贱兮兮的笑,“直接给我吧!给了会里,过了老抠的手,还不知道能分我几把。”
“放心。”陈林揽过他的肩膀,语气肯定,“这是我自己掏腰包买的,我说给谁就给谁。”
他顿了顿,看着潘起亮的眼睛,认真道:“你去挑一批可靠的弟兄,手劲儿要大,为人忠诚。我准备建议会首,成立一支手枪队。你来当队长,以后专门执行特殊任务。”
潘起亮的眼睛瞬间亮了,像燃了团火。
他看着陈林,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真……真的?陈林,你这是……给我机会啊!”
陈林拍了拍他的背,没再多说。
他知道,想要在小刀会里站稳脚跟,手里必须有自己的人。潘起亮讲义气,有战力,是个合适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