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敢在本大人地盘上犯案,查!

作品:《大明:开局小县令,红温朱元璋

    两人说着话,已来到县衙前院正堂。


    正堂之上,王典吏依旧像尊泥塑般静坐一旁。


    陶华镇巡检、亭长、里长,以及刑房司吏等人都在焦急等候,见陈安走进来,众人纷纷拱手行礼。


    陈安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问道。


    “究竟怎么回事?”


    陶华镇是江宁县下辖的繁华市镇,朝廷在此设立巡检司,直属县衙管辖。


    巡检司类似县衙的派出机构,虽有一定行政权,但主要职责是捕盗和维持地方治安。


    因此,听到陈安发问,陶华镇巡检司余巡检立即拱手回禀。


    “大人,下官是在上午十点左右接到状纸的,因案情重大,下官简单询问了当事人后,便立即协同马亭长、里长赶来了县衙,请大人定夺。”


    余巡检三十八九,出身行伍,退伍后凭借功勋回乡担任巡检司巡检。


    这一职位并非普通小吏,而是从八品至正九品的佐贰官。


    由于负有缉拿盗匪之责,明代各地巡检司巡检大多由退伍老兵担任。


    陈安对余巡检印象颇佳。


    尽管他身上难免有兵痞和旧官僚的习气,但为人仗义、品性正直。


    更关键的是,陶华镇作为江宁县大镇,在余巡检治理下治安总体良好。


    对于这样有能力又忠诚的下属,陈安自然没有理由排斥。


    “本官至今仍一头雾水,余巡检先说说具体案情吧。”


    陈安催促道。


    “遵命。”


    余巡检应声道。


    “五日前,本镇赵员外儿媳遭人玷污,诡异的是,她与丈夫同床共枕时遇袭,丈夫却毫无知觉。”


    “受害者称自己意识清醒,却仿佛被人扼住喉咙,完全无法出声,直到次日清晨丈夫醒来,才发现妻子已遭玷污,因顾忌女子名节,赵家选择私下了结。”


    “三日前,本镇李大壮家也发生了类似案件,他新婚不久的妻子同样遭遇不幸……”


    “最后一起案件发生在昨夜,村西头寡妇的女儿不仅被玷污,更被歹徒掳走。”


    余巡检越说越愤慨。


    一旁刑房书吏疑惑道。


    “人都被掳走了,如何确定她遭玷污?”


    “那寡妇的女儿年仅十六,仍是处子之身,闺房内留有被侵害的痕迹。”


    余巡检沉声解释。


    “直到她被掳走,全镇才炸开了锅,赵员外和李大壮家担心歹徒折返,这才赶来报案,下官至此才知晓辖区内竟已发生多起恶性案件。”


    他面露自责之色。


    在自己管辖范围内接连出现此类案件,稍有良知的官员都会深感愧对百姓。


    余巡检汇报完毕后,亭长、里长也补充了相关情况,但线索基本一致。


    陈安静静听完,转头对刑房书吏道。


    “即刻派人将案情上报应天府。”


    “如此大案既瞒不住,也不该瞒,提前通报可让府尹大人有所准备,也能督促周边各县加强防范,防止歹徒逃窜。”


    “再前往刑部六扇门,恳请经验丰富的捕头协助破案。”


    “遵命。”


    刑房书吏拱手领命。


    韩无双上前道。


    “大人,属下曾是六扇门捕快,是否需要属下返回协助?”


    “不必,稍后你随本官前往陶华镇,受害者均为女眷,本官单独问询多有不便。”


    陈安说道。


    韩无双连忙称是。


    陈安又看向王典吏,语气平淡道。


    “王兄,本官需前往陶华镇办案,归期未定,县衙事务暂且劳烦王兄主持。”


    王典吏急忙起身拱手。


    “定当谨遵大人吩咐。”


    陈安点点头,补充道。


    “本官将钱多福留在县衙,王兄若有难以定夺之事,可与他商议。”


    王典吏连连点头。


    众人皆知,陈安不在时,实际掌权的并非王典吏,而是钱多福。


    但念及王典吏毕竟是佐贰官,陈安不便过于直白。


    陈安转向张大力,吩咐道。


    “你也留守县衙,三班一百多名衙役中,留壮班维持县城治安,如有异常,立即快马禀报。”


    “捕班和民班随本官前往陶华镇,李二蛋和韩捕头同去。”


    “是。”


    张大力领命。


    “刑房即刻张贴告示,并向各乡各里下发文书,要求近期加强巡逻,凡遇生面孔,务必严格盘查,无论对方背景如何,均需严加防范。”


    “歹徒掳走女子后,必定企图带出江宁县,各地巡检司须严守关卡,连一只苍蝇都不能放过,若发现有人懈怠渎职或借机敛财,休怪本官不客气!”


    这番话威慑力十足,在场众人无不为之战栗。


    他们深知这位年轻上官手段强硬,连锦衣卫都曾栽在他手里,收拾他们这些小吏如同捏死蚂蚁般容易。


    因此众人纷纷拱手,齐声应道。


    “属下领命,绝不敢推诿懈怠!”


    “好,各就各位准备,一盏茶后,出发陶华镇!本官倒要看看,是何方宵小竟敢在本官辖区内胡作非为!”


    陶华镇位于江宁县东南侧,若沿官道而行,约有五十里左右,骑马需一个多小时。


    该镇地处应天府与凤阳府交界处,商业繁茂。


    往日此时,镇内早已挤满赶集的人群,今日却因多起入室玷污案人心惶惶,许多女眷不敢出门,受害者家属则齐聚巡检司衙门前等候消息。


    巡检司与驿站相邻,位于镇前街岔口。


    陈安一行抵达时,巡检司兵丁和驿站驿丁正逐个盘查过往行人。


    “陈县令来了……”


    “青天大老爷到了,我们有救了!”


    “求大老爷救救我家女娃儿,她才刚满十六啊……”


    见陈安骑马到来,受害者家属纷纷围拢上来。


    李二蛋等人连忙下马,隔开人群保护陈安。


    陈安骑在马上扫视四周,发现巡检司门前聚集了上百人,多数是围观百姓。


    与往常看审案的人群不同,此刻众人脸上皆显恐惧之色,清晨爆发的恶性案件,已让全镇百姓人心惶惶。


    陈安下马步入巡检司衙门,并未当众承诺必定破案。


    作为县令,缉拿凶犯本就是职责所在,他不屑于用本职工作博取声望。


    巡检司衙门规模小于县衙,因主责捕盗,行政功能较弱,仅有四五名书吏,但兵丁多达三四十人,加上陈安带来的两班衙役,此刻陶华镇差役总数近百,让百姓稍感心安。