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升堂和宫宴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刚进院子,陈安便看到一堆鼠尸堆积如山,不禁疑惑问道。


    “余巡检,为何院中堆满死老鼠?”


    余巡检赶忙回禀。


    “大人,近日陶华镇鼠患严重,家家户户、田间地头皆受其扰。”


    “幸得县衙推行‘鼠尸抵刑罚、换银钱’之策,全镇男女老少纷纷投入捕鼠,甚至邻县捕鼠人也赶来相助,抓获的鼠尸都送来巡检司换钱。”


    陈安点头吩咐。


    “鼠尸久置易引发瘟疫,即刻处理。”


    “填埋时,先在坑底撒一层生石灰,放入鼠尸后再覆一层石灰,切勿马虎,今日务必处置完毕。”


    “遵命。”


    余巡检领命。


    陈安步入正厅,下令。


    “传被害人家属,另外,本案涉及女眷名节,不予公开审理。”


    他转向韩无双。


    “有些私密问题本官不便询问,稍后需劳烦你代为转述。”


    韩无双拱手应道。


    “属下明白。”


    待一切安排妥当,陈安坐上主位,轻拍惊堂木。


    “啪!”


    随即,十多个手持水火棍的差役立刻分列两旁,有节奏地敲击地面,齐声高呼。


    “升堂……”


    十多名巡检司兵丁手扶腰刀,分立庭院两侧。


    一名兵丁立于衙门前的升堂鼓旁,用力击鼓。


    整座巡检司衙门的气氛瞬间肃穆起来。


    衙门外早已围满百姓。


    毕竟镇子上接连发生三起入室案,其中一起还涉及被害人被掳走。


    在天子脚下发生如此恶性事件,既令人愤慨,又让陶华镇百姓人心惶惶,生怕自家女眷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一名刑房书吏走出衙门,将三家受害人带入巡检司,其余围观百姓则被拦在外面。


    李二蛋率领二三十名差役匆忙离开,前往三处案发现场勘查。


    公堂之上,陈安端坐正中,目光扫过跪满一地的受害家属,温声问道。


    “台下所跪何人,所告何事?”


    “草民赵元宝,恳请青天大老爷为小民做主啊……”


    一名五十岁上下,体型臃肿的土财主哭嚎着喊道。


    此人正是陶华镇的赵元宝,首位受害者的家属。


    赵元宝身后跪满了眷属,多为其妻儿老小,其中一名二十多岁的妇人脸色惨白、双眼红肿,模样颇为清秀,她正是首起案件的受害者。


    哭声在不大的公堂里此起彼伏,令陈安颇为烦躁,但他亦能理解。


    谁家遭此横祸不会悲痛?


    更何况,此事还关乎女子的清白名节。


    所幸此时仍是洪武年间,程朱理学虽已萌芽,却尚未成为主流思想,否则这些受害者不仅身体遭辱,恐怕还会被亲人以“保全名节”之名逼死!


    “都起身吧……”


    陈安的话音虽轻,却带着几分威严。


    众人闻言渐次止声,除了那名脸色惨白的妇人外,其余人纷纷站起。


    “你便是那赵员外?”


    “你家遭遇本官已知晓,但仍有疑问需查证,还望你等知无不言。”


    赵元宝连忙惶恐应道。


    “是!小民遵命。”


    陈安转向韩无双,面露歉意。


    “你先带女眷至内堂问询,按本官路上交代的要点仔细询问,不必羞怯,若能抓获贼人,亦是大功一件。”


    “原本是不该让未出阁的女子来过问此事的,但本官一时无人可用,所以……”


    韩无双虽为六扇门及县衙捕快,却仍是待嫁女子,询问私密案情多有不便,但陈安别无选择。


    县衙虽有女牢头等差役,却因不会骑马,此刻还在途中。


    相较之下,韩无双虽经验不足,却比她们更可靠。


    韩无双领会陈安难处,大方拱手道。


    “大人放心,属下既着官服,便不分男女,定当问清详情。”


    说罢,她温和望向那名妇人。


    “这位姐姐,请随我至内堂,女眷均可同往。”


    又向余巡检问道。


    “府上可有女差役?望借调协助。”


    余巡检忙应。


    “有,即刻安排。”


    待女眷随韩无双离开,陈安转向赵元宝及其子,问道。


    “赵元宝,且详述事发经过。”


    赵元宝示意其子开口。


    一名二十来岁的小伙,战战兢兢的站了出来,带着哭腔道。


    “大人,草……草民实在不知究竟为何遭此横祸,内子为何会遇此毒手啊?”


    赵元宝怒喝。


    “无用的东西,连妻子都护不住,还有脸哭?”


    小伙显然畏惧爹爹,闻言立刻噤声。


    陈安语气和缓。


    “但说无妨。”


    小伙子偷觑陈安,忐忑开口。


    “五日前,草民贪杯多饮,在内子服侍下早早睡去,次日天未亮时,忽闻内子哭声惊醒后,这才发现……”


    他牙关紧咬,似是又愤又羞。


    “内子已遭人侵害,而草民与她同床而眠,竟毫无察觉!”


    “情急之下,草民叫醒父母、兄嫂……”


    这名唤作赵有金的小伙断断续续讲述了案发经过,陈安专注倾听,书吏则在旁笔录。


    问询完赵元宝父子,陈安发现众人供述基本一致。


    听到呼救后查看,屋内唯有哭啼的受害人,并无外人痕迹。


    门窗完好、家犬未吠、院墙无攀爬迹象,起初众人以为是噩梦,经检查才确认受害。


    因现场无痕,家人误以为鬼魅作祟,直至听闻村寡妇之女被掳,才恐慌报案。


    询问第二户受害者家属,所得线索与赵家无异。


    第三户因全为女眷,已由韩无双带至内堂问询。


    尽管暂无直接线索,但陈安仍梳理出了一些重要信息。


    贼人擅长飞檐走壁,必是惯偷;对受害人家中布局稔熟,否则易走错房间;惯用迷药,赵有金与李大壮均称醒来时头昏脑涨,似醉酒未醒,应是遭人下药。


    由此推断,此采花贼极可能是本地惯偷,且精通迷药。


    陈安屏退众人,独留余巡检,问道。


    “陶华镇地痞中,可有惯于入户盗窃者?”


    余巡检略一思索,击掌道。


    “确有其人……”


    陈安目光一亮。


    “速速带来!”


    余巡检领命而去。


    此时,阴沉多日的天空忽然透出阳光,仿佛光明正在驱散黑暗。


    徐达膝下子女众多,四子四女中,能踏入皇室之门的却寥寥无几。


    封建等级森严,庶出子女向来难有资格出入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