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距离城墙四百步,可以开炮了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王保保听着战报,目光瞬间锁定在沙盘江浦县县衙的标记上,脑子里正竭力勾勒陈安的模样。
他对陈安的外貌只有大致的年龄和体型概念,至于具体长相,过往的商旅要么从未见过,要么只匆匆瞥过一眼,根本说不出细节。
就算是常驻县城的北元大商代表,也不过和陈安有过几次短暂接触,更别说北元商旅中几乎没有擅长书画的人,王保保连一张能参考的画像都找不到。
不过现在,他心里已经有了确定的想法。
陈安肯定长着一副奸诈又充满野心的枭雄模样,大概和年轻时的陈友谅是一个路子!
你私造大炮,就是为了防备我们的探子吧!
而且我猜,你防的不只是我们的人,连大明朝廷安插的眼线,你也早就在暗中防备了!
想到这些,王保保对陈安的最终目的,已经有了自己的判断。
这时,乃儿不花恶狠狠地说道。
“怪不得陈安这些年抓我们探子抓得那么紧,原来是在偷偷造大炮,想打我们个出其不意!”
“说实话,这大炮是真的猛,打得又远又狠,等咱们攻进去,以后再用这些炮去轰大明朝廷,那才叫痛快!”
王保保冷笑一声。
“别太小看他了!他造大炮哪里只是为了抵抗我们北元?那不过是个借口,他真正的目标,是要彻底消灭大明朝廷!”
“消灭大明朝?”
乃儿不花满脸疑惑地反问道。
王保保喝了口茶,才不慌不忙地说出了自己的依据。
他这个判断绝不是凭空猜测的。
首先,拥有如此出色兵工技艺的人,会甘心只做一个七品边城知县吗?
更何况,他还是一年多以前,突然被调过来的。
现在,他只要把大炮献给朝廷,就算当不上正三品官员,至少也能从四品起步。
可陈安偏不这样做,就愿意守着这座小县城。
他真的就只想做个安稳的土皇帝?
显然不是,陈安的野心可没这么小!
不然他也不会既瞒着北元,又瞒着朝廷。
要知道,私制大炮可是株连九族的死罪!
什么事值得他冒这么大的风险?
普天之下,只有造反称帝这件事,才值得人赌上九族的性命去提前准备。
至于陈安组建的那个锐眼卫,哪里会只负责抓捕北元探子?
他们肯定也在防备朝廷的耳目,甚至会把朝廷的人当作北元探子来处理。
乃儿不花听到这里,顿时恍然大悟,赶忙又追问道。
“那他杀了马哈木,您又真心实意拉他入伙,他怎么就不乐意呢?”
“换做我,肯定先跟您合作,之后再找机会除掉您,最后自己登基称帝,这才是正常路子啊!”
“结果他不光拒绝了您,连回信里写的话都那么热血……”
“真是让人看不懂!”
王保保站起身,凝视着沙盘里的县衙说道。
“本王可没说他的热血是假的!”
“他和本王骨子里很像,护同胞、爱家国,但没什么忠君之心,取而代之的念头早藏在心里了。”
“正因如此,他绝对不会跟本王联手,他心里的计划,多半是先抗住北元,等稳住了局面,再关起门来收拾明朝,自己当皇帝!”
“真是可惜啊!”
王保保悠悠地长叹一声,随即闭上了眼睛。
下一秒!
他猛地睁开眼,眼里满是杀意。
“可惜他不肯为我所用,可惜他太过自负,可惜他太高估自己的大炮了!”
“传本帅军令!”
“东西两路大军,一兵一卒不准撤!”
“派观察手去前线监视,待我军步骑攻至城下、攻城辎重行动,便全军压上!”
传令兵单膝跪地,右手按在左胸行礼,接到命令后迅速跑出了中军帅帐。
王保保回到帅座坐下,看着沙盘的眼神里满是自信。
他自信的理由很简单。
再厉害的大炮,也做不到全方位覆盖轰炸。
而且大炮架在城墙上居高临下,虽然能增加射程,却也存在射击盲区。
只要人马冲到距离城墙四百步以内,大炮就成了没用的摆设!
据他以往的作战经验,只要北元士兵冲过四百步的距离,江浦的守军肯定会全力抵挡城下的步骑兵。
到那时,攻城辎重就能顺利进入射程范围。
等辎重开始轰击城墙,大军再全军压上,今晚他就能住进陈安的豪宅了!
此刻,帅帐里的沙盘操作兵正根据战场局势和王保保的军令调整模型。
“把模型挪到城外四百步的位置,按进度,他们也该刚好冲到那儿了。”
在王保保的指挥下,操作兵将一堆步骑模型平铺在东西二门城外的沙盘区域,还插上了写有“城外四百步”的小旗。
王保保和乃儿不花凝视着这些模型,仿佛已经看到了真实战场上的情景。
而在江浦关东门的城墙上,城门楼三楼和二楼廊道的两端,炮兵观察手和弓弩床观察手同时用力挥下了手中的令旗。
“四百步,开炮!”
“四百步,放箭!”
毛骧、朱元璋和总指挥高将军都将手按在刀柄上。
他们亲眼看到,一百门已经调到最低仰角的大炮,几乎同时发出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
强大的后坐力传递到城墙地面,即便城墙修建得十分坚固,所有人也都能清晰地感觉到脚底在震颤。
那种感觉就像瞬间发生了一场小型地震,只是还没到能震塌城墙的程度。
紧接着,一百枚炮弹同时升空,黑烟与火尾交织,在空中划出了近乎一致的抛物线。
它们不仅齐整地平铺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彼此间隔也约莫十米,场面格外震撼。
轰隆!
就在北元剩余的两千多骑兵呈横向冲锋,刚刚冲到城外四百步位置时,炮弹在他们脚下炸出了一条近千米长的爆炸封锁线。
炮弹之间仅十米的间距,使得爆炸扬起的湿土都交织在一起,更不用说飞溅的鲜血和残肢了,甚至有被掀翻的人马在空中撞在了一起。
当然,北元士兵不是待宰的羔羊,他们拼尽全力冲锋,最终还是有一半人冲过了封锁线。
大炮齐射一轮之后,便开始在封锁线上自由轰击。
谁先装好炮弹谁就开火,再也无法形成整齐的横向爆炸。
可后面的北元步骑哪里知道,这条黑烟笼罩的封锁线上,下一次爆炸会落在哪个位置?
他们只能在毫无预兆的随机轰炸里,眼睁睁看着兵力一点点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