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谣言生鬼蜮,君王起杀心
作品:《操控祖宗:从长平之战到千年世家》 秋风萧瑟,自中原腹地一路吹来,掠过新郑城头斑驳的旗帜,带起一阵肃杀之气。
韩国的都城,此刻正被一种诡异的寂静所笼罩。秦国使臣姚贾被囚于驿馆,已逾十日。
然而,预想中的秦国大军压境、战鼓雷鸣,却迟迟没有到来。那陈兵于南阳边境的十万虎狼之师,仿佛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只留下一个沉甸甸的阴影,压在每一个韩国人的心头。
未知,比已知的灾难,更令人恐惧。
而比这份未知更可怕的,是一则悄然流传于新郑街头巷尾的谣言。
起初,只是在一些酒肆、茶馆中,有南来北往的商贾,神秘兮兮地谈论着秦国的动向。
“听说了吗?秦王本已大怒,欲发兵攻韩,却被他那位新任的丞相樊夫给拦下了。”
“哦?这是为何?”
“据说啊,那位樊丞相说了,咱们韩国新上任的相国韩非子,乃是当世奇才,深明大义,绝不会让我等小国陷入战火。他正与被囚的秦使共商和平大计呢!”
“竟有此事?那秦王也信了?”
“信了!秦王说,既然有韩非相国在,他便放心了,愿意再等等,静候佳音!”
这则谣言,编得有鼻子有眼,细节丰富,仿佛讲述者亲眼在咸阳章台宫旁听了一般。它像一滴墨汁,滴入新郑这潭本已浑浊的死水中,迅速晕染开来,将一切都染上了猜忌的颜色。
从市井小民,到公卿府邸,这则“来自咸阳的善意”,成了最热门的话题。
人们的议论,也渐渐变了味道。
“韩相国果然有经天纬地之才,连秦国的君臣都如此敬重!”这是天真者的赞叹。
“哼,怕不是早已与秦人暗通款曲了吧?否则,秦使被囚,秦国为何不怒反喜?”这是阴谋者的揣测。
“张平相国前车之鉴不远啊……这新相国,莫不是要走老路?”这是谨慎者的担忧。
流言蜚语,如无形的刀剑,割裂着人心。
王宫深处,韩王安烦躁地将手中的一卷竹简摔在地上。
“废物!都是废物!”他咆哮着,脸色因愤怒而涨得通红,“查!给寡人查!这些谣言,究竟从何而来!”
殿下的内侍与卫士们,噤若寒蝉,伏地不起。
他们如何去查?谣言的源头,本就虚无缥缈,更何况,这则谣言,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传遍了整座都城。这背后,若无一只无形的大手在推动,绝无可能。
而那只手,来自何方?
韩王安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两个人的名字。
一个,是远在咸阳,那个只闻其名、未见其人的秦相樊夫。
另一个,则是近在咫尺,那个他亲手提拔起来,本以为能挽救韩国于危亡的相国——韩非。
“秦相樊夫……夸赞韩非?”韩王安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秦王因为相信韩非,所以按兵不动?”
这听起来,是何等的荒谬!
可这荒谬之中,却又透着一股让他脊背发凉的逻辑。
韩王安想起了那晚,韩非不顾禁令,执意要去驿馆私会姚贾。当时,韩非给出的理由是“探其虚实,寻其破绽”。可如今看来,这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密谋!
一个大胆而恶毒的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韩非,是不是早已投靠了秦国?他回到韩国,根本不是为了救国,而是奉了秦人之命,来做这“假道伐虢”中的“内应”!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便再也无法遏制。
如今,他又私会秦使,引来秦国君臣的“交口称赞”……
一切,似乎都串联起来了。
“来人!”韩王安的声音,变得冰冷而沙哑。
“王上!”一名心腹内侍连忙上前。
“去相府,‘请’相国入宫。寡人,有话要问他。”
韩王安在“请”字上,加了重音。那内侍心中一凛,立刻明白了君王的意思。这哪里是请,分明是押!
相府之中,韩非正对着一盏孤灯,修改着他早已准备好的变法草案。
当王宫的卫士,带着不加掩饰的敌意,闯入他的书房时,韩非才猛然惊觉,事情,已经超出了他的控制。
“相国大人,王上召您入宫议事。”为首的卫士长,皮笑肉不笑地说道,手,却始终按在腰间的剑柄上。
韩非缓缓放下手中的竹简,目光扫过这些如狼似虎的卫士,心中一片冰凉。
因为,他无法向韩王安解释,为何秦国会“称赞”他。他也无法证明,自己与姚贾的会面,真的是为了韩国。
在君王的猜忌面前,所有的解释,都是苍白的。
“备车。”韩非的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他整了整衣冠,神色从容地走出了书房。月光洒在他的身上,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他知道,此去王宫,前路莫测。
或许,他毕生的才学与抱负,都将终结在这个萧瑟的秋夜。
而此刻,千里之外的咸阳相府中,樊夫正与李斯对弈。
一枚黑子,被樊夫轻轻落在棋盘的天元之位。
“韩非此人,才高而气傲,有术而无势,终究是棋差一着。”樊夫看着棋盘,淡淡地说道,仿佛在评论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棋手。
李斯执白子的手微微一顿,他看着那枚落在天元的黑子,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他知道,樊夫落下的这枚棋子,不仅仅是在棋盘上。
更落在了新郑的王宫,落在了韩非的命运之上。
“丞相此计,不费一兵一卒,便已让韩国君臣离心,栋梁将倾。斯,佩服。”李斯由衷地说道。
樊夫却摇了摇头,目光望向窗外深沉的夜色。
“这,才只是开始。”
“韩非若死于韩王之手,天下士子之心,将如何看待韩国?一个连自己国家最顶尖的人才都容不下的国家,还有何希望可言?”
“届时,我大秦只需振臂一呼,言为韩非复仇,为天下才俊申冤,便可尽收韩地人心。此所谓,‘伐谋’之上,更要‘伐交’、‘伐心’。”
棋局,还未结束。
真正的杀招,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