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他还懂怎么防止营啸?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后,快步跟了上去。
马皇后看着距离渐渐拉近的两人,轻轻叹了口气。
在她看来,核心问题还是朱元璋没能完全掌控陈安。
只要陈安回京城当官,生活在锦衣卫的监视下,自家重八就不会这么紧张了。
毕竟皇帝的多疑和戒备,有时候并非过错,而是必须具备的城府,她也不便多劝。
望着陈安的背影,马皇后眼里满是期待。
一定要打赢这场仗,战后如实交税,文武双全立下大功,然后回归朝堂。
到时候看看,是你能玩转人心,还是我能掌控你!
而此刻的陈安,根本没多想,甚至没打算用这话得罪兼职钦差郭老爷。
比起以前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这话已经算是客气的大实话了,他现在满脑子就想打好这场仗。
当然,要是朱元璋亲临战场,他肯定会用更得罪人的方式说这话。
自从被老朱突然调至江浦起,他就开始着手写《陈氏帝王之书》了。
没错,他的天赋不算高,但他拥有几百年的未来认知。
就算只是经验之谈,也足够朱元璋受益一辈子了。
等回京后,若很快就能联系上小娥、白书他们,那这书便不用交出去。
但若联系不上,他就没工夫在朝廷久呆,这本书也是为了解不时之需。
很快,几人就抵达了江浦关中门。
朱元璋一行人随陈安在营区穿行,见他与普通士兵握手畅谈,但半句没提战事,只聊生活琐事。
从饭菜口味到孩子性别、家中老人的身体状况,他都一一问及。
聊到兴头上了,还开些大胆的玩笑,连朝中文官不会当众提的男女话题,都能和士兵聊得火热。
营区里满是欢声笑语,全然没有战争的压抑氛围。
陈安离开中门营区后,接下来的一幕,让朱元璋等人彻底愣了神。
在战争的阴影之下,这些马上要和敌人拼命的小伙子,竟然一脸轻松,丝毫没有战前该有的恐惧。
曾经的朱大帅,比谁都清楚战前誓师的重要性。
可再厉害的誓师,也没法彻底消除士兵的战前恐惧,顶多是将领能力强,能让恐惧的程度轻一点。
真打起来之后,士兵们的血性被激发出来,才会什么都不怕。
毕竟这不仅是为了家国而战,也是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战。
“还杵那儿看啥呢?”
陈安见郭老爷还在营门口发愣,于是催促道。
“快走!还得去西门和东门呢,别耽误了时候!”
他又瞥见郭夫人红了脸,便笑着打趣。
“大家都是过来人,郭夫人这方面的经验,哪是这些小伙子能比的?您和郭老爷这么多年恩爱,吃的盐可比他们吃的饭还多呢!”
这话一出口,朱元璋和马皇后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差点当场发火。
陈安见状摆了摆手。
“得得得,你们俩也太开不起玩笑了!”
“总这么紧绷着弦,人一直紧张不说,万一真闹出营啸来,那麻烦可就大了。”
说完,陈安就朝西门走去。
听到营啸,朱元璋和马皇后立马反应过来。
大军要是一直没法释放压力,就可能会因为雷击、遭遇伏击、做噩梦这些小事,引发士兵自相残杀。
这种情况,靠誓师和精良的装备根本无法杜绝,只能想办法让士兵放松下来。
但自古以来,将领大多只注重严格治军,根本不把这当回事。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对对对,适当放松可避自毁长城,确实是这个理!”
马皇后也不再纠结刚才的玩笑,看向陈安的眼里满是欣赏。
“问士兵生活、聊家长里短,是真关心下属,偶尔开开玩笑,是帮他们减轻压力。”
“单看他为了做事,连文官的架子都不顾,就比朝中那些只重虚名的大儒强太多了!”
毛骧在一旁看着,没有说话,心里却暗自吐槽。
这俩事后诸葛亮,倒是挺会说!
可就在这时,三人同时想到了一个问题。
陈安只带过区区数月的兵,怎么会懂得连当世名将都不知道的,要防止营啸的事呢?
三人对视一眼,瞬间达成了默契。
今晚必须开个会,得让朱元璋知道指挥室里发生的事情,也得让马皇后了解战场上的情况。
打定主意后,三人继续跟着陈安往前走。
傍晚,夕阳西下,一行人抵达了东门营区。
只见许多士兵站在演武广场,一言不发地看着前方十几名还未送回家的阵亡将士遗体。
不是不想送,而是没法让他们干干净净地走。
这些将士死无全尸,就算爹娘站在面前,也认不出自己的儿子。
有一位将士的前脸被狼牙棒砸烂,皮肉和五官都没了,连自发来帮忙的大爷大妈,都束手无策。
高将军正感到为难,见陈安来了,赶紧上前。
“陈大人,您快想想办法!”
“要是就这么把他们送回去,我真怕他们的爹娘妻儿承受不住这个打击!”
朱元璋和马皇后发现,此刻的陈安和之前判若两人,变得格外严肃。
他走到遗体前,当着沉默的士兵们,一言不发地忙活起来。
先挨个收好将士们胸甲上刻着姓名和部队番号的甲片,再拿剪刀剪下他们的一缕头发,又让人找来几块白布。
他亲手把头发和带血的甲片分别包进白布,最后把这十几个小白布包,全都塞进一个大包袱里,背在了自己身上。
“送他们上江浦山!”
陈安说完,便独自离开了军营。
此刻,那些原本沉默的士兵,集体目送着他的背影,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他们不怕战死,就怕自己死得太难看,吓到爹娘。
现在好了,再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身躯留在江浦山,和历代驻军先烈作伴,不会孤单;魂魄附着在头发上,以发代身回家拜见爹娘,也没有了遗憾。
夕阳将最后一抹余晖洒在江浦县城的街巷,一辆载着五名江浦将士遗体的马拉板车,从北门缓缓驶入。
车夫紧紧攥着缰绳,脚步放得极轻,生怕车轮滚动太快,吹落盖在将士们脸上的白布。
就像车夫们常说的。
夕阳还这么刺眼,孩子们打了一辈子仗,也该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